银行理财产品近几年遭受不少诟,病其中一个原因金融混业造成的,比如之前的银保“联姻”,导致了很多消费者要购买银行理财产品而被误导买成了保险产品,诸如此类的例子数不胜数,银行理财产品有哪些,今天我们再次将购买银行理财需要警惕的几类陷阱整理出来,供消费者参考。
第一类预期收益代替实际收益
银行理财产品有哪些?很多银行都竞相推出收益率诱人的理财产品,但统计显示上千款理财产品中,有近百款个人理财产品到期并未达到最高预期收益率,其中结构性产品最多占72%,专家支招投资者,在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前一定要弄清产品的风险类型,弄清银行承诺的收益率是否能够实现。俗话说得好双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投资者不如选择能实实在在使自己获得收益的投资品。
第二类保险产品变身理财产品
刚退休的王女士到银行取出已到期的50万元定存,银行理财柜台的经理向她推荐了一款三年期理财产品,比定存划算得多,半年后王女士急需用钱希望将钱尽快退回,却被告知自己当时购买的是保险产品,如果当年退保只能拿到30%至40%左右的本金,专家支招投资者要仔细查看产品认购书,明确银行理财产品有哪些,保险类理财产品与定存理财产品有本质区别,它主要着重的是保障性而非收益性,这一点也可以解释为何保险产品在退保时本金受损较大。
第三类霸王条款赚取超额利润
张先生投资20万元购买了某城商行一款非保本浮动收益结构性理财产品,后来发现说明书中明确规定到期年化收益率最高为4%,收益超,4 %的部分将作为银行投资管理费用,张先生认为浮动收益的产品无论产生多少负收益,都要由她自己来承担,若产生超额收益却要归银行所有,这样的条款相当不合理,专家支招,要明确银行理财产品有哪些,而银行利用这种霸王条款不但赚取了手续费,同时还赚取了超额利润,对于这种没收投资者超额收益的理财产品投资者尽量不要购买。
第四类信用卡分期付款免息不免费
王先生去年用信用卡刷卡购买了1.1万元的笔记本电脑,当时销售人员告诉他可以用信用卡分期付款还不收利息,他随后就向银行申请了信用卡分期付款,当接到对账单时却傻了眼,账单上明确显示除了当月应还款项元1000以外,还额外扣除手续80元,专家支招,明确银行理财产品有哪些,信用卡分期付款免息不免费早已是业界公开的秘密,它实质上是变相的消费贷款消费者透支消费时,一定要有理财意识,不要超出自己的承受范围,而且在选择分期付款时也要对银行信用卡使用条款进行充分了解,警惕免息背后的隐性成本切莫花了冤枉钱。
在选择理财产品的时候,不仅仅应该关注银行理财产品有哪些,更需要提防各类理财产品背后的陷阱,保证自己的利益不受到损害。
各银行理财产品汇总 中国银行理财产品收益最高
正品保险
国家金融监督快捷投保
全方位一键对比省心服务
电子保单快捷变更安全可靠
7x24小时客服不间断品牌实力
12年 1000万用户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