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最早的投资理财开始,选择高收益理财产品是每一个投资理财爱好者不二的选择,当然面对高收益理财产品的同时,高风险也是成正比的,这是一个很自然的理财规律,那么面对高收益理财,我们首先要知道它的风险有哪些,如何才能良好的规避高收益理财带来的风险呢?
高收益理财风险一:高收益产品起点高、不保本
建行江苏分行乾元保本型人民币理财产品的认购金额起点高达50万元,一般投资者无份购买。招行近两日推出的同业存款理财产品,1个月内可获超过8%的预期年化收益,不过投资起点为300万元,且“不保本”。
分析认为,目前这种长短期理财产品收益倒挂、短期产品利率高企的局面到7月份就会改变,高收益难以持续,近期升幅较高的短期理财产品,届时收益会出现较大幅下降。
不过,在售的产品中,适合普通投资者的、投资起点在10万元以下、预期收益率高于5%的非结构性理财产品有接近30款,涉及工行、招行等大中型银行以及部分城商行。
高收益理财风险二:说明书含糊难懂 投资方向可变范围大
记者比较多家银行的高收益理财产品说明书发现很难懂。
比如最关键的产品投向一栏存在两种情况。一是太笼统,比如某国有大行昨日发行的一款预期收益率为6%的90天期限产品,其投资范围一览说明为“同业存款等符合监管机构要求的其他投资工具”。
“同样是符合监管的投资工具,其风险差异巨大。比如银行间债券市场流通债券和信托、PE股权募资比较风险就低很多。”一位业内人士称,“这样含糊的表述如何能让人看懂,连一个基本的投资比例都没有。”
二是不同风险等级资产的投资比例浮动范围太大。比如昨日一款32天预期年化收益率为6.2%~6.4%的理财产品,其产品说明称“投资货币市场、同业存款比例为20%~100%,其他资产为不高于50%”,同时,以上投资比例可在[0,20%]的区间内浮动。这意味着其他资产实际的投资比例可最高至70%或最低至0%,“如果70%投向信托等高风险资产,这款产品潜在的风险还是比较高的。”一位股份制银行理财产品设计师认为。
不过,近期多数短期理财产品的资金投向都是银行同业存款,实现预期收益率的概率比较大。
高收益理财风险三:不同期限、品种产品说明书一个样
“怎么除了期限和收益有变化,银行不同期限的理财产品说明书都一样啊。”市民张阿姨对记者抱怨。
记者查阅了多家银行的理财产品说明书,发现某股份制银行网上所有产品(不同期限、风险评级)都是同样一个投资比例。
比如昨日某股份制银行35天、61天、92天期限的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分别为7%、7%、6.2%,三款产品的说明书都标明一样的投资范围。
“银行资金紧张,我们的理财产品收益能不能实现啊。”多位市民有疑问。一位资深业内人士表示,“除非发生系统性风险,根据已公布的数据,银行自身发行的理财产品实现预期最高收益率的概率在95%以上,市民大可不必担心。”
如何规避高收益理财带来的风险:
首先,在投资理财过程中,要明白,理财产品的收益与风险是成正比的,在投资之前,需要充分分析个人的资金状况,明确可投资的金额比例,以及可承受风险的能力。由于目前市面上的理财产品种类众多,股票、基金、房地产、P2P理财各式各样,对于可承受风险能力较高的人可以选择风险较高的理财产品,而对于承受风险能力较低的人,则可以选择具有相对稳健收益的理财产品。
其次,在理财过程中要做到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打算投资哪一类理财产品,哪家公司的理财产品,都要进行深入了解,包括产品的特性,收益、风险等。还有投资的领域情况如何、资金的流动性如何等等,还需要我们了解投资的本金有没有亏损;投资中的收益和预期的收益差是多少;收益率的波动大小、收益是否有保证等等。只有这些都弄的清清楚楚之后,才能明明白白的理财。
最后,要注重分散投资,合理规避风险。在理财过程中,最忌讳的就是将所有“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中,以免因理财风险造成巨大损失,投资者可以根据个人的资金状况将资金投入到不同风险等级的理财产品中,以降低理财风险。
只有在投资理财前做好合理的规划,将自己的实际经济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做出良好的判断,才能保证每一位投资理财爱好者在理财之路上步步高升。
私人理财杂志 帮助你成功踏上专属理财之路
正品保险
国家金融监督快捷投保
全方位一键对比省心服务
电子保单快捷变更安全可靠
7x24小时客服不间断品牌实力
12年 1000万用户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