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平安银行如雨后春笋,快速的发展扩张,分行开到了很多城市。也受到广大群众的信赖和关注。但是正如人无完人一样,一个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也会遇到很多是非。近日记者就了解到惠州平安贷款,有群众贷款5万,一共三年,但是除了利息之外还有管理费一说。这让人费解。下面我们具体来看下是怎么回事。
小李说“我去银行办理小额贷款,说是利息7.6%,还要每月收0.69%资产管理费,加起来年利率要15%以上了……这是否违规呢?绕开监管赚取中间业务收入?”昨日,一条网友留言出现在巴曙松、郭田勇等金融专家的微博上,引发关注。记者在随后的采访中发现,目前市民从银行贷款买车、装修,不仅要承受贷款利率的上浮,还要缴纳各种名目的管理费用,费率水平从0.26%至0.89%(月)不等。粗略计算,贷款5万元(3年期)就要付近9000元管理费,累计支付的管理费用比利息还要多。
各银行普收管理费
向银行贷款除了付利息,还要收账户管理费,你知道吗?
面对记者的问题,接受采访的市民大多表示从未听说。而在昨日的采访中记者发现,在大部分银行申请个人消费类贷款,都列有管理费用的项目,但比例和收取方式并不相同。
“个人消费贷款需要看申请人的单位、收入等来审核,贷款期从1年到3年不等,年利率从10%到14%不等。”在平安银行网点,其客户经理向记者出示了贷款说明书,其中明确列出了利率水平以及需要支付的管理费。以其无抵押贷款新一贷产品为例,对于公务员、医生、律师等优质客户,其贷款利率为基准利率上浮20%即7.98%,此外还需要支付每月245元的管理费,管理费率为0.49%,贷款成本率为10.13%。
此外,在花旗银行、东亚银行、渣打银行的个人无抵押消费贷款中,都存在账户管理费用,但费率水平就从0.24%至0.69%不等。以东亚银行0.24%的管理费率水平计算,若贷款10万元一年还清,每个月本金要还8818元,此外每个月的账户管理费是240元,加起来合计还款9058元。相比之下,其他中资银行基本都没有无抵押个人消费类贷款业务,不过在抵押类消费贷款、经营性贷款中的管理费也依然少不了。“各家银行都是按此操作的,除按月收取之外,也有按照贷款额度的1%左右一次性收取的。”某国有银行信贷部负责人告诉记者。
管理费比利息还多
虽然收管理费是行业惯例,但贷款利率还有基准利率做参考,而银行收取管理费是根据什么标准核定的?
对此,平安银行方面告诉记者,管理费率的计算方法主要是涵盖到银行的运营成本。“因为这种贷款是没有抵押、没有担保的,其管理成本要高很多,甚至要高出房产贷款,而且风险高,也容易出现不良资产。”平安银行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其0.49%的管理费率水平在同业中属于中等偏低的水平,并不算很高。
“贷款不只是看利率,要看综合融资成本,这就包含了贷款利率与各种相关费用后的总成本。一个银行要进行综合测算,才能知道它的贷款放出去要多少利率才能保证收益。”有业内人士向记者解释,资金的价格是由市场决定的,现在的供求关系决定了综合融资成本的上涨。“贷款的管理费用一直都有在收,但以前主要是针对经营性贷款,个人消费类贷款有收取,但费率水平会比较低。现在银根紧缩,银行从成本上考虑也在提高费率。”据记者计算,以贷款5万元三年还款为例,若管理费率为0.49%,则三年共需还款65196元。这其中有8820元为管理费,而实际支付的贷款利息只有6376元,也就是说管理费用反而超过了利息总额。若按照给私营企业主的消费贷0.89%的管理费率计算,其5万元贷一年就需要支付5340元管理费。
惠州平安贷款并不是这种“利改费”中的唯一,但是这种收费是否合理吗?2004年,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上浮最高限制已经放开,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郭田勇坦言:“圈内人都知道银行增加中间业务收入依靠‘变戏法’,但对圈外公众来说,首先对管理费要提前告知,其次不得随意使用低利率等带有误导性的字眼。”所以如果受到这种管理费的疑问可以打电话到相关部门进行咨询。看是否合理。
淘宝账单抵房款 大数据时代下的噱头
正品保险
国家金融监督快捷投保
全方位一键对比省心服务
电子保单快捷变更安全可靠
7x24小时客服不间断品牌实力
12年 1000万用户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