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数据是多数投资者都应该知道的,比如利率的变化趋势,这将影响很多行业,包括保险行业,上半年,反映寿险行业业务结构调整成效的标准保费指标同比下降5.16%,给全年回暖预期平添了变数。对此,中美大都会和生命人寿负责人给出了相关解释。
“前几年保险公司的财报太靓丽了,现在则要调整预期。”生命人寿董事长助理于文博表示。中国人寿日前预告2011年公司净利润下降40%以上,超出了多数分析师的预测。其实,除了中国人寿,上市公司中新华保险、中国太平(港股)去年标准保费亦有下滑。
根据保监会日前披露的数据,2011年全国保费收入1.43万亿元,同比增10.4%,增速大幅放缓。而在2011年之前,保险行业规模保费的年增长几乎都在30%左右,比如2010年,以旧会计准则披露的全国规模保费为1.4万亿元,同比增长33%。
寿险保费收入的下滑成为行业“变脸”主因。公开数据显示,2011年全行业人身险规模保费1.1万亿元,同比增长5.13%;标准保费2064亿元,同比下降0.44%,出现拐点。全行业55家寿险公司中,国寿股份、泰康人寿、太平人寿、中意人寿、中英人寿、信诚人寿等15家规模保费出现下降;国寿股份、新华保险、泰康人寿、太平人寿、中意人寿、中英人寿、信诚人寿、中宏人寿等23家标准保费出现下降。
东方证券在最新的研报中修正了过去看好纯寿险业务的观点,认为“在2011年寿险新单增长乏力,投资收益大幅下滑的背景下,寿险利润贡献能力将大幅下滑。”东方证券分析师金麟预测,纯寿险业务的国寿、新华的年报业绩可能大大低于预期,而对于平安、太保来说,产险业务对其业绩则起到很大程度的缓冲。
而对于寿险业绩下滑的原因,记者采访的中美大都会负责人认为,一是多年的高增长使得保险业基数已经很大,很难继续实现大比例的增长;二是寿险行业靠增人员、扩机构拉动保费的方法曾经起过重要作用,但现在亦到了一个临界点。此外,近年来监管部门的思路是优化产品结构,加大保障类产品销售,降低投资类险种,也影响了保费的增长。
群益证券表示,2011年3月银保新规出台,限制和规范银保销售,导致保费显著下滑,进而对保险企业的业绩形成拖累。
此外,记者发现,会计政策的变化亦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拐点的出现。同样是保费,2011年保险行业数据的“含金量”却与往年大不相同。首先,新会计准则的执行令保险公司对保费确认必须更加严格;其次,“标准保费”这一代表保单内涵价值的指标首年在全行业披露,使得投资者和分析师都能了解和比较保险公司内在价值。也因此,2011年度成为保险行业数据信息最为真实全面的一年。
相较于以往只公布原保费收入数据(即规模保费收据),保监会自2012年初开始增加了标准保费数据。标准保费数据可以用来评估各地区、各寿险公司业务规模增长和质量提高的趋势是否匹配,结构调整是否取得成效。
从上述数据来看,今年上半年,寿险业规模保费同比微增1.91%,但标准保费同比下降5.16%。在56家寿险公司中,有26家寿险公司的标准保费同比出现了负增长,16家规模保费出现负增长。其中,标准保费与规模保费“双降”的寿险公司有14家。
值得注意的是,新老寿险公司表现“冰火两重天”。排名前十的寿险公司中,除人保健康险之外,其余9家的标准保费均同比滑铁卢。其中,有3家大中型寿险商的标准保费与规模保费出现“双降”。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以银行系保险公司为主的保险新军们,以“黑马”姿态交出了保费暴增的成绩单。榜上有名的有:建信人寿、交银康联人寿、中邮人寿、光大永明人寿、信泰人寿、百年人寿、安邦人寿等。同比较低的基数,加上银行股东提供的渠道优势,令这些寿险“黑马”们一跃而起。
若分地区来看,广东、四川等“保费主产区”表现不甚理想,36个地区中,仅有江苏、北京、云南、辽宁等9个地区实现标准保费与规模保费“双升”;吉林、广东等9个地区出现标准保费与规模保费“双降”。其中,有13个地区标准保费降幅超过10%。
记者从市场一线了解到,导致寿险业上半年保费增长乏力的因素有多个。
银行理财性产品收益率虽然呈现明显的逐月下降趋势,但当前依然远高于寿险保单收益率水平。而近期严格的市场行为监管政策,如治理寿险销售误导以及加强理赔服务监管等,也影响了短期内的业务发展。另外,寿险行业发展方式转型和业务结构调整也给保费增长带来压力。
对于全年寿险回暖预期,业内多数观点认为形势严峻。“事实上,目前市场情绪进入了一种胶着状态:一方面,市场认为寿险业存在向上回暖的可能;但另一方面,对寿险保费何时能起来仍未有明确的信心。” 多位主流投行保险研究员认为,今年年内,寿险保费增速恐难出现趋势性改善。
虽无趋势性改善,但逐步回暖“火苗”已经若隐若现。以占据国内寿险市场半壁以上江山的四家上市保险公司为例,8月寿险保费已稳中有升。或许已经意识到今年形势的严峻,寿险商们已经开始行动。有推出短期缴费、快速返还的银保新产品,也有加大新型销售渠道拓展力度,竭力寻找保费新增长点。
可预见的是,由于“保增长”压力较大,今年寿险公司对“金九银十”的推动幅度也将大于往年。预计在9至10 月这两个月中,寿险公司将竭尽全力冲刺下半年业绩,保费好转的信号将更加明确。
您的信息仅供预约咨询所用,不泄露至
任何第三方或用于其他用途。
正品保险
国家金融监督快捷投保
全方位一键对比省心服务
电子保单快捷变更安全可靠
7x24小时客服不间断品牌实力
12年 1000万用户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