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内媒体报道,下月保监会或将在部分试点地区废除粉红寿险产品的2.5%受益限制,业内人士揣测,在寿险业增长缓慢的背景下,保监会此举意在开放传统保险定价利率限制,推进国内保险产品定价市场化改革。或许对中国保险业而言,5月或将是个重大转折点。
4月25日,有市场消息称,保监会可能最早在5月份,试点废除在固定派发分红寿险产品上设定的2.5%的最高收益率。虽然该消息尚未得到证实,但已令那些对定价利率市场化翘首以待的业内人士感到兴奋,并认为如属实的话大大超出之前预期。业内此前一致认为在下半年放开的可能性最大。
有业内专家认为监管层确实很有可能在5月启动定价利率市场化,但也伴随着不确定性因素。另有业内人士透露,当前仍有保险公司去和监管层做最后协商,希望推迟这一试点。作为行业改革的深水区,寿险定价利率市场化在各家保险公司中显然不易达成共识。
“劳动节后就推出?有些意外啊。”4月25日,一位大型保险公司市场开发部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尚未听说该消息,但立即颇为关注地向记者打听消息来源。而当记者向其询问定价利率放开对公司产品设计和存量业务的影响时,他言谈间似乎对此并不积极。“这都说了好几年了,未必能马上放开吧,我们也要在看到出台的具体文件后来考虑这些问题。”
但在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院长郝演苏看来,根据目前寿险业将面临严峻的运行风险,保监会确实很有可能在5月份就开始放开寿险定价利率。“虽然之前是说要分阶段进行,但今年情况太危急了。我个人认为,也应当这么做。从第一季度的数据看就太糟糕了,加上大量产品今年到期,如果还坚持2.5%不放,行业真的就麻烦了。”
保监会4月23日公布,与前两月低迷的情况相比,1-3月寿险公司原保费收入今年以来首现正增长,达3567.20亿元,同比增长2.51%,但也仅是个位数增长。
近日一份内部文件更加显示了监管层对行业的忧虑。据悉,4月中旬,保监会在紧急下发至地方保监局及人身险公司的文件中要求,各险企对近年来特别是2008年以来销售的产品要进行认真梳理排查,并分析2013年发生满期给付及退保风险。
早在2010年7月,保监会就发布过放开传统险定价利率限制的征求意见稿,但由于担心小保险公司通过价格战挑战大公司渠道优势,因此在大公司强烈反对下暂时搁置。但在去年10月原广东保监局局长黄洪就任保监会主席助理并分管寿险后,保监会终于再次在多次会议中提及定价利率改革的决心。
不过,在今年3月底,国寿董事长杨明生在年报发布会上表示,虽然国内保险产品定价市场化改革是必然趋势,但应随着银行利率市场化的步伐稳步推进,欲速则不达。
小保险公司推行意愿显然更强。郝演苏对此解释,“一旦放开后小公司弹性会很大,就像香港市场,保单预定利率高的都是中小公司,而不是大公司。”
对消费者而言,放开定价利率无疑是一大利好,比如有业内人士就对此笑称“广东的朋友们再也不用去买香港保单了”。但为什么每次定价利率市场化的风声一出,保险股就遭遇利空袭击?
据介绍,1999年之前,寿险预定利率随央行基准利率浮动;而从1999年至今,寿险产品的定价利率一直实施监管管制,保险公司在产品定价时承诺给客户的投资收益率一直固定在上限2.5%,保险公司实际投资收益率高于预定利率的部分,就是保险公司最主要的利润来源,即“利差”。
显然,由于2.5%的限制,使得保险公司过去十多年靠政策保护获取“利差”,而定价利率一旦放开,在产品可能变得更能吸引投资者的同时,在相同的投资收益下,保险公司的利差空间也将受到挤压。
不过,多数券商分析师均认为,保险公司利润主要来自于存量资产的投资运作,因此短期保费流量的变化对保险公司盈利影响较小。“2010年首次提出该观点时,市场急剧表现为利空,但是经历2010年洗礼,预计今年此次事件对保险股价负面影响程度要低于2010年。”中信建投分析师缴文超认为。
并且,对于破解目前寿险行业“火中取栗”的尴尬处境,定价利率市场化仍被认为是不二选择。
“寿险业非改不可。”在去年底召开的“2012年寿险发展与监管高层研讨会”上,黄洪直言,寿险定价不合理,公司依靠定价规则就可以盈利,直接后果就是产品价格高,增加了销售成本、难度,这也是销售难做的原因。
您的信息仅供预约咨询所用,不泄露至
任何第三方或用于其他用途。
正品保险
国家金融监督快捷投保
全方位一键对比省心服务
电子保单快捷变更安全可靠
7x24小时客服不间断品牌实力
12年 1000万用户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