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国人来说,汶川地震带来的毁灭性破坏仿佛还历历在目。而随着地球板块移动频繁,地震现象频发。北京时间8月30日凌晨,河北省张家口市发生2.9级地震;几乎同一时间,日本宫城县发生里氏5.6级地震,致数人受伤;而在8月27日,在萨尔瓦多附近海域发生7.2级地震,26日,印度尼西亚附近摩鹿加海发生6.4级地震……而在地震来袭之时,如何保障家庭财产和自身安全?可不可以通过购买家财险来给家人和财产买份保障?又有哪些保险产品可以承保地震?
地震的最大危害,莫过对人身安全的威胁。专家指出,为防范这一风险,居民可以购买人身保险,比如寿险(定期寿险、终身寿险、两全寿险等)、意外伤害险、健康险和旅游意外险等保险产品。
理财专家解释,人身险是一种以人的身体和寿命为保险标的保险,保险金的给付条件为被保险人的生存或死亡,而不是以风险类别为给付条件;此外,寿险合同的除外责任条款大都没有将因地震引发的保险事故列入除外责任条款。购买这些保险的客户如果在地震中身故或伤残,都将获得相关赔偿。受伤以及接受住院治疗也将按照合同约定获得保险金给付。至于能赔付多少,则要看保险合同的具体约定。
地震破坏面积大,后果严重,造成的损失难以估量。但对于普通家庭而言,地震造成的风险却很难通过购买财产保险来覆盖,因为市场上现有的家庭财产保险通常都将地震、海啸等风险列为免责范围。
事实上,由于地震的涉及面和赔偿金额超过保险公司的理赔能力,保险公司常会将其作为不可抗力的自然灾害,对地震风险不予承保。对此,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院长郝演苏表示,保险公司不愿意承保地震险,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没有政府的主动参与,商业保险公司认为经营风险高、承保率低,不但无利可图,还可能“血本无归”。
如果家财险无法抵御地震风险,可否为家用汽车投保地震保险呢?对此,理财专家解释,目前所有保险公司的家财险扩展条款里,也都不包括私家车地震保险。而市场上现有的机动车商业第三者责任保险、家庭自用汽车损失保险、非营业用汽车损失保险、营业用汽车损失保险及其他车辆保险,也均将地震列为除外责任,而且也没有相应的附加险种。因此,地震造成的车辆损失不在理赔范围内,但因地陷、地裂造成车辆损坏,保险公司会赔偿。
误区之一:不仔细阅读条款,人云亦云。
保险合同是格式合同,保险条款都是保险公司单方制定的,而且条款中引用专业术语多,投保人由于无暇或无意深究条款内容,仅是根据自己的需要,顺着保险从业人员引导的路子思考,从大的方面选择投保险种,而对条款中列明的可保财产、不保财产、保险责任、权利义务等内容往往不去认真阅读、细细分析,等出现意外或出险,到保险公司咨询或索赔时,常常因本人的愿望得不到满足而发生纠纷,形成“婆说婆有理,公说公有理”的状况。
误区之二:视保险为“赌博”。
有些保户错误地认为现在房屋普遍都是钢筋混凝土建筑,企业家庭也十分重视安全防护,灾难不一定就会降临到自己头上。而且即使发生天灾人祸,财产也不可能有多大损失。其实这种侥幸心理是把辛辛苦苦积攒下来的财富当儿戏,违背了保险的本质含义。
误区之三:超额投保。
就是投保财产保险时,确定的保险金额大于所保财产的实际价值。在保险中,保险金额与保险价值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超过财产实际价值确定保险金额,超过部分是无效投保,多缴了保险费,是不必要的浪费,保险公司在定损中,是按财产的实际价值和损失程度确定赔偿金额,损失多少赔多少。
误区之四:投保不足额。
有些保户为了省几元钱保险费,在投保财产保险时,仅投保财产价值的一部分,这种貌似“精明”的选择,却在财产出险后铸成大错。因为根据财产保险条款规定,对“不足额投保的财产”按保险金额与财产实际价值的比例进行赔偿。
误区之五:重复保险。
根据财产保险合同规定,重复保险的保险金额总和超过保险价值的,各保险人的赔偿金额的总和不得超过保险价值。除合同另有约定外,各保险公司按照其保险金额与投保金额总和的比例承担赔偿责任。保险中的补偿原则也规定,所获的补偿金额不应超出实际损失金额,即不允许通过保险补偿获利。
误区之六:不能履行如实告知。
保险公司是经营风险的特殊企业,对投保标的可能面临的危险或是否正处在危险状态十分关注,这也是保险公司据此确定保与不保、适用何种费率档次、明确保险与投保双方权力与义务的重要因素。保险公司只能根据投保人的陈述和提供的资料判断风险的大小,这就要求投保人在投保时如实告知并信守承诺,不遗漏、不隐瞒、不欺诈。如果因投保人违反如实告知义务,足以影响保险公司决定是否同意承保或者提高保险费率的,保险公司有权不承担赔偿责任,或者解除保险合同。
误区之七:标的变化不到保险公司办理变更手续。
保险公司承担的是保险标的随时可能遭遇风险的经济赔偿责任。因此,对涉及保险标的危险程度变化等相关内容具有密切的利害关系。对于合同内容的变更,投保人必须征得保险公司的审核同意,签发批单或对原保单进行批注后才产生法律效力。
误区之八:灾害事故造成的一切损失都由保险公司包下来。
保险不是“包险”,能否获得保险公司的赔偿,一要看遭受损失的标的是不是在保险财产范围内;二要看造成损失的原因是否在保险责任范围之内。对企业财产保险而言,保险公司承担灾害事故造成的直接损失,由于停工等引起利润、工人工资等的间接损失概不承担赔偿责任。
误区之九:保了险,投保人可以高枕无忧。
有少数参加保险的人认为,保了险危险都交给保险公司了。根据财产保险合同规定,参加保险的人有维护财产安全的义务。一旦发生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要迅速采取积极有效的施救措施,将财产损失程度降低到最低限度。
误区之十:放弃对第三方造成损失的追偿权利。
有些保险财产损失是由于第三方的原因造成的,对于这部分损失保险公司在取得代位追偿权时,可以先予以赔偿,然后再向第三方追偿。有些参加保险的人,以为获得了保险公司的赔偿,如何和怎样向第三方追偿这是保险公司的事,与己无关,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一直以来,人们都把家财险作为家庭财产的有力保障。但实际上,家财险的保障范围有限,每款产品都各不相同,在购买时一定要摒弃传统的思维差异,避免走入家财险购买误区。一定要弄清楚家财险的保障范围,并根据需要投保多项保险产品,才可以确保保护周全,万无一失。
您的信息仅供预约咨询所用,不泄露至
任何第三方或用于其他用途。
正品保险
国家金融监督快捷投保
全方位一键对比省心服务
电子保单快捷变更安全可靠
7x24小时客服不间断品牌实力
12年 1000万用户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