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对800万南京市民来说,“雾霾”是个不得不提的关键词。很多市民还记得2013年12月4日这一天,南京首次发布霾红色预警,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全部紧急停课,交通管制、航班延误,一时间南京市民谈“霾”色变。据南京市气象部门统计,2013年南京市出现霾的天数为242天,雾霾天数超过了全年的五分之三,达到了有气象统计以来的最高值。
谈到南京雾霾天气频现的原因时,朱清源表示,机动车保有量迅速增加、城市产业布局的局限是雾霾天气出现的重要原因。同时,南京正处于城市化快速推进的阶段,面广量大的城建工程造成了严重的扬尘污染。此外,相关的环保法律制度不健全,市民的环保意识不强,城市环境管理水平不高等等,都是雾霾天气发生的重要原因。
治理雾霾刻不容缓,在今年南京两会中,如何“防霾”、“治霾”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南京市政协委员赵建中建议城市建设应该适当放缓速度,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给城市建设一个休养生息的时期。
“加大公交路网密度,真正做到每个市民小区步行300~500米就能有公交站点。增加公交班次,让市民乘坐公交等待时间不超过5~8分钟。发展一批小型公共汽车线路,可以穿越背街支线、次干道和较大的街巷,消灭公交盲点。”针对汽车尾气污染,赵建中提出了超常规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建议。
同样对车辆排放污染防治给出建议的还有南京市政协委员唐绍林,本次两会他带来了《关于在南京市渣土、环卫、港口物流等行业推广使用液化天然气汽车》的提案,他建议南京大功率重载车辆逐步实行LNG清洁能源替代传统汽柴油燃料,以减少PM2.5等有害物质的排放,改善大气质量。
治理雾霾任重道远,南京市政协委员陈爱玲表示,治理雾霾涉及环保、气象、经信、科技、交通、交管、宣传、卫生、教育、体育、城管等众多部门,为有效整合力量,建议建立全市雾霾防治联动机制,制定整治法规。此外,陈爱玲还建立服务平台,实施健康干预,提醒公众加强自我防护,以减轻雾霾对健康的负面影响。
据南京市气象部门统计,2013年南京市出现霾的天数为242天,雾霾天数超过了全年的五分之三,达到了有气象统计以来的最高值。据悉,在此次政协会议上,有6名政协委员的专门就“防霾”“治霾”问题进行发言。
1月19日,受雾霾天气影响,江苏南京空气混浊、能见度极差,登上城墙,不远处的江苏第一高楼紫峰大厦若隐若现。随着中国各省市的两会陆续召开,雾霾天气应对成了不少省市热议的话题之一,北京、上海、安徽、江苏等地参会代表和委员纷纷建言献策,讨论雾霾应对和治理。
昨日,南京城再次被重度雾霾笼罩,整个市区能见度不足500米,俯瞰南京城更是一片雾蒙蒙,全城建筑都在重度雾霾中“消失”。江苏重污染天再次席卷而来,昨天凌晨两点,江苏过半城市陷入重度污染中,省大气污染防治联席会议办公室随即发出大气重污染蓝色预警。这也是江苏今年首次试发布“有色”预警。
面对日益恶化的空气环境,江苏省将统一全省的预警级别,分为蓝、黄、橙、红四个级别发布预警,而对于预警措施,则依旧是由各地方政府根据自己的情况分级响应,省里并无强制要求。记者了解到,南京也将按照江苏省的要求,重新考虑完善大气污染应急预案。
您的信息仅供预约咨询所用,不泄露至
任何第三方或用于其他用途。
正品保险
国家金融监督快捷投保
全方位一键对比省心服务
电子保单快捷变更安全可靠
7x24小时客服不间断品牌实力
12年 1000万用户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