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区是我国领土边缘地区,一直以来,西藏的发展牵系着国家政府与人民的心。更好的建设西藏自治区是党和国家的重要任务。近年来,国家一直发展西藏民生问题,进一步加强西藏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记者从西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了解到,2012年,全区就业目标超额完成,重点群体的就业问题得到较好解决。
就业目标超额完成
据自治区人社厅厅长马相村介绍,2012年,西藏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围绕“民生为本”这一工作主线,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就业形势超预期。
2012年全年城镇新增就业2.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6%以内。1.7万名高校毕业生实现了就业,就业率达到98.36%,实现了“西藏籍应届高校毕业生全就业、往届毕业生基本就业”的目标。通过公益性岗位安置1.99万名就业困难人员,动态消除了2233户零就业家庭。
高校毕业生就业力度进一步加大。继续加大公开考录力度,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公职岗位1.47万个。就业援藏取得突破,神华集团率先招录了28名西藏籍大学生,北京等援藏省市和武汉钢铁公司等中央援藏企业积极响应,1300名高校毕业生实现了区外就业。积极落实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各项优惠政策,向企业兑现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奖励资金1278.4万元,向毕业生发放各类补贴247.12万元。
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质量不断提升。投入100余万元对6个区直劳务品牌从业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劳务品牌建设能力。全年品牌劳务输出1.5万人、2.2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1亿余元。开发农牧民技能培训信息管理系统,加强农牧民技能培训项目和资金管理。把农牧民技能培训与强基惠民活动结合起来,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大力实施转移培训计划等培训项目,全面促进农牧民转移就业,不断提高农牧民就业稳定性和收入。
社保水平进一步提高
“这一年,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险政策制度更加符合西藏实际,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年共兑现各项社会保险待遇达23.8亿元。”马相村说。
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进一步完善,寺庙僧尼参保工作全面推进,铁路专职护路人员、被征地农牧民等群体纳入了养老保险范围。《工伤保险条例》实施办法将国家机关、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工勤人员和聘用人员纳入了工伤保险范围,高原病作为职业病也首次纳入了工伤保险。
全年社会保险工作重点从制度全覆盖转向人员全覆盖,新农保参保率持续上升到91%,制度的普惠性进一步体现。西藏各类社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39.72万人次,创历史新高。
社会保险待遇水平稳步提高。连续8次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后月人均养老金达2704元,居全国前列。新农保月基础养老金由55元调整到90元。城镇居民月基础养老金标准达到120元。城镇职工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达到97.5%。城镇居民医保政府补助标准提高到260元,年度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到14万元,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达到75%以上。
保障性住房建设全面推进
“作为改善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的保障房建设,自治区党委、政府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陈锦说。
2012年,自治区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西藏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管理的实施意见》,各地市也相应制定了具体管理规定,为加快推进西藏保障房建设管理提供了较为全面的政策支持。西藏各地(市)、各有关部门在工期紧、任务重的情况下,采取有力措施,确保2011年1.55万套保障房续建项目全部完成,2012年1.25万套保障房项目基本建成,完成投资11.05亿元。
同时,为加快保障房建设进度,自治区保障性住房建设管理小组与各地市签订住房保障工作目标任务责任书,进一步强化了目标责任,地(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层层签订工作目标责任书,明确了各级地方政府、职能部门的主体责任。其次,按照“同级审批,特事特办”的原则,将1000万元以下投资项目下放地市审批,加快了审批力度。
另外,为了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2012年,自治区第三次降低廉租房入住条件,使西藏已建成的廉租房入住率提高到了92%以上。“这是西藏自2007年以来第三次降低廉租房实物配租入住‘门槛’,也是调整幅度最大的一次。”陈锦说。
2013年,西藏将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完善和全面落实好积极的就业政策,着力抓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多举措推进农牧民转移就业。同时,将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并做好就业援助和就业服务工作。
您的信息仅供预约咨询所用,不泄露至
任何第三方或用于其他用途。
正品保险
国家金融监督快捷投保
全方位一键对比省心服务
电子保单快捷变更安全可靠
7x24小时客服不间断品牌实力
12年 1000万用户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