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产品利率在我国的整个利率市场占有重要的角色,其定价市场化和资金运用报酬率市场化的特性对金融市场影响越来越大,突破了“贷款利率管下限,存款利率管上限”的利率管制格局,同时,对金融产品综合定价体系、金融市场收益率曲线等与利率市场化密切相关机制的形成,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理财产品利率市场化改革:
央行宣布自去年7月20日起,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具体措施包括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取消票据贴现利率管制、对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不再设立上限等措施,而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暂不调整。保监会追随行业变动,下发《关于普通型人身保险费率政策改革有关事项的通知》,并自8月5日起执行新政。利率市场化改革,直接反映在信贷等金融产品定价更加市场化、多样化,对于投资者的财富管理观念能起到根本性地颠覆,漫漫长路修远兮。
理财产品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影响:
理财产品是银行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市场需求,是利率市场化趋势下的产物,同时,也是推动利率市场化前进的主要手段之一。在利率管制没有放开的情况下,随着理财市场不断发展,这种来自市场内在的金融创新和供给双方的推动力量,将进一步加快利率市场化步伐。
理财产品为突破存款利率管制提供途径。从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来看,已经实现市场化的利率包括:同业拆借市场利率、贴现利率、国债利率、银行间债券利率、境内外币市场贷款利率等。仍被管制的利率包括:针对居民和企业的人民币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针对居民的四种外币(美、欧、日、港)1年期以内的小额存款利率。可以看出,人民币存款利率是我国几十年来利率管制的最后一个“堡垒”。理财产品作为金融创新产品,除了发行规模、准入标准按照相关政策执行外,其收益水平(无论是固定收益还是浮动收益)不受利率管制。从完成利率市场化步骤角度来看,理财产品的意义正是通过开辟商业银行利率竞争空间,对法定人民币存款利率体系形成挑战。
理财产品为基准利率体系的形成创造条件。存款利率市场化的目标之一是中央银行可以间接调控存款利率走势,为达成该目标,中央银行通过放开货币市场利率和债券市场利率建立以Shibor为核心的短期利率定价体系,并最终将Shibor作为基准利率体系引导金融市场存款利率走势。目前,在存款利率先不具备与Shibor挂钩的情况下,中央银行逐步将理财产品定价与Shibor挂钩:先与短期产品定价挂钩,再与中长期产品定价挂钩;先与短期融资券类产品定价挂钩,再与贴现类产品定价挂钩;先与金融债券类产品定价挂钩,再与企业债券类产品定价挂钩,逐步完善以理财产品利率形成机制为重点的利率市场化改革。理财产品自身规模不断壮大,到一定比例,银行存款为维持存储,其利率体系必然向理财产品利率靠拢,存款利率市场化基本形成。中央银行通过理财产品的市场化定价,强化了以Shibor为核心的利率定价体系,最终将Shibor基准利率确定为像美国联邦基金利率那样的价格调控目标利率,实现货币政策的价格调控。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理财产品利率改革是必然的,改革不仅仅是方便众多众多投资理财百姓们,对于社会财政的发展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深度分析第三方理财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正品保险
国家金融监督快捷投保
全方位一键对比省心服务
电子保单快捷变更安全可靠
7x24小时客服不间断品牌实力
12年 1000万用户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