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市场理财产品的多样和国人理财意识的逐步提高,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理财产品成为一件头疼的事,尤其是很多投资者在问:一旦买了保本型理财产品就真的保本没有风险了吗?当有人向建议有一款保本型理财产品的时候,你会心动吗?如果手上有多余的资金,你是想把它们存到银行吃那一点利息还是,还是挑一种或多种理财产品进行投资呢?信托、贵金属、股票基金、国债、保险、银行理财,你会选择哪一个?有的投资人选择银行理财,有的投资者选择股票基金,有的投资者效仿中国大妈买贵金属,有的投资者选择各种保险,有的投资者则干脆把钱放进了“宝宝军团”。那么,保本型理财产品的优势在哪里呢?
如果理财产品是保本或者保证收益型的,那么在产品到期时,至少投资者投入的本金不会发生损失。不过,有的理财产品保本是有条件的,并设置了到期保本条款,即持有至产品到期才保本,那么投资者如若中途赎回,则该产品照样不保本,比如投资者选择了一份起售5万元预期收益5%的银行理财产品,如果中途赎回就不保本了。为什么写着保本二字的理财产品也有亏损的风险呢?
其一,保本有期限。理财师说,不少投资者都认为保本型理财产品在整个投资期内都可以100%保障本金,即使提前赎回也不会有本金损失;而实际情况是,保本型理财产品对本金的保证有“保本期限”,即在一定投资期限内(一般为3年或5年),对投资者所投资的本金提供100%保证。因此,投资者在保本到期日,一般可以收回本金;如果提前赎回,且在市场走势不尽如人意的情况下,存在本金损失的可能。
其二,不保盈利。“保本型理财产品的保本只是对本金而言,并不保证产品一定能够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理财师说,投资者购买的保本型理财产品存在着保本到期日仅能收回本金,或未到保本到期日赎回而发生亏损的可能。此外,保本型理财产品对本金的承诺保本比例可以有高有低,即保本比例可以低于本金,如保证本金的90%,也可以等于本金或高于本金。
其三,不少银行愿意用这样的字眼作为产品系列名称,比如“稳健型”、“同享”、“鑫意”、“万利宝”、“安心”等。这些名称看起来保本的产品,偏偏就是在今年到期的全部产品中,不保本产品的系列名称。如果仅从名称判断,投资者误认为其保证本金的可能性很大。还有一种情况较为常见,产品名称中标明“部分保本”,而投资者只抓住“保本”的字眼,就认定本金是安全的,认为是一款低风险产品。实际上,这种“部分保本”的标注名称,常用于结构性理财产品,因为风险较大,只能对本金给予部分保本的承诺,却引发不少投资者的误会,有些银行为了业绩也没有向投资人很好地强调风险存在,只一味地强调收益,容易导致投资亏损。
其四,预期收益率不得与实际收益率。保本型理财产品虽然保本,但是投资的目的不是保本,而是获取收益,因此,还是要密切关注其投资方向的。保本型理财产品大部分是浮动收益型,这部分产品往往是一些信托产品,投资方向多为股权投资、房地产等方向,而这类产品往往暗藏风险。有些理财产品虽然投资方向较稳预期收益率高,但投资期限长,在剔除了时间因素后实际的投资收益率比预期受利率低了不少。
保本理财预期收益并不等同最终受益,“有一些客户上银行指定说要购买保本型理财产品。”交通银行理财经理徐雪林介绍,目前,明确标明保本收益的理财产品占到所售产品总数的三分之一。即使没有标明保本型理财产品,绝大多数银行理财产品都做到了保本保息。但是银行给出的收益率也是预期收益率,因为收益率可能会收到政策、经济环境、股票市场的多重影响,投资者签订合约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条款的内容,另一方面,在签订合约之时,银行理财经理也一再地向投资人解释投资理财产品有一定的风险。
作为投资者,在挑选保本型理财产品时,不应只盯着收益率和是否保本,还要充分考虑到相应投资保本型理财产品的投资方向,看信托公司品牌和团队,比如选择有信誉有实力的信托投资公司,要考虑相关理财产品投资结构所蕴含的风险以及投资的时间期限,要考虑到“投资有风险,投资要谨慎”。另外,在选择浮动收益型保本型理财产品的时候,要注意分辨这个收益是否包含了相关费用。一款浮动收益的保本产品,在最终收益扣除产品管理费等相关费用之后,也有可能变得不保本,因此投资者要对费用条款需要格外注意。
易方达基金管理公司一家什么样的基金公司
正品保险
国家金融监督快捷投保
全方位一键对比省心服务
电子保单快捷变更安全可靠
7x24小时客服不间断品牌实力
12年 1000万用户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