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互联网理财,相信理财通和余额宝一定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针对当下比较火热的互联网理财产品,以微信理财通为例,从春节后收益一直是频频下跌,那么面对频频下跌的微信理财通,我们该如何看待呢?
互联网理财产品收益下跌:
一度将银行理财产品甩在身后的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收益率正在回落,理财通3月4日的7日年化收益率为5.98%,亦失守6%。同时,部分新面市的银行理财产品呈“逆袭”态势,其预期年化收益率超过6%,但多数产品的门槛较高。市场人士指出,随着资金价格水平的回落,对接货币市场基金的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收益率下降在意料之中,正在回归正常水平,银行理财产品的一些优势将显现。
据中证报报道,券商分析人士认为,由于当前市场流动性相对宽松,资金价格水平回落,对接货币基金的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收益率下跌实属意料之中,部分产品今年初的7日年化收益率超过6.5%甚至6.7%是暂时现象,目前正在回归正常水平。
深受互联网金融“挖墙脚”之痛的银行理财产品开始显出优势,部分银行仍有预期年化收益率超过6%的理财产品在售。金牛理财网监测数据显示,上周新发非结构性人民币理财产品共873款,平均预期年化收益率为5.57%,其中达到6%的产品有224款。不过,在这些高收益率产品中,过半数产品的投资门槛在10万元以上,令草根投资者望洋兴叹。有投资者表示,虽然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的收益率走低,但低门槛的特点对草根投资者仍有吸引力。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每日都在波动,而银行理财产品的优势是在正常情况下基本可以锁定收益率。
是什么原因导致互联网理财产品节前收益攀高,节后收益却下降呢?节前市场资金面紧张,加之IPO(首次公开募股)重启,导致Shibor(银行间同业拆解利率)一路上行,协议存款利率也水涨船高。通俗的讲可以理解为年末时点,资金的需求变的很强烈,比如年底银行的揽储、企业年终奖集中发放,下半年新股的发行,又吸引了大量资金从货币市场流向了资本市场,这就使原本偏紧的货币市场雪上加霜,市场对于货币的需求大于“供给”,进而导致相关利率上涨。眼下各种“类余额宝”们的对接基金都是货币基金,这类基金70%-80%的资金都投向于银行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银行承兑汇票和结算备付金,因此收益会随着货币市场利率的上涨而走高;但随着春节的结束,市场对资金的需求减弱,短期资金利率也逐渐回落。截止2月19日,隔夜Shibor利率继续下跌27.70点,至2.4030%,1周和1月的Shibor利率也跌至3.7620%和5.2942%,受其影响,互联网理财产品的收益也一路下跌。
互联网理财产品收益下跌,回归常态,提醒广大投资理财者也一样要摆正心态,不可一味的回味曾经的高收益,货币基金理财收益起起伏伏是常态,建议可以在收益不理想的状态下重新分配好自己的理财规划。
理财通7日年化收益率下跌 原因何在?
正品保险
国家金融监督快捷投保
全方位一键对比省心服务
电子保单快捷变更安全可靠
7x24小时客服不间断品牌实力
12年 1000万用户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