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元旦过后,资金需求压力或骤然下降,各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存在跳水,因此可以看出2013各银行理财产品高收益不再,建议投资者适时转换投资风格,适时选择较长期限、收益也相对较高的产品来锁定收益。
不过,多名业内人士分析,面对2013各银行理财产品还算不错行情,2013年理财产品要实现高收益越来越难了,但收益水平不会出现大降,整体表现为稳中有降。
2013年银行理财稳步前进
分析认为,与前两年相比,CPI涨幅已经控制在很低的范围内,经济增长、经济转型是宏观经济的主要目标,与之相应的是,货币政策也将顺应这一主基调。尽管在2013年下半年央行没有继续使用降息的方式,而是使用了大量的公开市场操作,从目前来看,未来这一趋势还将继续,理财产品的整体收益水平不会发生趋势性变化。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监管层强化银信合作和资产投向监管,理财产品的基础资产选择尤其是融资类高收益资产受到明显限制,理财产品的投向不断向低风险的货币市场工具和短期债券集中,也带动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水平不断下行。
因此,有股份制银行经理认为,2013各银行理财产品高收益率最多保持现有水平,预期收益在4%至5%之间。不过,另一位股份制银行客户经理表示,2013各银行理财产品高收益不再收益率将稳中有降,因为随着监管从严,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量会有所萎缩,股市、楼市等投资渠道也会分流一定的客户,因而2013各银行理财产品高收益不再供需双降,会呈现弱势平衡的格局。
当然,2013年发生的多起和银行理财产品直接或间接相关的兑付风波,从2013各银行理财产品性质上看,事件所涉产品多是银行代销的产品,而非银行理财产品本身。作为投资者,不要为一时的高收益冲昏头脑,购买产品时,也要注意银行的操作风险。
2014银行理财谋求转型
银行理财业务经过十年发展遇到了包括理财产品的存款化、兑付刚性化、期限短期化、业务模式非资产管理、投资工具有限、资金运用通道不直接以及分业监管不适应事实上已交叉混业的理财业务及产品等问题。但现实是,银行理财产品有5万元的投资者进入门槛,而余额宝没有门槛,所以银行5万元的门槛实际上已经不存在,如果这种现象继续存在,意味着会对银行的存款造成彻底的冲击,是不可持续的。
在刚性兑付的问题上,虽然有不保本浮动收益类的产品,但实际上往往很难做到不刚性兑付,这样就造成了理财产品跟存款实际上没有区别。但实体经济的需求是多样性的,如此一来很难满足风险偏好较高的投资者和科技类等实体经济企业对风险资金的需求,银行承担过多的风险也很难持续。
之所以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额有68万亿元,而余额只有10多万亿元,开心保理财专家认为是由于理财产品短期化造成的。数据显示,目前银行理财产品平均周期只有118天,其中6个月以下达到86%。理财产品短期化无法与实体经济对长期资金的需求相匹配。
出现这种问题与银行理财业务模式非资产管理有关。由于非资产管理理财,其与传统存贷款业务没有区分,加之必要的信息披露不充分,相应的责权利不明确,所以导致理财存款化、对付刚性化、期限短期化。
除此以外,银行理财产品资金运用可供选择的工具非常有限,标准化产品数量不足,就导致银行会选择非标产品,这反映出背后多样性的金融市场发展没有跟上。另外,银行自身的直接通道也非常有限,近期银行才有证券账户,之前银行都不能够买卖优先股、信贷资产支持证券等产品,通道业务因此产生。
理财业务与产品事实上已错综复杂交叉混业,但目前监管分业,规则不一,监管不一,为监管套利留下很大空间,这也让理财业务继续稳健发展成为问题,银行理财业务继续稳健发展必须转型升级,转型升级势在必行,转型升级正在进行时。而转型升级需解决的七大问题即去存款化、去刚性兑付化、去短期化、业务模式资产管理化、投资工具多样化、投资通道直接化以及监管协调统筹化,这需要监管机构与各类金融机构共同努力。
从目前的形势来看,2013各银行理财产品高收益难以保持下去,而2014年银行理财谋求转型也是当务之急,投资者也不仅仅将目光锁定在银行理财业务这一颗大树上。多样化的理财产品、更高的收益、更稳健的投资风格,将考验银行理财的发展前景,对于银行来说,或许也是探索新模式的绝佳机会。
2014年银行理财产品排行榜 理财“稳”字当头
正品保险
国家金融监督快捷投保
全方位一键对比省心服务
电子保单快捷变更安全可靠
7x24小时客服不间断品牌实力
12年 1000万用户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