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3年开始,互联网理财就在人们的生活中逐渐变得人尽皆知,历经余额宝、理财通、百度百发等众多理财产品,人们对于互联网理财产品已经非常熟悉,从2014年春节过后,互联网理财产品已经越来越回归正常收益,但是从目前看来即使收益正常,但是为什么还是备受广大用户的关注呢?
1.选购的互联网理财产品和考虑因素
根据自身收入的不同,理财产品购买的档次当然不一样,关注的点自然不一样了。
正常收入的话肯定更关注收益率和流动性。余额宝完全足够,稍微抵消一点通胀贬值损失,流动性也好,现在年化利率虽然现在没原来高了,但是起码还是比活期多一点,流动性更是没话说,天弘基金的资金流向也比较安全,何况还有支付宝的担保。
钱再多一点的话,就可以投资流动性不是特别高、但收益率比较好的,比如我朋友在做一款P2P产品,年化利率能有10个百分点,100起认,认购6个月以后才能流动。这种情况下,更看重产品公司的风控能力。这是这个产品的核心所在,不要被年化利率迷花了眼,事实上年华利率也不是理所当然认为的那样。
2.理财观念的变化
个人来说,理财观念上的变化基于理财产品多样性的变化。中性理财的出发点是低风险下高收益,产品更多了,不同偏好的人对理财产品的喜好我认为也不会产生很大的变化。互联网金融带来的对传统银行业的冲击,极大的丰富了理财产品的多样性。选择多了,只是偏好差异更加明显了。
有人以现有“宝粉”数量粗略算了一笔账,余额宝自上线以来累计盈利143亿元,平均到每一位“宝粉”不过115元收益,相当于团购两场电影加一桶爆米花。但即便如此,余额宝作为互联网理财的典型,仍然不乏人气。相比之下,很多传统渠道的理财产品,即使其产品设计类似余额宝,即使其收益率可以做得更高,却很难像余额宝这般受追捧。
其中关键,就是更好的用户体验。既然称之为互联网理财,当然不仅仅是单纯依托网络进行理财,而是将互联网思维融入产品设计,让理财产品更加人性化,紧跟用户需求。就在与微信理财通合作之后,华夏基金[微博]相关负责人曾坦言,与互联网公司合作,让华夏在思维方式上有了很大转变:之前研究的是持有人,现在研究的对象是客户;以前以基金产品为核心,现在不仅是基金管理,还会在理财账户中提供相应力所能及的服务,如水电煤缴费、转账等,尽可能走进客户生活。
互联网企业往往强调要适应客户需求的转变,不能仅仅把客户当成产品推销对象,而是要做产品服务的解决商。因此即使是理财产品,也不能仅仅考虑持有人是否盈利,盈利多少,而要更多考虑是否便捷,是否满足了需求。再回到余额宝,尽管收益率下滑了,但用户数仍在稳步增加,说白了,很大一部分“宝粉”持有余额宝不只为理财,更多是看中余额宝的便利性。随着消费场景不断拓展,余额宝作为消费支付工具和现金管理工具的属性,也得到广泛认可。这种种好的体验,仍然会对“宝粉”产生足够的吸引力。
互联网占主导的时代,用户体验成为决定人们是否购买的重要因素,所以优质的用户体验,设计合理的产品,正规的交易平台才是吸引用户购买的最终王道。
网购诈骗案逐年增多 三招教你识破网购陷阱
正品保险
国家金融监督快捷投保
全方位一键对比省心服务
电子保单快捷变更安全可靠
7x24小时客服不间断品牌实力
12年 1000万用户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