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十一长假的到来,出外旅行,外出游玩成为人们的话题,大家都要乘这个双节出去放松一下身心,不过细心人士对于外出运动保险方面提出了不少疑问:需要买哪些保险?意外险是全能的吗?自驾游对应的保险有哪些?出境游玩保险方面有哪些注意事项?
下面简单介绍购买户外保险的一些知识:
旅游救助保险不可少
走出国门,风险自然有所增加。当您在陌生的环境中面临语言的障碍发生意外事故时,或者因不谙当地法规而引起法律纠纷时,如果有了旅游救助保险保障,就会安心得多。
目前,中国人寿、太平人寿、友邦、平安、太平洋、美亚等保险公司都推出了境外紧急救援服务,游客无论在国外任何地方遭遇不幸事故,都可以拨打电话获得无偿援助,让户外保险祝您一臂之力。
看清保险条款是关键
如今,探险游、极限游这些赋有挑战色彩的旅游方式正在悄然兴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并且热衷于这种时尚的旅游方式。然而,探险不是冒险,除了行动前需对目标进行必要的了解外,更重要的是购买旅游户外运动意外伤害保险。此类保险每份保险费为 1 元,保险金额最高可达 1 万元,每位游客最多可买 10 份保险。保险期限从游客购买保险进入旅游景点和景区时起,直至游客离开景点和景区。
需要提醒的是,探险游有一定的危险性,而一般的户外运动意外伤害保险不包括高危险活动。所以游客在购买保险时必须看清有关的条款,尤其是“除外责任”条款。如参加极限运动,就必须寻找特别的险种投保。美亚保险推出的境内游保险,即是国内首个承保包含:蹦极跳、攀岩、潜水、滑雪等热门业余运动的旅游保险。不过旅游者投保时。也需问清自己将要从事的运动是否真的已经在户外运动意外伤害保险保单的保障范围之内,以防万一。
人和车都要上保险
今年的国庆长假正好与中秋节连休,又恰逢“重大节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政策执行后的第一个假日,记者在网上“十一长假如何过”的调查中看到,参与调查的近千名有车一族中,有68%的人都选择了“高速公路免费可以考虑自驾游”。
自驾出游前,买份意外险是十分必要的。旅游意外险按照产品形式可以分为交通工具意外险和旅行意外险、旅行救援保险等。适合短期出游旅行全程保障的旅游类意外伤害保险,主要保险责任是旅行期间的意外伤害医疗、伤残、身故保障。而交通工具意外伤害保险,例如汽车乘客意外保险,主要保险责任是乘坐交通工具期间的意外伤害伤残、身故保障,其保费是按票价的5%计算,每份保险的保险金额为两万元。
对于自驾游爱好者来说,除了购买人身意外险之外,还应当着重考虑车和财物这两大方面。专家建议,自驾游客至少应该购买车损险和三者险,另外还可以选择购买全车盗抢险、车上人员责任险。
自驾游由于面临许多不可预知的风险,所以各项保险都应补全。鉴于许多车主购买的户外保险承保范围都在居住地,在外地出了事不能索赔,为防万一,出发前应到保险公司进行“保单批改”,将承保范围扩大到外地。一般汽车所上的保险是第三者责任险与车辆损失险,而车上人员的安全这类保险就无法保障,故应根据需要投保车上人员责任险,以更有效地使司机及同车人员拥有保险保障。
目前,美亚等保险公司的新车险中都包括“特约救助附加险”这项内容。如配备紧急救援车、组建紧急救援队、为保户提供拖车、简单抢修等延伸服务。车主出游前,务必要向所在保险公司认真咨询,对自己的汽车保险进行适当补充,以享受保险公司全方位的服务。
户外出游意外险投保四项注意:
“很多市民乘坐飞机时习惯在机场购买一份交通意外险。”但某国内大型保险公司李瑞祥提醒市民,部分保险公司的保单并非即时生效,而是要从购买行为产生后的第二天开始生效。也就是说,如市民在乘坐飞机当天购买的交通意外险,倘若出现意外情况,这份保单并不能给投保者带来保障。
二、 意外险并非全能
“多数市民在出行前会购买一份意外伤害保险,并认为无论出现什么意外均可解决全部问题。”然而保险专家指出,意外伤害险分为一般可保意外伤害、特约保意外伤害和不可保意外伤害。其中,大多市民投保的保单只承保一般性意外伤害事故,而登山、跳伞、滑雪、赛车、拳击、江河漂流、摔跤等剧烈的体育活动或比赛中遭受意外伤害则不包括。因此,保险专家提醒市民,在外出旅行时面对以上任何一种风险,都要考虑特约承保。
三、 意外伤害医疗附加险必不可少
“在购买意外伤害保险时一定要附加意外伤害医疗保险。”李瑞祥表示,由于意外伤害保险只承保由于意外伤害所造成的死亡和残疾,而意外伤害医疗附加险则承保由于意外伤害造成的医疗费用。相对而言,该附加险的使用率更高。此外,如经常出行,建议市民考虑购买一年期及以上期限、保障较全面的意外伤害保险。
四、 保障额度最好大于20万
“以目前的消费水平来看,保险消费者购买旅游保险产品的意外保额最好大于20万元,意外医疗最好大于2万元。”保险专家建议,如果出境游,要事先了解旅游目的地国家对人身保障的相关规定。如,去欧洲国家,办理旅游签证时需要最低3万欧元的医疗保险。对于没有相关保障强制规定的旅游目的地,在选择保额时也可以个人年收入的5~7倍作为参考值,同时充分考虑当地的医疗消费水平等。
行前准备
要想在户外不被突发事件难倒,行前的准备工作一定要做足,首先要有一双舒适的防水登山鞋,南方雨季道路泥泞,登山鞋不仅能解放双脚,还有利于在紧急状况下脱险;为了预防蚊虫,准备一条纯棉的收脚长裤也是必需的,尤其南方雨季蚂蟥肆虐,穿短裤容易遭到蚂蟥叮咬。还可同时准备一盒香烟,一旦不小心遭到蚂蟥叮咬,用点燃的烟熏可使蚂蟥自己掉下来,烟丝还可以止血。此外,还可携带一小瓶白酒,紧急情况下可用来消毒。一卷纱布、几个创可贴,以防不时之需。
自救装备
在野外,有时候一些不起眼的小物件也能起到大作用。比如一只口哨、一个强光手电筒关键时刻也能发挥大作用。一旦遭遇山洪或其他险情白天可以用口哨呼救,晚上则可配上强光手电筒,引起救援人员的注意。故意穿一身醒目的亮色衣服引起别人注意,增加被救的速度及概率,但千万不要为了时尚穿着迷彩服或绿色行头;携带军用万能铲在遇到危险的时候也能发挥作用,很多驴友对万能铲不是很熟悉,其实户外用品店或者网上就可买到。它的实用性在于扎营的时候可以挖土、砍小树枝,爬山的时候可以当爬山镐、爬山棍,紧急情况下还可以当小头盔,护头用。
了解当地的水文历史
有些地区曾经发生过自然灾害,行前要搜集相关资料,对出行地的水文情况有一定的认识,了解一下当地多发性自然灾害的历史和性质,还有当地河流分布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如果要进山,在进山之前,向当地山民了解情况也是必需的。山区有很多护林员、猎人、农户等,他们对当地自然灾害情况的了解都是一手资料。
首先,户外运动时刻要有危险意识。一个户外运动爱好者成熟的标志是看他在户外行进过程中是否会感到害怕和懂得放弃。初入户外运动者必须认真对待,从学会 “害怕”开始,尊重生命。
其次,要储备个人体能。现在出去户外运动的大多是城市白领,平时锻炼机会少,体力很可能跟不上。即使能坚持,在户外一旦遇到恶劣的环境,身体里的潜在病症可能会被激发出来,后果不堪设想。
第三,要具备基本、必要的救生和自救技能,“遇到同伴出现身体不适,千万不能盲目去救。”具备一定的相关知识,学会使用地图等定位工具。户外运动,绝对不能仅凭一腔热情。
第四,选择安全、专业的户外装备。户外运动是一项对装备有专业要求的运动,前期需投入一定经费。为了保证自身安全,这个经费一定不要吝惜。同时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场地,如果不是专业的驴友,不要轻易尝试高山、悬崖等专业运动场地。
第五,建议新手尽量选择正规户外团体。专业户外俱乐部一般会有活动预案,线路都经过事先考察后确定,具备完善后勤保障和联络系统。相比之下,无责任的自发团体活动盲目性和随意性就很大,出现问题的几率会大大增加。即便是自发组织的形式,也要慎重挑选同伴和领队,看组织者有没有表明他自己水平的证书。
您的信息仅供预约咨询所用,不泄露至
任何第三方或用于其他用途。
正品保险
国家金融监督快捷投保
全方位一键对比省心服务
电子保单快捷变更安全可靠
7x24小时客服不间断品牌实力
12年 1000万用户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