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保险大多数人都交了,但是养老保险金该怎么计算?以后能领取多少养老金?会不会缩水呢?这些问题相信是每一个缴纳养老保险的人都想详细了解的。由于参保人的缴费情况等资料各不相同,养老金的具体金额也是有所不同的。
专家表示,关于社会养老保险缴费问题,并非交的越多越划算。相信大家也都有个基本概念,就是按照上一年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作为缴费基数,下限为上一年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上限为上一年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0%。在限额范围外,无论你是想多交还是少交,都是不允许的。然而对于我们普通员工来说,选择交纳上限和交纳下限哪个更划算呢?当然衡量这个为问题的标准就是我们退休后实际能领到的养老金的多少。
根据最新的养老金计算办法,必须缴满15年才能领取,职工退休时的养老金由两部分组成:
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根据退休年龄和当时的人口平均寿命来确定)。之前是统一的120个月,目前50岁为195个月、55岁为170个月、60岁为139个月。
基础养老金=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从上述公式分析来看,未来我们领取养老金的金额与我们的领取年龄、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缴费年限及本人的月平均缴费工资等有关。不难看出,缴费年限越长,缴费的基数越高,我们未来领取的养老金就会越多。而社保养老最大的好处就是活到老领到老,即使个人账户的养老金领完了,国家仍然会继续发放基础养老金,而且养老金还会随着社会在岗职工的月平均工资的增加而增加。
上海“2012陆家嘴金融论坛”期间曾向媒体透露税延型养老保险或将在上海试点。
所谓税延型养老保险,是指投保人可在税前列支保费,待到将来领取保险金时再行缴纳个人所得税的新型养老保险类别。它的试点,预示着我国着手完善多元养老保障体系,其剑锋所指,正中我国现行养老金筹措机制双重失衡,具体来说就是:
一方面,由于历史欠账严重,加之老龄化趋势极为迅猛,由此导致我国养老保险收支倒挂日益突出。如2010年底,全国养老基金个人账户缺口已达1.7万亿元,这是在当前工作人口尚且明显超出退休人口,且工作人口缴费比例全球最高等情况下得出的数据。
另一方面,尽管总量缺额高企,但自1991年拉开公共退休金制度全面改革序幕以来,中国养老保障体系“三支柱”框架中基本只有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孤军奋战。而国际通行的第二支柱企业年金,截至2010年底仅占中国养老金总资产10.5%,至于第三支柱个人商业养老保险,更是几乎接近于零。反观经合组织34个国家养老金总资产构成中,第二、三支柱合计占比高达80%左右。
养老金资产总量与结构双重失衡共同埋下公共财政巨大隐患。事实上,在一些问题最为严重的老工业城市,由于养老金亏空只能依赖财政托底,当地财政已经先期遭遇巨大挑战。譬如上海,该市养老基金自2000年首次出现亏空以来,短短十年市本级财政年度补贴就已突破百亿元大关,成为该市本级财政支出项目中仅次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第二大项。可即便如此,上海这个人均GDP三倍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中国经济最发达城市,其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尚不及全国平均保障水平。
一般而言,每个人的养老保障由三部分组成: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企业为员工养老准备的企业年金以及个人为养老准备的养老年金险。由于我国目前企业年金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因此个人储备专项养老年金险便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养老年金险等商业保险比较简单,可操作性强。投保之后只要每年按时缴费基本上就不需要做什么,资金打理这样让人操心的事情都可以交给保险公司去完成。
其次,投保养老年金险有强制储蓄的作用。这能促使年轻人长期坚持储备养老金,做到专款专用,若选择具有分红功能的商业养老险,其复利增值作用具有抵御通胀风险的作用。
最后,养老年金险的回报特别明确。只要确定自己希望在退休后每月从保险公司领到多少养老金作为补充,就可以让保险公司帮助计算出个人需要购买的额度和缴费时间,到了约定时间就可以开始按月领钱了;而其他理财品种很难比较精确地预测出一二十年、二三十年以后的收益情况,无法给予肯定和确切的回答,很难由个人来控制。当然由于回报相对固定可计划,保险的收益率水平相对就低一些。
保险专家建议,在购买养老年金险等商业保险时,对保险产品要有所了解,尤其是对一些年金回报问题要及其细致。同时拥有几份养老保险的人员,要注意不同养老保险制度间的转移衔接问题。
其他类似文章
正品保险
中国银保监会监制快捷投保
全方位一键对比省心服务
电子保单快捷变更安全可靠
7x24小时客服不间断品牌实力
10年 1000万用户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