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养老保险在我国大范围实施,国家和政府高度重视我国居民的养老问题,逐步引导我国养老保险稳步推进,更好的服务消费者。
无论是养老还是医疗,很多事业单位包括机关的社会保险制度改革正在稳步推进,随着社保标准的提高和改革的不断推进,“双轨制”终将合并统一。同时,将建立完善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
目前,我国养老保险除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外,呈现“三驾马车”并驾齐驱的局面: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职保”)、农村居民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新农保”)、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城居保”),三种保险构成一张网,覆盖了城乡不同群体。同时,由于养老保险不能衔接转换,既增加了个人负担,也增加了财政负担;既影响了劳动力流动,也影响城镇化进程。公务员社会保险又有别于这三套保障体系,形成了人们常说的“双轨制”,长期以来饱受社会诟病。
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双轨制”的社会保险体系必将走向“终结”!
中国证监会副主席刘新华出席社会保障国际论坛暨《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2》发布式时指出,目前我国养老保险体系建设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同时也面临很大挑战,不仅资金规模相对较少,保障能力有限,而且资金管理分散,运营效率不高,保值增值的压力很大。他特别提出,防患于未然,应提前筹划建立稳定可靠、多层次的养老金来源渠道,通过多种方式来筹措资金,使养老保障基金的规模不断扩大。
刘新华指出,近年来,养老保险体系建设的成绩非常明显,城镇职工养老保险金制度已完善,参保覆盖面不断扩大,退休人员待遇不断提高,养老保险基金的规模也不断扩大。城市和农村居民社保在制度上完成了覆盖。这些成绩的取得表明我国社会保障事业方面一直向前发展。与此同时,我们必须清醒的看到我国的养老保险体系建设还是滞后,不仅资金规模相对较少,保障能力有限,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明显,而且资金管理分散,运营效率不高,保值增值的压力很大,进一步完善养老保险保障体系的建设仍然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很重要的任务。特别是要尽快缩小不同养老计划待遇的差别,促进不同类别的保险制度的互联互通、衔接转换。
他认为,我国养老保险体制建设正面临着一些过去从未有过的新挑战。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依靠廉价劳动力的产业将面临不可持续,出现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从沿海向中西部的转移,甚至向东南亚部分国家转移的情况。来自民生建设的压力加大,由于我国养老保险体制建设相对滞后,养老金的储备显著不足,养老金整体向后递延,可能导致企业负担的增大甚至难以承受。
因此,现阶段,养老保障资金的结构,管理的体制相对比较落后,养老金尚未形成推动经济转型的力量。
刘新华强调,养老金的投资管理一定要高度重视资金的安全和保值增值。他提出,养老金的管理体制应借鉴国际先进的经验,探索集中化的管理模式,不断拓展养老金的融资渠道。根据一些国家和地区已有的做法,可以看到,养老金的集中化管理已经成为一种新的趋势。这种集中管理能够提升管理的透明度,也有利于加强监管。在养老金管理过程当中,必须看到,要坚持市场化的导向,通过市场化筛选机制选择专业化的投资管理机构,有助于获得相对稳定的投资回报。
他最后表示,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们必须未雨绸缪,提前筹划建立稳定可靠、多层次的养老资金来源渠道,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包括发行债券、划转土地出让金、划拨上市公司国有股权以及金融机构的股权等多种方式来筹措资金,使养老保障基金的规模不断扩大。
其他类似文章
正品保险
中国银保监会监制快捷投保
全方位一键对比省心服务
电子保单快捷变更安全可靠
7x24小时客服不间断品牌实力
10年 1000万用户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