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社会在发展,人们也越来越注重生活理财方面的知识。但是面对分红型保险您准备好了吗?您要学会理财,学会买分红型保险。我们不能盲目的投保,也不能盲目的退保,这样才可以适应我们正在迅速发展的社会,这样才可以学会适应现在的保险社会。分红型保险都包括什么呢?分红户型保险都适合什么样的人群呢?下面就让我们关注分红型案例吧。
孙女士两年前在一家银行购买了一款分红型保险产品,年缴5万元,缴期5年,如今已经缴了10万元的她想退保,理由就是家里急着用钱。
一旦退保,孙女士得到的可不是10万元,而只是保单的现金价值,所缴纳保费的30%~50%,这就意味着她只能拿回3万元到5万元。“我感觉好像被骗了。”孙女士表示,按照现在的通胀形势,即使几年后可以取回本金,钱也贬值了。像孙女士这样的情况,在保险公司并不少见。
2012年一季度退保率同比上升
日前,A股四大上市保险公司陆续公布了一季度业绩报告,报告显示,中国太保、新华保险、中国人寿、中国平安的退保金均较去年同期有所增加,同比增幅分别为95.96%、56.37%、21.27%、19.89%。
“有很多缴费才一两年的客户选择退保,十分可惜,在还没享受到保险的好处时,就断送了自己的保障和收益。”一位寿险营销经理如是说。
据该经理介绍,分红型保险产生的价值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滚动复利才能看得出来。如果仅投保两三年就退保,收益和分红且不说少得可怜,本金的损失也会很大。
为啥会退保
退保纠纷中,多由销售误导引起
值得注意的是,在退保纠纷中,大多数由销售误导引起。一是印制带有误导客户内容的宣传材料。二是营销员在条款解释时,夸大承诺收益、不如实告知投保人权利等。三是模糊保险产品和基金等其他金融产品的界限。
除了以上原因,还有一部分因素来自于投保人。“投保人在理赔过程中感觉不理想,一方面对保险条款认识不清,觉得保险公司赔付额度不够;另一方面自认为能理赔的,保险公司不赔等,也是导致其退保的主要原因。”平安人寿一位寿险销售顾问解释。
不退怎么办
调整保费或保障,能不退保尽量不退
既然退保对投保人的损失如此之大,是否有更好的方式避免此类事情的发生呢?对此,河南商报的保险顾问谈了自己的看法。
“退保时,一定要先弄清客户的退保原因,及时给予劝阻,一定要保证客户利益的最大化,因为一旦退保,不仅是保费的损失,更多的还有保障的损失。”
随着市场对于利息增加和通货膨胀的预期愈演愈烈,具有保障功能的稳健收益的分红型保险在弱市理财中逐渐“走红”,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分红型保险确实具备很多突出的优势,例如它具有较高的保险保障,与投连险、万能险等相比,分红型保险始终突出“保障”的地位,而且购买分红型保险后,客户可以马上获得一份有保底的保单收益,相对来说,比较安全。
在保险业比较发达的西方国家,分红型保险早已成为了保险业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这种保险起源于十八世纪的英国,当时是为了抵御通货膨胀和利率波动风险而设计推出的。近年来,分红型保险更是成为世界保险市场的主流产品。
在北美地区,80%以上的产品具有分红功能;在德国,分红型保险占该国人寿保险市场85%。由于这种保险作为调节国家经济的杠杆,不仅起到了提高保险资金使用的效益性和流动性的作用,还使保户在享有充分保障的基础上,能从保险公司经营的利润中获得较高的投资回报。因此,分红型保险已被发达国家运用了200多年。
同时,分红型保险的出现,也使保险资金的运用,完成了从保障型到储蓄型、再到投资型的转变。此类险种比较适合中产阶层,一个中产者如果希望自己的财务状况不会随着事业的起伏而大起大落,又不愿意自己花费心机打理财务,就适合购买此类保险。
商报的保险顾问也提醒大家,保险产品大致相同,没有好坏之分,只有适合自己与否,与其来回换产品,不如挑选服务好、专业度高的保险公司,帮助自己筛选适合的产品。
您的信息仅供预约咨询所用,不泄露至
任何第三方或用于其他用途。
正品保险
国家金融监督快捷投保
全方位一键对比省心服务
电子保单快捷变更安全可靠
7x24小时客服不间断品牌实力
12年 1000万用户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