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入主保险公司,不仅仅带来的是强大的资金实力,更带来了强大的营业网点资源。正因如此,银行系险企背靠“大树”猛发力,业务规模迅速扩张,银保渠道的保费收入近乎独撑天下,且趸缴理财型产品独领风骚,但是这有悖于调结构、转方式的行业主基调,其自身“健康”状况更是令人担忧。
在保险行业,“渠道为王”的经验十几年仍见成效,每一家公司都在寻求自己的优势渠道。银行系保险正是凭借银行固定的营业网点,发展业务主打“短、平、快”。由于银行稳定而丰富的客户源,绝大多数客户有理财的需求,在扩大保费规模方面能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这让众多上市的保险大佬都对银行系险企望尘莫及。
保监会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前5月寿险行业保费增幅为5.8%,各公司业务增长冰火两重天,增速放缓者不少,猛发力者更显眼,像平安人寿这样多渠道发展的公司增幅为14.9%,明显高于中国人寿、太平洋人寿、新华保险和泰康人寿。而这一数据与银行系险企相比,却逊色不少。因为银行系险企保费增幅少则30%,多则翻倍。
北京商报记者统计目前市场上的七家银行系险企数据显示,前5月工银安盛人寿保费同比增长最快,达到871%;中邮人寿保费增速次之,达到126%;农银人寿、交银康联人寿和建信人寿增幅分别为53.8%、52.5%和46%;另有招商信诺人寿与中荷人寿增幅也破“3”,分别为33.7%和30.2%。
查看各银行系险企拉动业绩的渠道引擎,无不是银保做出的巨大贡献。同业银保数据显示,前5月工银安盛人寿银保保费同比增长高达2471%;中邮人寿增长123%;农银人寿增长74%;交银康联人寿增长48%;招商信诺人寿增长41%;建信人寿增长39%;仅有中荷人寿呈现微负增长。
在快速增长的背后,却存在失调发展的隐忧,因有些公司的银保几乎成为业务来源的惟一渠道,例如,中邮人寿银保保费在总保费中占比高达98.9%;交银康联占比达95%;工银安盛人寿占比达93%;建信人寿占比81.3%。此外,中荷人寿与招商信诺占比稍低,分别为33.7%和12.3%,这很可能与险企股东背景和传统优势持续增长不无关系。
正因为爆发式增长,多家银行系险企在行业保费排名变化明显,中邮人寿由去年底的排名第10位上升至第8位;工银安盛人寿由第20位上升至第11位;农银人寿由第23位上升至第16位。随之,银行系险企保费在行业总保费中的占比也由去年底的2.2%上升至4.1%。银行系险企背靠股东,在分享渠道资源时具有天然优势。未来,其他险企的银保业务不免会受到越来越大的挤压。
尽管银行系险企业务增长令人咋舌,但其业务的内涵价值、可持续性发展等方面却大打折扣。
从银保行业市场数据来看,除了中荷人寿与招商信诺人寿期缴保费收入较高外,其他银行系险企均以趸缴型产品为主,其中中邮人寿的趸缴保费占比高达97.5%;工银安盛人寿占比为93.3%;农银人寿占比为91.8%;建信人寿和交银康联人寿趸缴保费占比均高于80%。趸缴产品居高不下,有悖于业务结构调整的方向。
据了解,自金融危机之后,寿险行业就开展业务转型、结构调整,鼓励险企开发保障型、期缴型、储蓄型产品,直到现在这一调整并未改变。
而事实上,险企为了过度追求保费规模,仍然对保险市场采取粗放式、掠夺式开发。北京商报记者从行业内部资料获悉,多家银行系险企在渠道挖掘方面未能均衡发展,有的渠道还属于一片空白,有的只是在企划方案中轻描淡写,惟有银保成为各家公司的“重头戏”,更有甚者还明确表态“主推趸缴规模型产品”。
“一次性缴纳保费,表面上看保险公司的市场规模很大,其实那只是一种”虚胖“,对业务结构调整没有好处。”一位保险专家如是解释,这只能导致业务发展更加不稳定,况且险企收上的保费是公司产生的负债,一次性收取保费增加了投资压力。一旦销售不当,很容易形成退保风险,也为未来产品到期集中兑付形成巨大的压力。
多年以前,寿险产品结构就曾是分红险一险独大。但是,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产品创新仍停滞不前,分红险独撑天下的局面丝毫没有改变,反而在银保系险企似乎显得愈发严重。
从寿险市场保费收入来看,银行系险企拳头产品均为分红险,例如,工银安盛人寿依靠的是如意宝两全保险(分红型);农银人寿依靠的是农银金牡丹两全保险(分红型)和农银旺旺财两全保险(分红型);交银康联人寿依靠的则是优福同享两全保险(分红型)和优越人生A两全保险(分红型)等。
事实上,目前寿险业分红险引领发展是既成事实,短期内很难改变,像银行系险的保费收入过度集中在分红险产品上还很鲜见。面对上述三家险企动辄几亿元甚至几十亿元的银保保费收入,意外险、健康险和传统寿险几乎可忽略不计。
针对目前银保市场的一这窘态,也有专业人士分析,到银行办理业务的多为有存蓄、理财需求,从中挖掘保险需求,最大的可能性就是理财型保险产品的销售。分红险是当前最为流行的一类,既可以有生存返还,也可以分享公司给予的各类红利。该人士还认识,随着保险资金投资渠道的放宽,理财型保险产品与其他金融产品的竞争会更加激烈。由此可见,强调保障功能的传统寿险、意外险、健康险与这一渠道格格不入。
然而,从银行系险企整体保费的产品分配来看,保障的功能却不断被弱化,距离发挥保险优势、加强消费者风险保障的保险本质越来越远。
一位银行系险企人士表示,卖什么样的产品,关键要看消费者的需求,如果消费者需要保障型产品,公司都可以进行搭配规划。目前,越来越多的保险公司开发的产品多以原有产品的组合形式推出,既有理财功能,又不失保险保障,但在产品真正创新方面却仍显不足。
您的信息仅供预约咨询所用,不泄露至
任何第三方或用于其他用途。
正品保险
国家金融监督快捷投保
全方位一键对比省心服务
电子保单快捷变更安全可靠
7x24小时客服不间断品牌实力
12年 1000万用户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