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利率市朝的推进,存款保险制度也呼之欲出,在9月17日公开发布的《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二五”规划》(以下称《规划》)提出了人民币资本账户开放逐步实现和存款保险制度基本建立等十二五金融业发展和改革目标的影响下,酝酿多年的存款保险制度距离推出那一天或许不远。
据《证券时报》报道,央行某中心支行近期向辖区内商业银行下发了调研文件,要求各商业银行以存款保险制度推出为假设背景,预测短期内可能发生的“存款转移”规模,并测算对银行自身流动性可能产生的影响。此次调研采取两种方案同时进行预测,第一种方案是商业银行按央行给定的假设条件,从银行系统中导出相关数据并进行测算;第二种方案是,各商业银行在参考前期央行调查问卷结果的基础上,根据自身情况以及对客户情况的了解、分析自行开展预测。央行9月17日发布《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二五”规划》提出,“十二五”时期,建立健全存款保险制度,加快存款保险立法进程,择机出台《存款保险条例》,明确存款保险制度的基本功能和组织模式。
此次调研采取两种方案同时进行预测,第一种方案是商业银行按央行给定的假设条件,从银行系统中导出相关数据并进行测算;第二种方案是,各商业银行在参考前期央行调查问卷结果的基础上,根据自身情况以及对客户情况的了解、分析自行开展预测。
近年来央行领导在多个场合提出将加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建设。作为国家金融安全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存款保险制度对保护存款人利益、稳定金融秩序具有重要意义。但业内人士同时认为,存款保险制度的推出,短期内可能对存款市场产生影响。
这正是央行上述分支机构开展此次调研的原因。“为了预判存款保险制度对辖区内中小法人金融机构的影响,提前做好风险防范准备,我中心支行决定在辖区内开展调研。”上述央行某中心支行文件称。
存款保险制度是正在推进的多项改革所需要的辅助性制度。今年6月份存款利率市场化迈出了第一步央行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作为全面推进利率市场化的制度性补充和辅助,存款保险制度推出的呼声渐高。此外,银行业向民间资本进一步开放亦呼唤存款保险制度的推出。
此前央行公布的金融业发展与改革“十二五”规划第七章着重提到了存款保险制度。规划称“十二五”期间将建立健全存款保险制度、加快存款保险立法进程,择机出台“存款保险条例”,明确存款保险制度的基本功能和组织模式。
据业内人士介绍,存款保险制度是指由符合条件的各类存款性金融机构作为投保人,按一定存款比例,向特定保险机构(存款保险公司)缴纳保险费,建立存款保险准备金。当成员机构发生经营危机或面临破产倒闭时,由存款保险机构按规定的标准及时向存款人予以赔付并依法参与或组织清算。
我国的存款保险制度可能会做出以下几项具体的制度安排:在存款保险机构的职能设计上将采用“广义”的职能,存款保险机构有权参与问题金融机构的处置决策,并可能具有一定的审慎监管权;金融机构的参保将是强制性的;拽存款以及企业存款将被纳入保障范围;存款保险限额将被引入;采用差别费率模式,并且费率将随基金规模的变化而调整。
我们估算存款保险的保费支出对银行业净利润的影响将在 2个百分点之内,这是一个基本可以承受的合理水平。
利率市朝与存款保险或将促使银行业的竞争格局发生变化。 就利率市朝而言,我们认为相对会有利于富有创新精神、战略定位清淅、执行力强的中小银行。而存款保险则恰恰相反,由于加大了各类银行在信用风险上的差异,中小银行可能会受到更大的冲击,城商行的压力又将甚于股份制银行。
2011年,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四大国有控股银行总资产的全球排名分别为第5名、第12名、第13名、第15名,但税后利润却依次位列全球前4名。通过对比中国四大国有控股银行与全球其他大银行的财务数据会发现,中国银行业的盈利能力之所以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平均利差高。2011年,全球总资产排名前30名的大银行的平均利差为1.78%,而我国四大国有控股银行的平均利差为2.57%。(2)存款规模大。2011年,工行、建行、农行客户存款余额分别位居全球银行业前三甲,而中国银行的客户存款余额也排在日本三菱东京UFJ银行之后列第5。(3)在营业收入中净利息收入占比高。2011年,农行、工行、建行、中行利息收入占比分别位列全球前30名大银行的第1位、第3位、第4位和第5位。
由于我国贷款利率基本上由市场供求决定,同时考虑到目前利息收入在我国银行业主营业务收入中的平均占比超过66.2%(不包括债券投资利息收益),因此,存款利率成为决定银行业利差、银行业利息收入进而银行业利润水平的关键变量。今后我国存款利率改革的方向是不断提高浮动上限,因此,随着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我国银行存贷款利差会逐步缩小,利润空间会被大幅压缩。
第一,存款利率逐渐放开后,为维持一定利差空间,银行企业需要进一步拓展贷款客户的范围 (尤其要大力发展高风险小额贷款客户),优化贷款结构,完善贷款产品设计,提高对资产业务的定价能力。第二,存款利率放开后,负债业务竞争将日趋激烈,因此,也需要银行企业不断完善负债产品设计,提高对负债产品的定价能力。第三,存款利率逐渐放开后,利率波动幅度会加大,因此需要银行企业进一步提高对市场风险的管理能力。第四,金融产品利率逐渐放开后,融资竞争将加剧,银行企业资产和负债的期限匹配日益重要,因此,需要银行企业不断提高对流动性风险的管理能力。
您的信息仅供预约咨询所用,不泄露至
任何第三方或用于其他用途。
正品保险
国家金融监督快捷投保
全方位一键对比省心服务
电子保单快捷变更安全可靠
7x24小时客服不间断品牌实力
12年 1000万用户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