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马合作卖保险开始,保险公司触网的消息就一直不绝于耳。由中国平安、阿里巴巴、腾讯合作成立的新保险公司众安保险公司正式进军市场,而日前,太平控股旗下的太平电商也在深圳开业。第三方保险平台逐渐异军突起,在保险行业中占有一席之地。
据了解,五大保险集团近年均重资投向电子商务。其中,中国太平集团已向太平控股提供近5亿元贷款,用于中国太平控股的业务发展及营运资本。
新成立的太平电商全称为“太平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注册资金为5000万元,是香港上市公司太平控股旗下全资子公司,因此其身份是“台港澳法人独资”。经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管理局同意后,太平电商将注册地设在前海。
据了解,太平电商开业以后,将把太平集团和所属4家子公司的网站整合为统一的中国太平官网,以官网在线商城的模式和电商渠道合作的模式协同发展,为客户提供多品类的综合保险服务。
电商前途广阔,但“烧钱”之猛烈不容小觑。据太平控股公司在香港披露,中国太平集团向中国太平控股提供近5亿元人民币贷款,贷款为期3年,息率为香港银行同业拆息加2.1%。这笔款项将用于中国太平控股的业务发展及营运资本,其中包括在中国设立电子商务公司。未来,太平电商有可能按业务计划进一步增资。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我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39.9%。
据艾瑞咨询发布的中国网络购物行业发展报告显示,预计至2013年,网购交易规模有望突破1万亿元。
在这张大网里,网上购买保险也正在成为一种潮流。截至2011年年底,中国保险行业共有36家保险公司开展了网上保险电子商务,占保险公司总数的23%,而2008年只有17家。
保险电销的普及也为保险网销铺好了市场化的道路。“网销是电销的延伸”,一大型财险公司的网电部门负责人这样认为。
由于传统保险公司的网站不可能把保险公司的产品放在自家网上销售,这就给第三方专业保险网络服务平台提供了很大的发展空间。
“由于电子商务天然具备低成本、宽覆盖、交易便捷等优势,同时,国内网络技术逐步成熟、网民数量不断扩张、网购意识迅速提高,近年来,互联网保险网站异军突起,进入快速发展期,2011年我国保险业网上实现保费收入142.67亿元,同比增长178.38%。”优保网市场部负责人告诉记者。
在这样的背景下,优保网等一批第三方专业保险网络服务平台应运而生,而且得到快速发展。
各家保险公司没有忽视这一可口的蛋糕,日益重视依托第三方专业保险网络服务平台拓展业务。一家大型财险公司的网电部门经理告诉记者,这一渠道目前在该公司占比不大,但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本刊记者采访得知,目前已有中国人寿、中国平安、昆仑健康保险、泰康人寿、大地财险、都邦保险、安联保险、阳光保险、太平人寿、百年人寿、太平洋保险、大都会人寿和合众保险等13家保险公司与该网站签署了合作协议。
第三方专业保险网络服务平台受保险公司的亲睐,主要得益于新渠道的成本和技术优势。与传统渠道相比,第三方专业保险网络服务平台基本实现了核保动作的系统化和自动化,“而且客户能够实现足不出户完成所有过程,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能够让客户满意是各家公司看好第三方专业保险网络平台的重要原因。
不同于传统渠道所销售的产品,第三方专业保险网络服务平台更贴近客户网购用户人群构成特点、消费心理及行为习惯,如优保网针对境内外旅行险、交通险、短期意外险等利基市场,结合线下产品情况和线上网民的保障诉求及愿付成本,先后与太平洋财险、平安财险、平安养老等保险公司联合定制了渠道专享的保险产品进行网络销售。
虽然目前不是所有公司都能实现有专属的网络销售产品,但是价格优势这一为客户所重视的因素普遍存在。一家与专业第三方保险网络服务平台有合作的大型财险公司的网电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虽然该公司暂未开发专属的网络渠道销售的产品,但是由于省去了中间环节,节约了成本,让利给客户,一般产品大概会比通过传统渠道购买便宜15%左右。
其实,当下银保渠道受政策约束也是保险公司开始大力推广第三方专业保险网络服务平台的重要原因。受制于2011年银监会禁止保险公司工作人员驻点销售的规定,多家保险公司银保渠道一蹶不振,保费增长缓慢。而且,在渠道为王的时代,类似第三方专业保险网络服务平台这样一个新兴的渠道对于保险公司来说是希望。
“专业的第三方保险网站无疑更契合客户的需求、符合行业的发展趋势。与保险公司直属网站相比,专业第三方平台多品牌、多产品的特点,符合消费者多方比较的消费习惯,让消费者在一个网站实现多品牌、多产品的查询、比较、最终形成投保决策;与兼业第三方网站相比,专业第三方网站专注于保险行业本身,深刻洞察消费者的保险需求,更容易满足客户个性化的服务需求。”一家知名的第三方专业保险网络服务平台负责人如是认为。
在保险业的销售与服务转型新浪潮中,第三方专业保险网络服务平台正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随着网络的普及,而且我们现在的客户群体主要集中在30-35岁左右,在未来3-5年,该群体的经济地位也上升了,网络保险平台将会取得更好的发展”一家在网销渠道上主要针对私家车车主的财险公司网销负责人告诉记者。
2011年9月,保监会正式颁布了《保险代理、经纪公司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办法(试行)》,对网销保险方面加强监管,提高了网上买“保”的安全性。
采访中,平安集团新渠道发展事业部一位负责人认为,网销的巨大发展空间没有争议,关键是什么样的保险产品适合网销,这还需逐步开发。
的确,现在的第三方专业保险网络服务平台,销售短期险仍是主流。
目前还难以在第三方专业保险网络服务平台直接销售更为复杂的长期寿险等产品。网销产品的“简单化”与网销被动营销的特点也大有关系。和面对面以及电话车险的积极营销不同,如何实现投保人需求、信息和保险公司承保政策及监管规定三方信息无缝对接,成了网销保险的最大壁垒。
这一渠道会不会有冲击到公司其它已有渠道?新技术或新渠道的出现都会冲击到已有的业务模式,这也成为很多保险公司的担忧。
记者咨询了不少财险公司未来在第三方专业保险网络服务平台这一渠道的计划,不少网销负责人称,“虽然这一渠道暂时规模小,但是也需要成本投入,至于会不会加大投入,要看公司的战略,但是一定会使这一渠道的产品线上更加丰富、完善,使客户更方便、更快捷。”
事实上,国外保险公司触网早已不是新鲜事。据数据统计,国外保险行业70%以上的销售收入由第三方代理及保险平台贡献。而就国内保险现状来说,大部分仍由传统的保险代理人提供。由此看来,国内保险公司触网的前景大大可观,第三方保险平台未来将会得到长足的发展。
您的信息仅供预约咨询所用,不泄露至
任何第三方或用于其他用途。
正品保险
国家金融监督快捷投保
全方位一键对比省心服务
电子保单快捷变更安全可靠
7x24小时客服不间断品牌实力
12年 1000万用户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