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部大片的上映,都包含着演艺人士的艰辛与汗水,但是换来的票房并不一定如期所望,而演出发生事件也不在少数,日前,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与北京市文化局签订文化产业保险战略合作协议,共推北京文化保险产业发展。与此同时,中国人民财产保险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与首都剧院联盟签署的《北京市文化演艺行业保险合作协议》将加快演出和保险两大产业联姻步伐,保险品种单一局面将破冰。
在国内演出领域开办演出安全责任保险尚属起步阶段。究其原因,一是我国保险行业还不如经济发达国家的保险产业成熟,保险产品也没人家专业化;二是我国演出市场逐步走向繁荣,并向产业化发展,而依靠商业保险手段提高演出抗风险能力的意识还不强,市场操作未进入良性循环轨道。目前保险业涉及的演出险种和服务模式,正在逐步适应我国演出市场的客观需求,经保监会批准在国内开办的演出安全责任保险系列,主要有公众责任保险、财产损失保险、建筑安装工程保险、雇主责任保险、演职人员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基本实现了低保费、高保额、超短期,在产品创新上有了新突破。
记者了解到,2008年以来,中国演出家协会与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公司合作,一直在全国积极倡议并推动演出安全责任保险工作,为演出举办方解除后顾之忧。
值得一提的是,一份有着历史意义的演出安全责任保险单于2008年6月在新疆签订,投保内容包括“中国新疆国际舞蹈节”上的49场演出、1952名中外演员、10万人次观众,自此开创了国内保险公司经营文化演出类综合性保险的历史。之后,陆续有一些演出为演职人员和观众投了演出安全责任保险。
现在,一些演出单位已经将演出保险纳入演出经营活动之中。台湾巨室音乐娱乐制作有限公司演出总监文戎说,该公司组织的个人演唱会、拼盘综艺晚会等各类演出,都会办理综合保险,包括演员人身安全险、舞台工程险和观众人身安全险,公司演员参加其他公司演出时也会办理保险。
北京金海岸百艺联合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程翔说,“金海岸”以驻场娱乐演出为主,通常不涉及临时搭建舞台,一般演员的演出比较安全,但以前在高空杂技表演中曾出现过演员受伤的情况,所以公司给这类特殊演出项目和危险度比较高的演员购买了保险。
“演出活动存在诸多风险因素,规避风险的方式有多种,投安全责任保险不失为一种补救措施,可将不确定的经营风险用较低的保险费支出进行有效转嫁。今年10月1日实施的新的《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33条就提出‘举办营业性演出,举办单位或者个人可以为演出活动投保安全责任保险’,这说明文化主管部门对演出保险持积极支持态度。但关键是如何推动演出安全责任保险的落地,让更多的演出举办单位认识到投保很必要,而且保险公司在演出保险产品的核保、核赔等方面,也要提供优质服务。”采访中,这样的回答频频出现。
北京环球城文化产业集团董事长张敏杰说,他经历过演出保险方面的问题,演出中也有很多案例教训,他认为上演出保险非常必要,因为国家把安全问题放到很重要的位置上,现在每年有那么多演出,不能置人民的生命财产于不顾。而要推动演出保险,一个关键点是保险公司的服务问题,服务做好了,才能得到更多演出举办单位的认可。
中亚文化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傅楠针对演出保险方面遇到的一些问题,提出保险理赔的时间能否根据演出的具体情况而定、演出保险的范围能否包括演出场外的一定空间等等,希望保险公司认真考量。
一些业内人士认为,演出保险其实离我们很近,但推动起来需要一个时间过程才能为大多数演出商所接受,就像当年人们对保险的逐步接受一样。这需要观念的改变,也需要费用的合理制定。
不仅是演出取消险,整个演出市场都缺乏商业保险的有效保护。中国杂技团负责保险事务的胡轲向记者表示,国内演出保险品种太少,保费太高,尤其是对杂技这种具有一定危险性的演出形式,更是缺乏相匹配的保险产品。
前一段时间,中国杂技团在北京某大型场馆有部分演员参与一项难度系数较高的杂技高空表演,为此胡轲专门咨询了数家保险公司询问保险事宜。但他沮丧地发现,为这项时间在20多天左右,演员20多名的演出投保并不容易。
在某保险公司,胡轲惊诧地发现,普通演员每人投保100元就能获得10万元保额;但杂技演员要每人投保500元才能获得相同待遇,差距之大令他震惊。
“同样是杂技,国外的保险系统就要完善得多。”胡轲感慨,此前中国杂技团受邀赴美国巡演,美国演出商全程投保,一个细节打动了他。一位杂技演员意外骨折后,美国当地的保险公司不仅及时理赔了部分医疗费用,而且在剧团即将离开美国时,赔付了这位演员一笔赔偿金,这让他们感叹不已。
“我们特别希望商业保险能开发适合杂技等演出形式的保险,合理设置保费金额,让杂技享受到保险带来的保障。”胡轲表示。
达信保险经纪有限公司助理副总裁杨威则向记者表示,其实演出保险市场并不如外界所想象的那样萧条,只不过很多人并不真正了解演出保险市场的特性。
杨威介绍,在演出领域,演出推广公司、演出团体企业投保的案例相对较多。演出责任险、财产险和人身意外险是投保最多的险种。演出责任险主要涉及第三方风险,如为确保公众人身和财产安全的综合责任险。财产险主要包括演出设备,如相对昂贵的乐器、灯光、音视频设备等;人员险则主要是为演员、主办方工作人员等投保。
“不少针对演出的保险品种在国际市场已相当普及。但必须坦承,演出业对于保险的有效需求并不大。”杨威解释,通俗讲就是“看得多,做得少”,演出与保险的结合还需要一段时间磨合。
您的信息仅供预约咨询所用,不泄露至
任何第三方或用于其他用途。
正品保险
国家金融监督快捷投保
全方位一键对比省心服务
电子保单快捷变更安全可靠
7x24小时客服不间断品牌实力
12年 1000万用户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