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首家进入中国市场的欧洲财产保险公司,丰泰保险在中国迎来十五周年庆。母公司安盛集团拟向中国保监会申请将丰泰保险(亚洲)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转制成为安盛集团全资拥有的在中国的子公司,子公司拟更名为安盛保险有限公司。随着“分改子”计划的实施,安盛集团还将对该公司增资8000万元,帮助其开拓业务。
保监会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底,我国经营产险业务的保险公司共有59家,其中外资产险公司21家,但保费收入合计只占行业总保费收入的1.1%。随着外资保险不断进入中国市场,同业竞争非常激烈。对此,丰泰保险采取细分市场的策略,不断开发新产品,将包括责任保险、游艇保险、全球医疗保险、艺术品保险、全球保单管理等一系列产品和服务引入中国市场。
对于任何一家外资产险来说,“分改子”是真正意义上代表其在华圈地首战告捷的标志。因为获得独立法人子公司的地位,外资产险就名副其实地与中资同行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其自主权也同时得到进一步扩大。主要表现为:改制为子公司不仅可以降低资本金的投入,还将使经营网点的拓展更加便利。
据消息人士透露,除丰泰外,目前已有10多家在华外资产险相继获准“分改子”,并在完成改制后的这几年里,以每年或每两年开一家分公司的速度,踩下了扩张油门。
扩张背后,呈现出来的是三类不同的发展“脸谱”。圈内人形象地将眼下外资产险在华发展路径归纳为如下:一、固守陈规型。以日资、韩资产险为代表,依赖股东优势,将在华业务对象限定于该国的关联企业或股东业务。虽然保费排名在外资中较为靠前,但创新力乏善可陈。
二、求变图存型。美国利宝互助凭借牵手中资同业“曲线”进入车险市场,就是一个典型案例。虽然未必有多少利润,但提前抢占了市场,同时也赚得了可观的市场份额和品牌知晓度。
三、拾遗补缺型。如欧美产险公司,一边盯着欧美企业在华业务,一边又在挖掘潜在的中国客户,将拾遗补缺视为在华发展突破的另辟蹊径。“拾遗补缺”战略的具体诠释为:寻找缝隙及细分市场。去年以来,以丰泰保险为代表的外资产险发力艺术品保险、游艇保险、产品召回保险等领域。
多位外资产险在华公司高管直言,只盯着本国关联企业或股东业务,迟早有一天会“坐吃山空”。而一旦利宝的求变图存、丰泰的拾遗补缺模式得到利润印证,他们也会紧跟效仿。
业内人士认为,无论是另觅细分市场,还是将来涉足车险市场,外资产险唯有融入本地市场、了解中国市场真正之所需,才是获取市场份额的不二法门。而这恰是目前一部分在华外资产险公司所缺失而亟须思考的。
您的信息仅供预约咨询所用,不泄露至
任何第三方或用于其他用途。
正品保险
国家金融监督快捷投保
全方位一键对比省心服务
电子保单快捷变更安全可靠
7x24小时客服不间断品牌实力
12年 1000万用户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