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州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广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桂芳主持会议。会议表决通过任命陈志英为广州市副广州市长,任命陈怡霓为广州市卫生局局长。《广州市社会医疗保险条例》经过三审,也获得表决通过,这意味着广州职工医保最低缴费年限确定为15年。
一波三折,广州职工医保缴费年限的改革终于敲定,尽管舆论反弹较大,但最终缴费年限还是延长到了15年。并且,在职职工一直要缴费至退休。但即便如此,退休后也不一定就能享受医保待遇,必须满足“在广州累计缴费满10年”的条件,否则退休后还得补缴至这一规定年限。这一门槛不可谓不高。
不过,倘若与深圳职工相比较,广州职工似乎应该“知足”,修订后的深圳市医保相关政策规定,深圳医保最低缴费年限由15年延长为25年,且须在深圳连续缴费15年,退休后才能享受医保待遇。
普通老百姓自有自己的想法。缴费年限延长,必然意味着与过去相比要多掏腰包,附加种种条件实际是在为享受医保待遇设置门槛。那公众是否有理由反问一下相关部门:医保缴费年限延长了,职工缴费成本增加了,为何医保待遇没有相应地随之提高?改革的成本不能总由老百姓独自承担,政府层面理应承担更大的成本。因而,医保缴费年限可以延长,门槛可以提高,但医保待遇、医保政策的公平性是否也应有所改革?
再说了,国家规定的养老保险最低缴费年限为15年,但医保缴费年限并没有明确规定,这无疑给了各地腾挪的空间。以“与养老金缴费年限保持一致”的理由,来延长医保缴费年限,并不具有多大的说服力,因为两者之间既不具有可比性,也没必要就缴费年限长短而相互攀比。
从更深层次而言,医保缴费年限的延长也只是权宜之计,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如何让职工退休后更好地享受医保,从根本上说,一方面需要国家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另一方面恐怕还需要考虑如何选择更合理公平的医保模式。就眼下的职工医保模式来说,显然缺乏“全国一盘棋”的统筹,各个地方最低缴费年限不统一,不但不利于医保接续转移,也有损社会公平。而这,也正是各地延长医保缴费年限的主要原因所在。
而且现下的医保模式,还会出现“代际不公平”现象。因为随着老龄化加剧,退休后享受职工医保的群体越来越大。为了解决社保的缺口,最近,全国社会保险基金理事会党委书记戴相龙提出延长退休年龄的建议。倘若建议成真,意味着个人终生缴费会越来越高,下代人的费率就必然要高于上代人,如此“代际不公”很难避免。
当然,医保模式的选择不是广州所能独自改变的,需要顶层设计。但在此之前,广州不妨在提高医保待遇上作些突破。
相关链接:
失业人员还不能参加职工医保
在此前的二审稿中,“全民强制医保”这一表述被删除了,此次终审稿中依然没有“全民强制医保”的表述。不过市人大法工委相关负责人解释,没有明确写出来只是为了不与上位法冲突,“实际上从中央到省现在都在提全民医保,医保全覆盖是追求的方向”。
而终审稿也配套了多项保障措施,如规定: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职工社会医疗保险费的,将被责令限期补缴并自欠费之日起按日征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逾期仍不缴纳处以欠缴数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对居民医保参保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和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应当采取适当方式告知并提醒参保人员在规定时间内缴费。
由于职工医保待遇高于居民医保,现实中经济条件较好的非职工也有购买职工医保的诉求。此次条例立法曾力求在这方面有所突破,即计划将医保缴费标准设为5个档次,“你想报销多点,就选择高一点的,缴费也多些”。不过新快报记者注意到,终审稿中关于职工医保缴费人员表述为“在本市工作的职工”和“国家规定的其他人员”。
这意味着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职工医保。同时,非从业人员和农村居民等人员还是不能参加职工医保。市人大法工委提供的相关报告解释,这主要是不符合上位法规定。不过依据终审稿,上述非从业人员、农村居民只要具有本市户籍,以及本市各类学校全日制在校学生和具有本市户籍的学龄前儿童均可参加城乡居民医保。
您的信息仅供预约咨询所用,不泄露至
任何第三方或用于其他用途。
正品保险
国家金融监督快捷投保
全方位一键对比省心服务
电子保单快捷变更安全可靠
7x24小时客服不间断品牌实力
12年 1000万用户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