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发展太快,几天没刷短视频平台,小开就被一些新奇的「梗」搞得晕头转向。
比如很多人吃东西之前都要说「科技与狠活」,美食博主探个店,也要念叨「海克斯科技」、「三花淡奶」。
「恶补」了一番后,小开终于知道了,这些词说白了,都跟 食品添加剂 有关。
「海克斯科技」原本是一种游戏用语,指魔法与科技的融合技术,现在被引申为人工添加的食物,如人工牛排、人工饮料、人工酱料等。
三花淡奶也是一种人工合成品,常被用于调制甜品、咖啡、浓汤和奶茶等饮品,之所以爆火,源于在一段短视频中使一锅羊汤瞬间变成奶白色。
看了一圈下来,小开着实有点慌,不管是路边摊2块钱一根的淀粉肠,还是网红饭店里色香味俱全的佳肴美馔,似乎都有「海克斯科技」的身影。
这世界上还有什么东西敢放心吃?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些「科技与狠活」。
一、食品添加剂都有害吗?
提起「食品添加剂」,大家的第一反应可能就是「有危害」。
其实不然。
发明食品添加剂的初衷,原本是改善食品风味、防腐保鲜等。
人类使用食品添加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一万年前,在史料记载中,北魏时人们用盐卤制作豆腐,南宋时用亚硝酸盐加工腊肉;在埃及,公元前1500年人们就用食用色素给糖果着色。
社会发展到今天,食品添加剂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有数据显示,食品添加剂被应用到几乎97%的日常食品中。
• 食用油中有了抗氧化剂,保质期才得以延长,油也没有哈喇味;
• 冰淇淋中有了乳化剂、增稠剂,才会在冰凉的同时又软糯易入口;
• 婴儿配方奶粉中有了食品添加剂,营养价值才能满足婴儿生长发育的需要;
• 食盐里有了抗结剂,才粒粒分明,不会受潮结块;
……
甚至更直观地说,食盐本身,也是一种食品添加剂。
世界各国批准的食品添加剂足足有15000多种,可以说涉足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食品添加剂是一把双刃剑,合理使用,可以让食品风味更好,贮存时间更长,一旦过量添加或违法添加,那就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中国工程院院士、营养与食品安全专家陈君石曾说过:
「迄今为止,在中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食品安全事件,没有一件是由于合法使用食品添加剂造成的。」
比如「染色馒头」,是非法将「柠檬黄」这个食品添加剂用在了馒头上,属于超范围使用,是违法的。
至于苏丹红、三聚氰胺等有毒物质,根本就不是食品添加剂,直接就是违法添加物。
另外,即使是合法的食品添加剂,也要适量摄入。
就比如我们常说的反式脂肪酸,虽然是合法的食品添加剂,但摄入过多,也会给人体造成危害,尤其是威胁心脑血管健康。
比如更易形成血栓、影响婴幼儿发育、诱发肥胖、血糖失调等。
还有研究表明,如果年轻时过多摄入反式脂肪酸,老年后会大大增加患老年痴呆的几率。
会产生反式脂肪酸的植脂末、经常滥竽充数的代可可脂,还有氢化植物油、精炼植物油等,大家也早就耳熟能详。
二、「零添加」就一定好吗?
看到这里,有些小伙伴可能会说:
「既然有些食品添加剂对人体的益处不大,那么,选择0添加的,是不是就完全放心了?」
很可惜,也不是。
近几年,「零添加」、「零蔗糖」等概念风行,但这并不代表就一定健康,更多的是营销噱头用于定位高端,只是用来抬高产品价格。
实际上,0添加很难做到,就像我们做菜不可能不放盐,所谓的「零添加」,到底不添加什么,很难明确界定,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行业标准,对「零添加」也并没有正式解释和规定。
所以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新闻,一款产品号称「0蔗糖」,却用了同样可能引起健康问题的结晶果糖,而一款「0脂肪」的商品,碳水化合物与糖分却大幅超标。
一些代糖质虽然没有能量,不会造成血糖的变化,但不意味着不胖,也不代表健康。
相反,吃着甜但没有糖,有可能造成身体胰岛素敏感性下降以及糖代谢紊乱,容易导致肥胖。
而且,「零糖」会让人放松警惕,反而总摄入热量超标,会更胖。(归根结底都是胖!)
肥胖的后果不需小开多说,不仅容易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买保险也可能受限制。
大部分重疾险都会对身体质量指数(BMI)进行限制,超过28或30,买保险就会有影响。
(图片来源:某重疾险健康告知)
而那些号称「无食品添加剂」的「纯手工自制」食品问题也很大,要知道,工业化批量制作的产品起码有严格统一的标准,一旦出问题也可及时溯源。
而手工自制食品虽然看上去健康,但消费者很难了解食材原料、制作流程与工序,缺乏有效监管与严格消毒流程,依然可能对健康有影响。
一些手工食品因为工艺复杂,其中有些环节难免还是要购买成品,到最后,「无食品添加剂」同样难以成立。
三、关于健康饮食,做到这些更重要
01. 学会看食品标签
在购买食品时,看食品标签很重要,要注意 配料表 、 营养成分表 和 产品类别 。
■ 配料表
各种配料是按制作时加入量的递减顺序排列。即排序越靠前,说明含量越高。
一般来说,同类产品里,尽量选油、盐、糖排序靠后的产品。
■ 营养成分表
营养成分表对选购食品的指导意义更大,它不仅有营养素的含量,还有营养素参考值,即某种营养素含量占全天所需的百分比、
在看营养成分表时,要注意计量单位,是「每100克」或者「每100毫升」还是「每份」。
■ 产品类别
产品类别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事物的本质,尤其是奶制品。
比如一款奶制品,如果产品类别上写的是「乳饮料」,那它只是含有牛奶成分的饮料,并非真正的牛奶。
02. 合理膳食平衡营养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学校长孙宝国说过:
「如果我们在营养膳食上投入1块钱,那么在治疗上就会省出8块5毛钱。」
的确,少吃精加工食物,平衡膳食注意营养,多尝试自己动手做饭,坚持低油低盐,对健康非常有好处。
毕竟我们都熟悉那句话: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要最朴素的烹饪方式~
四、写在最后
无论是短视频平台上很多诱人的「网红」美食,还是人流如织的商场饭店,满目过量的「科技与狠活」,不仅提高了味蕾的刺激阈值,更在不知不觉中瓦解着身体健康。
中国精算师协会发布的《中国人身保险业重大疾病经验发生率表(2020)》显示,重大疾病的发病率不仅一直在提高,而且日益低龄化。
我们无法直接判定不健康的饮食与重大疾病之间的必然联系,但平日咨询买保险时健康告知越来越多的「不符合」,却是实打实存在的。
脂肪肝、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消化系统疾病甚至胰腺,早已经无数次对我们敲响警钟。
不想让更多悲剧发生,坚持健康生活,从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
您的信息仅供预约咨询所用,不泄露至
任何第三方或用于其他用途。
正品保险
国家金融监督快捷投保
全方位一键对比省心服务
电子保单快捷变更安全可靠
7x24小时客服不间断品牌实力
12年 1000万用户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