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当今世界上最常见的致命疾病之一,也是死亡人数最多的癌症。尤其是晚期肺癌,死亡率非常高。
国家癌症中心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肺癌新发病例患者为82万,占据中国癌症新发病例数的首位。
WHO预测,到2025年中国肺癌发病人数将增加至100万以上。
从一线临床数据来看,有些医院接诊年龄最小的肺癌患者只有十几岁,还在上初中。
前些天,26岁的某选秀节目练习生发博,自曝患上肺癌,而且一发现就是晚期,引发热议。
26岁正是青春正好的年纪,小伙子也不吸烟,肺癌夺走了他的妈妈,如今又向他伸出魔爪,令人不得不感叹命运的残忍。
无独有偶,前几天,某短视频平台上也有一个故事,38岁的张女士咳嗽气喘以为是感冒就医,结果到医院检查后,被诊断为肺癌。
而她12岁的儿子也同期查出了肺气肿、支气管炎、肺结节。
近年来,肺癌的发病率逐年走高,已成为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
这一点除了在生活中得以印证外,在各大保险公司的理赔年报中,也可见一斑。既往恶性肿瘤赔付排名中,肺癌一直处于领先位置甚至高居榜首。
(图片来源:太平洋人寿2022年理赔年报)
(图片来源:中国人寿2022年度寿险理赔服务报告)
(图片来源:平安人寿2022年理赔年报)
为何肺癌数据只高不低?
大量研究证实,环境污染、职业暴露、粉尘颗粒和放射性物质暴露等多种因素,都可能导致肺癌。
但目前而言,最为明确的肺癌致病因素,是吸烟。
吸烟对肺部健康危害极大,研究显示,长期吸烟者患肺癌的风险比不吸烟者高10~20倍。
烟草中有近10000种化学物质,其中已知有害物质达四百多种。主要有害物质包括一氧化碳、尼古丁、苯并芘、亚硝胺等,这些物质与肺癌发生均有一定关系。
吸烟不仅能够直接导致肺癌,还可能会诱发口腔癌、食管癌、膀胱癌、胃癌等其他器官病变,吸烟也是慢性支气管炎的最危险因素。
我国有近3.5亿烟民,每年因吸烟而死亡的人数超过200万,其中,超过80%的肺癌患者是由吸烟引起的。
另外大家最容易忽视的,是 被动吸烟 。
就像开头小开所说的38岁的张女士和孩子,虽然母子俩不吸烟,但张女士的丈夫有长期吸烟史,每天都要抽掉 2 包烟,在家也从不避讳。
二手烟中含有 7000 多种化学物质,其中包括数百种有毒化学物质和大约 70 种可导致癌症的化学物质。
无论在家里,还是公共场合,即使很短的时间接触到二手烟,也有可能造成严重危害。
有研究显示,几乎一半的儿童经常在公共场所呼吸被烟草烟雾污染的空气,每年,有 6.5 万儿童死于二手烟引起的疾病。
一根香烟的烟雾可以在房间内停留数小时,即使没有烟味,也并不代表烟草带来的伤害消失。
烟草烟雾吸附在衣服、家具、地毯、墙壁甚至头发和皮肤等表面的残留物,被称为三手烟,它可存在几天、几周甚至数月,对身体健康造成持续危害。
那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该如何规避肺癌风险呢?
1、避免暴露于吸烟环境中
很多人没有肺癌家族史,但环境中存在的致癌因素也会导致基因突变,诱发肺癌。
无论是传统香烟,还是近期风靡的电子烟,都对健康有很大的危害,因此,避免暴露于吸烟环境中,是最为简单直接,也最有效的避免肺癌的手段。
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中国吸烟危害健康报告 2020》提出:
室内完全禁止吸烟是避免二手烟危害的唯一有效方法。
2、做好肺癌筛查
近年来肺癌高发的原因之一,除了发病率高企,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早期筛查的普及,因此,多年前临床中发现的肺癌患者以中晚期居多,而现在,发现的肺癌早期患者越来越多。
以前胸片筛查肺癌,分辨率低,检出率并不高,而如今普及的低剂量螺旋CT辐射小、清晰度高,有效提高了整体的肺癌早期发现率。
因此,有肺癌家族史的人群,或肺癌高发人群,一定要重视体检筛查,早发现早治疗。
也有专家指出,如果在体检中发现毛玻璃结节,不用过分紧张,90%以上均为惰性,定期复查随诊即可,避免过度治疗。
3、保持良好作息
越来越多年轻人被癌症「盯上」,生活压力与不健康的作息习惯也发挥了影响。熬夜、加班、过劳,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身体对致癌因素的免疫力变弱,也可能让疾病「趁虚而入」。
因此,合理饮食、坚持运动、尽可能健康作息,保证充足睡眠,不仅对于预防肺癌,对其他疾病的免疫能力也有益处。
另外,疾病的发生难以预料,小开还是要提醒大家,提前规划好风险保障,避免重大疾病给家庭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为自己和家人规划好基础的重疾险、医疗险,一旦风险来临,才能更好地应对。
更多关于家庭基础保障配置方法与产品解读,可以咨询开心保在线客服,获取1对1解答~
您的信息仅供预约咨询所用,不泄露至
任何第三方或用于其他用途。
正品保险
国家金融监督快捷投保
全方位一键对比省心服务
电子保单快捷变更安全可靠
7x24小时客服不间断品牌实力
12年 1000万用户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