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整体来看,余额宝收益率可谓是赚足了眼球,让不管是60后还是90后,都过上了一把投资的瘾,高收益、低门槛、便携的操作可以说是集万千宠爱在一身啊,但是余额宝高收益率的背后,我们应该警惕的问题有哪些呢?
贪恋余额宝高收益优势的背后要警惕:
一直以来,很多用户在支付宝、财付通这样的第三方支付产品都有沉淀资金,却没有收益。对此,很多专家学者强烈呼吁,第三方支付应该支付用户帐户余额的收益。央行2011年下发的《第三方支付备付金管理办法》称:“客户沉淀在支付宝中的余额,支付宝有权利去购买协议存款,所获得的收益归支付宝所有。”这意味着客户沉淀在第三方支付产品中的余额,无法获得收益。
对于央行的第三方支付新规,专家学者强烈反对,用户很无奈。在这样一个市场背景之下,阿里巴巴推出余额宝,而且打着高收益的旗号,博得媒体眼球亦是必然。正因如此,很多媒体一味抓住“高收益”这一热点,对于余额宝高收益的来龙去脉并不清楚。
严格来说,余额宝的高收益只能是理想收益。余额宝的收益是购买货币基金所得,这注定余额宝的收益与银行和证券公司销售的基金一样,高收益伴随着高风险。一旦购买的货币基金营收出现问题,用户的资金将蒙受损失。
在关注这些余额宝类的产品具有上述优点的同时,也应该意识到其本身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是信息不对称,或进而引发道德风险。
多数支付机构的用户对金融市场的知识与信息并不了解,而仅仅被动接受支付机构所选取的“合作单位”,对于“合作单位”的资金运作情况几乎一无所知。支付机构不仅可以自主决定货币基金、债券基金、股票基金甚至民间融资或者直接融资者,在从用户投资收益中分一杯羹的同时,风险却由用户承担。信息的不对称性会引发道德风险以及支付平台的寻租行为。过高的融资成本又会造成资金投向风险较大的领域,造成风险的积聚和传染。
二是宣传有误导,风险提示不足。
《证券投资基金销售管理办法》第四十三条规定,“基金宣传推介材料中推介货币市场基金的,应当提示基金投资人,购买货币市场基金不等于将资金作为存款存放在银行或者存款类金融机构,基金管理人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
拿支付宝为例,其在首页醒目位置称,“余额宝”高收益,资金用于投资国债、银行存单等安全性高、稳定的金融工具,无须担心资金风险。与之鲜明对比的是,在页面下方以小字表示“货币基金作为基金产品的一种,理论上存在亏损可能,但从历史数据来看收益稳定风险很小”。
由此可见,支付宝在宣传过程中,故意淡化了“余额宝”客观存在的风险,可能让投资者产生误解。
三是存在安全风险。
通过新闻报道,我们了解到近年来余额宝类产品被盗案件频发,虽然余额宝的宣传页面中宣称“资金被盗全额补偿”,但在实际操作中,客户可能面临举证难问题。
此外,《余额宝服务协议》中明确说明,能否得到补偿及具体金额取决于支付宝自身独立的判断。客户资金安全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这告诉我们,所谓的余额宝声称的全额赔付实际上存在着实现障碍。
三是投资门槛低,吸引全民参与。
余额宝类产品不限制用户的最低购买金额,一方面有利于能够最大限度的集中社会所有零碎、闲散资金,提升社会资本的利用率,同时让客户享受最便捷的理财服务,另一方面也对较多从未涉及理财业务的客户进行了投资理财观念的启蒙,尤其以后者对整个社会树立正确的敏锐的投资理财观念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余额宝高收益的背后,其实我们也知道它其实属于一款货币基金,此类的理财产品也是会存在一定的风险的,所有理财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起初余额宝收益率为什么如此之高
正品保险
国家金融监督快捷投保
全方位一键对比省心服务
电子保单快捷变更安全可靠
7x24小时客服不间断品牌实力
12年 1000万用户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