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之间,五一小长假的脚步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近了,很多人前期购买的理财产品也逐渐到了尾声,如何利用新的五一小长假,合理的规划下自己的财产呢?在长假面前,投资理财产品的选择应注重哪些方面,在购买的时候又有哪些细节是容易被忽略的呢?保险板块
长假理财购买货基要提前 提前关注节前理财品:
稳健理财方式盘点
货币基金
货币基金投资门槛低,流动性较强,随用随取。货币基金还被多数理财师推荐为“个人或家庭备用金”的理财神器,收益率是活期存款(0.35%)约11倍。
不过,理财师提醒,要提前2~3天购买,因为为了防止短期套利,货币基金通常会在节前2天暂停大额申购。由于货币基金主要投资于银行定期存单、商业票据等,安全性高,也成为投资者小长假稳健理财的最佳方式。
通知存款
通知存款是指不约定存期、支取时提前通知银行、约定支取日期和金额方能支取的储蓄,分为1天通知存款和7天通知存款。目前,1天通知存款年利率为0.8%,7天通知存款年利率为1.35%,但投资资金要达5万元。
另外,理财师提醒,存款人若未提前通知就支取资金,银行将按活期利率计算。通知存款收益率也比银行活期高几倍,如7天通知存款年利率约是活期的4倍。
短期理财产品
按照往年情况分析,“五一”小长假前定会迎来理财产品的发行小高潮,尤其是高收益的短期理财产品最多。这部分产品受到一些稳健型投资者的欢迎,他们认为节前的短期理财产品,收益比普通产品高,资金流动性强,对一些短期内需要使用资金的人,最好不过,投资门槛一般5万~10万元起。
比如,有些短期理财产品投资期限为3个月、6个月、9个月不等,年化收益分别为7%、8%、9%,到期一次还本付息,每到假日,此产品销售量大增。
究竟短期理财产品该如何选择,理财师建议投资者要尽可能多地了解理财产品的投资信息,如投资方向、投资风险等,不要一味地盯着高收益率。
“五一”小长假让“人歇钱不歇”,总有那么一款稳健理财方式适合让你钱生钱。
长假选购理财产品易被忽略的两大细节:
1、产品募集期要看清,避免“摊薄”实际收益率
购买理财产品时,并不都是“当日购买当日起息”的。一些理财产品会有“资金募集期”,在募集期内是没有收益的。嘉丰瑞德理财师表示,产品募集期越长,投资者的实际收益率就越被“摊薄”。如投资者买了一款35天的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6%,募集期是6天。很多投资者为了抢到投资名额,募集期第一天就买入该产品,那么35天的产品实际上变成了41天产品,而到期收益只按照资金实际理财天数35天来算。如果再算上到期后,本金收益到账时间,一般2-3个工作日,实际收益就更加被“摊薄”了。建议选择募集期和回款期短的理财产品,算好实际收益率。
2、资金到账时间要看清,避免长假0利息
有时银行为了在节假日之前,吸引更多的投资者,便以高收益的理财产品来吸引投资者。事实上,这其中银行耍了点小花招,投资者并没注意到。如一款短期理财产品,产品的到帐日是在两个银行工作日内,正巧资金到帐日为4月29日,而五一小长假是从4月30日开始,
资金到账最早也得在5月4日,由于“理财收益及理财本金在投资到期日与资金实际到账日之间不计利息”。如此说来,投资者的资金在假期是“0利息”。因此,嘉丰瑞德理财师提醒,切勿盲目购买短期高收益理财产品,选购产品时要看清资金到账时间,避免长假“0利息”。
五一小长假前,市场上的理财产品会增多,投资者不能一味盯着高收益,在选购理财产品时一定要注意“募集期”“资金到账期”等细节
外国如何投资理财?房产投资仍占一席之地
正品保险
国家金融监督快捷投保
全方位一键对比省心服务
电子保单快捷变更安全可靠
7x24小时客服不间断品牌实力
12年 1000万用户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