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保费更便宜”“重疾种类更多、赔付范围广”“收益更高”的标签,近来,香港保险打动了不少市民的心。买香港保险到底有没有风险?小编调查发现,除了支付上的难题,购买香港保险还要做好理赔受阻的应对及防范汇率波动风险。
保障多保费便宜 成吸引市民卖点
在小编看来,同等保障额度的情况下,香港保险保费低、保障范围广、赔款快捷、不为难客户。郭先生认为,保费相对便宜、保额较高或者给出的收益率相对较高是香港保险相较内地保险有吸引力的主要原因。
根据香港保险业监理处公布的数据,去年香港保险业向内地访客所发出的保单中,新增保费316亿港元,而2010年这一数字仅为44亿港元。其中,很多内地居民到香港买的是美元保单,相当于做美元资产的配置。
不过,到香港买保险究竟合不合法呢?前几天国家外汇管理局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境内居民个人到境外买保险分两种情况,如果是旅行、商务活动、留学等,需要购买个人的人身意外险、疾病保险,是属于服务贸易类的交易,在外汇管理的政策框架下是允许和支持的。而人寿保险和投资返还分红类保险是不被允许的,这两类保险属于金融和资本项下的交易,现行的外汇管理政策和法规对这种保险类产品法规上未明确允许,或者说现行的外汇管理政策尚未开放,这样的交易是存在风险的。
为买几百万元香港保险 刷卡上百次才完成支付
据,香港主要保险公司都收到央行和合作清算银行通知,跨境保险业只允许受理人身意外险、医疗保险、交通运输险种,不包括人寿险、投资分红等险种,并强调个人单笔支付金额不得超过人民币3万元整,2016年3月12日生效。同时,香港部分保险公司也已暂停接受内地居民来港以银联卡通过内地第三方支付渠道缴纳保费。
不过,熟悉香港保险的高女士说,第三方支付只是银联支付的众多方式之一,银联刷卡虽然每笔有5000美元的限额,但尚未限制刷卡次数。所以,到香港买保险并没有受到实质性的影响。
虽然保险可以买,但是刷起卡来确实麻烦。小编曾听说一个内地客户为了购买几百万元的香港保险,刷卡上百次才完成支付。当然密码什么的,也要输入上百次。
理赔或碰上障碍 还要防汇率风险
把部分资产变成香港保单,并不是坏事,但是不建议市民把资产大比例买成香港保单或是美元保单。首先香港保险公司在内地没有网点,在赔付上会有麻烦,届时客户可能得前往香港进行理赔,此外还有医疗机构诊断互认的问题。假如双方之间有争议,很可能要诉诸法律,但在香港打官司费用很高且当地的法律跟内地的法律是不同的法系。
同时,到香港买保险,要考虑到汇率变动的风险,如果贬值就划不来了。还有香港的保险公司也是企业,也有破产的风险。所以,到香港买保险产品,要考虑在什么样的公司买比较合适。
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到香港购买的保险才是有效的保单,香港公司的保单在内地销售、签单,保单带回香港后就是无效的“地下保单”
您的信息仅供预约咨询所用,不泄露至
任何第三方或用于其他用途。
正品保险
国家金融监督快捷投保
全方位一键对比省心服务
电子保单快捷变更安全可靠
7x24小时客服不间断品牌实力
12年 1000万用户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