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保险在市场上的发展,很多人选择投保理财,但是,选择真正适合自己的保险才能实现我们的保障目的,保险专家建议大家不要盲目听从保险代理人的建议,应选择适合自己的保险产品,以免带来不必要的困扰,陷入退保的尴尬境地。
近日,有网友在某网站论坛上发帖抱怨,称其因出于哥们意气,从死党那位从事保险代理人职业的女友手中,购买了一款十年期分红险,并交纳3000元保费。但事后他觉得该险种不太符合自己的保障预期,遂产生退保念头。但想想刚买了就要“退货”,恐伤兄弟情谊。于是,等过了两个月,他才“悄悄”找保险公司要求退保,却被告之需自行承担1000多元退保损失。“早知这么‘烧钱’,我肯定不买了。”
网友甚为郁闷。其实,网友的经历并非个例。
业内专家透露,近年来,尽管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都加大了理财知识宣传介绍,却非人人都把相关信息谨记在心。如今保险行业入行的门槛实在太低,从业人员鱼龙混杂,一些低层次、低素质的人混迹其中。加上目前国内的保险公司大多实行代理制,没有底薪,产品营销人员要想获得收入只有从销售提成及佣金中获得,这种薪酬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诱发了无序竞争。保险推销员在介绍保险产品时,往往曲解或片面宣传,只强调高额回报。而当投保人弄清楚保险产品的实质时,尤其是一些保险产品的分红收益低于银行存款利息的时候,很多人都会产生一种被欺骗的感觉,退保便成了必然的选择。
生活中,很多人都在埋怨投保容易退保难。可是,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退保是消费者盲目投保所致。看别人投保,自己也跟着投保,结果过了一段时间不想要了又选择退保。然而,不是所有人都知道投保后悔有“时限”,超过10天犹豫期,投保人就算被正式“套住”。一旦退保,代价不菲。
犹豫期也叫冷静期,指投保人在签收保单后的10天内,万一对所购保险不满意,可无条件退保。所以,为防止因一时冲动作出决定,投保人需充分利用这段时间,仔细研读保单,最终决定是否投保。而一旦超过犹豫期,投保人就不能拿回已交纳的全部保费,只能拿到保险公司扣除代理人佣金和管理费后剩下的现金价值。一般说,过了犹豫期,越早解约,保单的现金价值相对于所缴保费的比例越低,投保人的损失也就越大。
由此,投保人在犹豫期内应注意几点:收到保单后,要亲自填写回执,因为保险公司对犹豫期的认定,是以回执日期为起始日进行计算;要认真阅读保险条款,对理解有偏差的内容要及时向代理人询问,以免误保。此外,在犹豫期内需要退保,须以书面形式向保险公司提出申请,口头请求无效。
另需提醒的是,车险、家财险是没有犹豫期的。以家财险为例,投保人交纳保费后,于次日零点保单开始生效,若想退保,须按相应情况领取保单生效后的现金价值:在条款中规定保险责任开始前,投保人若提出解除合同,按总保费的5%扣除手续费后退还剩余保费;保险责任开始后,投保人可随时书面申请解除合同,保险公司也可提前15天书面通知投保人解除合同,并按一定的计算方法退还保费的数额。
退保须提供哪些资料
1、 提供填写完整的《深圳市企业员工退(转)社会保险金申请表》或原工作单位出具的离职证明(《申请表》或单位证明均须加盖单位公章或人事专用章)。
2、 出示个人身份证原件并提交复印件1份(如是第二代公民身份证,还须双面复印),并在复印件上注明联系电话。
3、 提交《深圳市职工社会保险证》或《深圳市劳动保障卡》或《社会保障卡》。
4、 提供员工本人在深圳的四大国有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任一家开立的电子借记卡或活期存折。
保险专业人士建议,投保前首先要清楚自己需要哪方面保障。比如,短期有大笔开支的家庭和收入不稳定的家庭不宜购买分红类保险;给孩子买保险,应该首选医疗和意外险,同时兼顾教育金保险等等。其次,要仔细看清保险合同,切勿听信保险营销员天花乱坠的介绍,对于不懂的还可以上网查查。需要重视的是,那些宣传保险能够带来几十万收益的最好别轻信。
您的信息仅供预约咨询所用,不泄露至
任何第三方或用于其他用途。
正品保险
国家金融监督快捷投保
全方位一键对比省心服务
电子保单快捷变更安全可靠
7x24小时客服不间断品牌实力
12年 1000万用户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