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灾亦称白灾,是因长时间大量降雪造成大范围积雪成灾的自然现象。根据我国雪灾的形成条件、分布范围和表现形式,将雪灾分为3种类型:雪崩、风吹雪灾害(风雪流)和牧区雪灾。
根据我国雪灾的形成条件、分布范围和表现形式,将雪灾分为3种类型:雪崩、风吹雪灾害(风雪流)和牧区雪灾。
雪崩:积雪的山坡上,当积雪内部的内聚力抗拒不了它所受到的重力拉引时,便向下滑动,引起大量雪体崩塌,人们把这种自然现象称做雪崩。雪崩是一种所有雪山都会有的地表冰雪迁移过程,它们不停地从山体高处借重力作用顺山坡向山下崩塌,崩塌时速度可以达20-30米/秒,随着雪体的不断下降,速度也会突飞猛涨,一般12级的风速度为20m/s,而雪崩将达到97m/s,速度可谓极大。具有突然性、运动速度快、破坏力大等特点。它能摧毁大片森林,掩埋房舍、交通线路、通讯设施和车辆,甚至能堵截河流,发生临时性的涨水。同时,它还能引起山体滑坡、山崩和泥石流等可怕的自然现象。因此,雪崩被人们列为积雪山区的一种严重自然灾害。雪崩常常发生于山地,有些雪崩是在特大雪暴中产生的,但常见的是发生在积雪堆积过厚,超过了山坡面的摩擦阻力时。雪崩的原因之一是在雪堆下面缓慢地形成了深部"白霜",这是一种冰的六角形杯状晶体,与我们通常所见的冰碴相似。这种白霜的形成是因为雪粒的蒸发所造成,它们比上部的积雪要松散得多,在地面或下部积雪与上层积雪之间形成一个软弱带,当上部积雪开始顺山坡向下滑动,这个软弱带起着润滑的作用,不仅加速雪下滑的速度,而且还带动周围没有滑动的积雪。
风吹雪灾害:由气流挟带起分散的雪粒在近地面运行的多相流,又称风雪流,简称吹雪。根据强度的大小等方面分为低吹风、高吹风和暴风雪三类。①低吹雪,指地面上的雪被气流吹起贴地运行,吹扬高度在 2米以下;②高吹雪,指较强气流将地面雪卷起,吹扬高度达2米以上,水平能见度小于10公里;③暴风雪,指大量的雪随暴风飘行,风速达17.2米/秒以上,伴有强烈降温,水平能见度小于1公里(天空是否有降雪难以判定)。风吹雪既有季节性的,也有全年不停的风吹雪。它是一种较为复杂的特殊流体,有较大的危害性。风吹雪多发生在高纬度、高海拔和地形起伏变化较大的积雪地区,在我国新疆主要发生在北疆和天山地带,“风吹雪”现象常发生在雪停之后,通常会出现在晴朗天气。风吹雪严重影响交通运输、工矿建设和农牧业生产。
牧区雪灾:是中国牧区常发生的一种畜牧气象灾害,主要是指依靠天然草场放牧的畜牧业地区,由于冬半年降雪量过多和积雪过厚,雪层维持时间长,影响畜牧正常放牧活动的一种灾害。对畜牧业的危害,主要是积雪掩盖草场,且超过一定深度,有的积雪虽不深,但密度较大,或者雪面覆冰形成冰壳,牲畜难以扒开雪层吃草,造成饥饿,有时冰壳还易划破羊和马的蹄腕,造成冻伤,致使牲畜瘦弱,常常造成牧畜流产,仔畜成活率低,老弱幼畜饥寒交迫,死亡增多。同时还严重影响甚至破坏交通、通讯、输电线路等生命线工程,对牧民的生命安全和生活造成威胁。雪灾主要发生在稳定积雪地区和不稳定积雪山区,偶尔出现在瞬时积雪地区。中国牧区的雪灾主要发生在内蒙古草原、西北和青藏高原的部分地区。
雪灾预警信号是在下雪之前气象台预测出有一定危险时发出的警告信号。雪灾预警信号分三级,分别以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1)雪灾黄色预警信号含义:12小时内可能出现对交通或农业有影响的降雪。雪灾黄色预警信号防御指南:1.政府及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雪灾和防冻害准备工作;2.交通、铁路、电力、通信等部门应当进行道路、铁路、线路巡查维护,做好道路清扫和积雪融化工作;3.行人注意防寒防滑,驾驶人员小心驾驶,车辆应当采取防滑措施;4.农、林、渔和种养殖业要储备饲料,做好防雪灾和防冻害准备;5.加固棚架等易被雪压的临时搭建物。
(2)雪灾橙色预警信号含义:6小时内可能出现对交通或农业有较大影响的降雪,或者已经出现对交通或农业有较大影响的降雪并可能持续。雪灾橙色预警信号防御指南: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落实防雪灾和防冻害措施;2.交通、铁路、电力、通信等部门应当加强道路、铁路、线路巡查维护,做好道路清扫和积雪融化工作;3.行人注意防寒防滑,驾驶人员小心驾驶,车辆应当采取防滑措施;4.农、林、渔和种养殖业要备足饲料,做好防雪灾和防冻害准备;5.加固棚架等易被雪压的临时搭建物。
(3)雪灾红色预警信号含义:2小时内可能出现对交通或农业有很大影响的降雪,或者已经出现对交通或农业有很大影响的降雪并可能持续。雪灾红色预警信号防御指南: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雪灾和防冻害的应急和抢险工作;2.必要时高速公路暂时封闭;3.做好救灾救济工作。
您的信息仅供预约咨询所用,不泄露至
任何第三方或用于其他用途。
正品保险
国家金融监督快捷投保
全方位一键对比省心服务
电子保单快捷变更安全可靠
7x24小时客服不间断品牌实力
12年 1000万用户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