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中国保险业现状如何?

发布者:张艳涛|发布时间:2012-12-12 10:26:36

中国的保险现世虽晚,却在三十年内快速发展,在经历了2011年保费收入急速下滑,保险资金承受巨大压力后,2012年保险行业整体市场虽平衡有序,但仍存在发案率高,退保多,投诉泛等问题,中国的保险业现状详情是什么?

  中国保险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自1980年中国恢复国内保险业务以来,保险行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据保监会最新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全年保险业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9784.1亿元,同比增长 39.1%,是2002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其中,财产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2336.7亿元,同比增长17%;寿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6658.4亿元,同比增长49.2%;截止2008年末,中国保险市场主体由2007年的120家增加到130家,保险专业中介机构2445家,兼业代理机构136634家;保险业总资产3.3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5.2%。保险行业在优化资产配置,化解投资运作风险,保障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中国保险业的现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中国50个城市和地区保险市场进行调研,调查内容包括:保险市场容量与潜力分析,保险产品购买动机,保险产品销售渠道,客户满意度,市场竞争状况等。结果显示中国保险业的现状有以下三个特点:

1.  与世界同行相比,中国的保险市场起步较晚,开发程度较低。但发展迅速,保险市场尤其是城市保险市场的潜在需求巨大。

2.  中国保险产业规模较小,有效供给不足。与风险种类繁多这一现实相比,所提供的险种单一,保险公司的业务主要集中在有限险种的经营上,保险产品同构现象十分严重。

3.  中国加入WTO后,将有更多的国外保险公司以合资或独资等多种形式进入中国保险市场,国内的保险企业将面临外来竞争和自身发展的双重压力。

(二)中国保险业存在的问题

1.  管理模式落后,经营机制陈旧。中国的保险业基本上还是计划经济时期的传统经营方式,重规模不重效益,贪大求全,专业性不强,缺乏客户至上的服务意识,没有高效的资金运营渠道和手段。

2.  产品结构单一,缺乏产品开发体系。险种开发无论从速度、数量还是从质量上都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3.  专业人才欠缺,而又不注重培训储备,势必会给未来的竞争带来被动。

4.  保险法规有待完善,虽然《保险法》己于1997年颁布,但原则性的东西多,细则性的东西少,在操作上尚有许多盲点,不能满足保险业稳定发展的需要。

  中国保险业现状的原因分析

(一)保险意识滞后。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消费者现有财富的增长和风险总量的提高,使消费者对保险的需求不断增加。在从传统的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承担风险的主体逐渐从政府转移到企业和个人。实践证明,保险是应对风险的一种有效手段,但由于中国自1959年停办国内保险业务以后,在长达20年的时间里没有商业保险的实践,因此,中国人的风险意识滞后,保险观念单薄,这是保险行业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保险品种单一。伴随着全新的、供人们精神享受和物质享受商品的出现,新的风险也应运而生。例如,飞机在带给人们快捷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飞机失事所导致的巨灾风险等。此外,随着新体制、新规则的制定,新环境的出现,也将产生许多新的风险因素。如责任风险、信用风险等。面对风险种类的迅速增加,我国保险业所提供的险种却十分有限。例如在寿险行业中,各大公司都在拼命争夺、抢占少儿险市场;在财产险上,各公司的竞争也主要集中在财产、车辆、货物运输等少数几个大险种上。

(三)专业人才缺乏。保险业的特殊经营方式产生了对展业、精算、承保、投资、理赔等特殊人才的需求。各种专业人才的培养是一个渐进、累积的过程。而我国停办国内保险业务达20年之久所带来的一个直接严重后果是保险人才培养的断层。保险公司的培训水平很有限,相应的院校师资力量薄弱、素质不高、教材陈旧、教学手段落后等问题,都使得保险业的人才不能很好的满足快速发展的需要。据调查,由于一些保险营销员缺乏职业道德,缺少相关知识,致使在推销保险产品时出现误导陈述、保费回扣、恶意招揽等违规、甚至违法现象,极大地损毁了中国保险业的声誉。

(四)监管力度薄弱。保险是经营风险的行业,它遍及各行各业和千家万户,保险经营是以大数法则为其数理基础的,保险定价需要非常专业的知识和技术,而这些技术是多数投保人不了解的。这种信息的不对称性,需要政府对保险业加以监督管理,以保障投保人获得合理的保障条件和费用支付条件。

在保险业务迅速发展的情况下,保险监管制度却明显滞后。由于监管不力导致中国保险市场秩序混乱,如乱设保险分支机构和保险中介机构、保险公司或中介机构资金管理松弛、公司之间的不正当竞争和恶性竞争严重等,这些都是中国保险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总结

伴随着新兴产业的腾飞、高新科技的发展、世界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中国保险行业的经营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在中国保险业发展面临良好机遇和广阔前景的同时,也承受着深化保险体制改革和不断创新的压力,保险公司将被推置于富有挑战和激烈竞争的保险市场之中。文章通过对中国保险行业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及探讨,指出了我国保险行业需要解决的问题,明确了未来前进的目标。中国保险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良好的竞争势头和快速的发展步伐,健全和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改革以及整顿和规范保险市场的经营是势在必行的。中国的保险市场潜力巨大,人民的保险意识逐渐增强,保险行业日益规范,保险保障更加健全,中国保险业将分阶段、有步骤对外开放保险市场,这是时代的呼唤,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相信通过不断地研究和努力,我国的保险业一定有一个更加辉煌的明天。

  保险业面临三大考验

中国保险业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面临着与过去三十年完全不同的挑战。具体体现在以下三大方面。

第一,传统投资面临收益率下降的挑战。

保险业投资收益率下降将成为全球保险业面临的共同挑战。这是由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和全球出现金融压抑决定的。在未来较长的一段时间内,金融市场的预期回报将处于较低水平。目前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陷于停滞、失业率居高不下。中国经济增长也面临外需下滑、通胀仍在高位运行、房地产调控效果尚未显现、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上升的压力。在全球经济增速下滑和投资者风险偏好下降的情况下,全球股票市场估值面临趋势性下调压力,股票投资进入低回报时代,中国也不例外。

全球经济已进入负实质利率的金融压抑时期。由于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债务庞大,发达经济体不得不通过实施负实质利率的金融压抑政策减轻债务人负担。美国、欧元区、英国最新公布的通货膨胀率分别为3.8%、3%、4.5%,但基准利率却分别只有0.25%、1.5%和0.5%。中国也存在负实质利率的金融压抑。8月份中国的通胀率为6.2%,一年期基准利率为3.5%,十年期国债利率为3.86%。对以固定收益投资为主的保险资金投资而言,低利率意味着低回报率,负实质利率意味着占资产总量80%以上的固定收益组合难以保值。摩根士丹利预测,如果美国十年期国债利率维持在2%-2.5%,2012年美国寿险公司的盈利将降低5%。由于保险的资产与负债久期是金融业中最长的,因此受金融压抑的负面冲击也最大。特别是保险资产在会计分类中销售类、交易类占多数,资产价格极易受市场波动影响。而银行资产大多以摊余成本入账,资产价格不受资本市场影响。金融压抑不仅使固定收益产品难以保值,在经济增长放缓的情况下,反映经济持续增长的股市估值也会下调,这在中国股票市场已得到反映。中国股票市场的估值已从2007年的60-70倍市盈率下降到目前的11倍左右,已与国际市场的估值接轨。

金融压抑导致的财富转移、股票市场估值与国际接轨、人口结构变化带来的收益率下降将使保险资金面临中长期资产收益率趋势性下降的风险。由于保险的负债成本较高并具有刚性,资产收益率趋势性下降将使中国保险业未来面临重大的考验。因此,中国保险业应该强化负债成本控制并在继续做好传统投资的基础上拓展非传统投资的渠道,并引入风险对冲机制,增强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

第二,保险业的传统发展方式面临挑战。

目前国内市场有146家保险公司,这些公司在核心竞争力上差异很大,但总体上都处在粗放式发展阶段,存在着“高投入、高成本、高消耗、低效益”的“三高一低”现象。寿险产品中仍以保证回报的投资型产品(包括分红等)为主。

未来在传统投资渠道回报率难以提升的市场环境下,这种“三高一低”的发展模式及产品结构将不可避免地面临挑战。过去几年来,中国保费收入中与投资相关的保险产品,例如寿险中分红险、万能险、投连险的市场份额大幅增加。与此同时,传统保障型产品的份额出现萎缩。今年上半年中国寿险业保费收入5153亿元,其中分红险保费收入占比达91.6%,保障功能较强的传统寿险占比不到10%。投资型产品比重过高,导致行业发展容易受到资本市场波动的影响。目前寿险产品预定利率上限为2.5%,而目前5年期银行定期存款利率5.5%,中长期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超过4.5%,在销售渠道和收益率上都对保险产品形成了直接的竞争。

近年来,金融脱媒的现象十分明显。在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进入低回报率时代后,各种金融产品之间的竞争更加白热化,保险公司、保险产品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这导致了保险负债成本上升。中国保险行业,尤其是寿险业基本上已经没有费差益,盈利主要依赖利差益。有些地区银保业务的费用率甚至超过4%,个险销售的费用率也一直居高不下。金融行业的竞争力既取决于资产管理能力,但更取决于负债成本。从金融子行业的比较看,目前银行负债成本在1.2-1.5%左右,而且由于金融压抑的存在,实质负利率的情况可能在相当长时期内难以改变,在利率市场化之前,银行利差有强有力的政策保证,随着存款活期化的加剧,银行的负债成本甚至有进一步降低的可能;证券、基金更是没有负债成本,相反还可以收取交易渠道费用和赎回费用;保险业中的寿险负债成本是2.5%的寿险预定利率+营销成本和管理成本,远高于银行和证券、基金的负债成本。因此,保险业要取得竞争优势、防范中长期系统性风险,转变发展方式控制负债成本已经刻不容缓。

第三,保险行业资产负债匹配面临挑战。

资产负债匹配包括收益的匹配和期限的匹配。在期限匹配方面,中国债券市场长期产品少,难以完全的期限匹配。目前中国发行的长期国债、金融债较少,主要的发行期限在5-15年,企业债发行期限较短,且很多优质企业更倾向于发行短期融资券。因此对于负债期限长达15-30年,甚至终生的寿险产品,难以找到合适的资产负债匹配的投资产品。期限不匹配会带来流动性风险和再投资风险。在过去高速发展阶段,流动性风险并不突出,但一旦发展速度慢下来,期限不匹配带来的流动性风险会逐步显现。

收益匹配主要是指资产收益在负债久期内要覆盖负债成本。但由于保险负债成本是既定的,而资产收益取决于资本市场,并受宏观经济、人口结构、资产会计分类的影响,有很大不确定性。因此,在防范收益错配方面,控制负债成本显得越来越重要。

控制负债成本关键在于优化销售方式、产品结构并对产品进行科学定价。加强对定价风险的管理将是防范系统性风险的关键环节。我们要吸取日本保险业在历史上的沉痛教训。上世纪70年代起,由于日本利率攀升,日本寿险公司出于竞争需要不断提高预定利率。到上世纪80年代后期,日本长期利率降至4%以下,但日本寿险公司为发展业务,仍将预定利率维持在5%-6%的高水平,保费收入和行业资产迅速膨胀。到上世纪90年代末,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寿险公司投资收益率逐年下滑,远远低于保单预定利率,导致了巨额的利差损,众多保险公司陷入偿付危机当中。

因此,在资本回报发生趋势性变化初期,未雨绸缪,加强对产品的定价风险、资产负债错配风险的管理,事关保险业未来持续健康发展的大局。现在欧洲主要的寿险公司已经开始降低保证回报的水平,而且许多公司已不再销售保证回报的产品。随着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推进,保险产品定价的市场化也不可避免。定价市场化后,如果产品结构不变,由于激烈的市场销售竞争,必然导致产品的预定利率不降反升,从长期来看,这将会给保险业带来系统性风险。

面对挑战,中国保险业应转变发展方式,改变粗放式发展模式,创新销售方式和渠道,优化产品结构,加强资产负债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在金融压抑的环境中短期内求生存和发展,长期则可防范潜在的资本回报率下降带来的资产负债错配的系统性风险,实现行业的健康发展。

其他类似文章

现如今中国保险业现状如何?

现如今中国保险业现状如何?

中国保险业现状

预约咨询

  • 问题类型:
  • 电话号码:

您的信息仅供预约咨询所用,不泄露至
任何第三方或用于其他用途。

扫描下放二维码 关注微信公众号

正品保险

正品保险

国家金融监督
管理总局许可
快捷投保

快捷投保

全方位一键对比
省心服务

省心服务

电子保单快捷变更
安全可靠

安全可靠

7x24小时客服不间断
品牌实力

品牌实力

12年 1000万用户选择
支付帮助
支付方式 支付说明
保单服务
保单查询 保单验真 变更与取消 保单寄送
理赔服务
理赔指南 理赔报案 理赔案例
服务中心
发票索取 常见问题 隐私声明

首次关注立得50积分首次关注立得50积分

下载开心保APP下载开心保APP

0/4
产品对比

扫码关注微信号

扫码关注微信号

扫码下载APP

扫码下载APP

意见反馈
产品对比关闭

最多可对比 4 款产品

您还没有添加对比产品
清空产品
已选0件产品 开始对比
意见反馈关闭

选择您遇到的问题类型或建议类型

产品
投保
支付
其他
0/500
提交
产品咨询或紧急问题,可联系在线客服或拨打4009-789-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