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国家,以个人为主体责任的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一直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是我国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由职工自愿参加、自愿选择经办机构的一种补充保险形式。每个人都会面临养老问题,专家称个人储蓄养险是不错的方式。
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经批准退休后,凭个人帐户将储蓄性养老保险金一次总付或分次支付给本人。职工跨地区流动,个人帐户的储蓄性养老保险金应随之转移。职工未到退休年龄而死亡,记入个人帐户的储蓄性养老保险金应由其指定人或法定继承人继承。实行职工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的目的,在于扩大养老保险经费来源,多渠道筹集养老保险基金,减轻国家和企业的负担;有利于消除长期形成的保险费用完全由国家"包下来"的观念,增强职工的自我保障意识和参与社会保险的主动性;同时也能够促进对社会保险工作实行广泛的群众监督。
个人储蓄养险案例分析
程先生今年35岁,广州某大学教师,年收入12万元,税后年收入10万元;妻子同岁,某大学行政人员,年收入5万元,税后年收入47600元。夫妇目前没有小孩,他们想在60岁退休时岁退休时储备200余万元养老金,他想选择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但是不知道每年该付多少保费?因此想咨询有关专家。
专家分析
买保险除了保障功能外,同时具有投资理财功能,更是一笔不可查卦的财产,对个人储存可以说是零风险。到60岁退休时储存200余万元养老金。建议:
1、每年交的保费不超出年收入的20%,保额是年收入的10倍左右。保费不要太高,以致影响现在的生活质量,以后小宝宝的出生更需要一大笔费用。
2、选择具备保障与投资功能的产品。
3、持续性交费,因为夫妻两人都有相对稳定的职业且买保险亦是为了转移风险。
4、资金充盈时中途可追加保费,以达到足够的养老金安享晚年。
5、储存200余万元,年交30000元左右,连续交25--30年也差不多了。
个人储蓄养险也能有所作为
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目标后不久,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提高幅度按2012年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10%确定,从而实现养老金九年连涨。
在我国养老体系如果比作一座金字塔,那么塔底是基础养老金,塔身是企业年金而塔尖则是养老储蓄及理财。面对企业退休养老金年年涨,各地社保缺口日益扩大的现状,显示出我国养老体系“塔座”仍需整固,“塔身”和“塔尖”则明显太瘦。
通常来说,通过储蓄实现养老是最为传统的理财方式,但面对通胀对财富的侵蚀,仅仅通过银行储蓄来实现养老金积累无疑是“只赚吆喝不赚钱”。因此普通百姓不妨将银行储蓄作为最为“安全”的养老资产,而通过其他理财方式来提升养老资金的收益。
从目前市场诸多的养老理财产品来看,养老保险是重要的一种形式,并且近年很多保险公司还推出“买保险入住养老社区”的新型理财方式,普通百姓也可以将此类产品纳入养老理财的配置之中,但笔者想要提醒的是,分红险作为主要的养老保险,其保险的保障功能要优于其收益性,而养老社区更适合高收入群体的养老需求,买此类保险时需关注其养老社区入住的门槛。
您的信息仅供预约咨询所用,不泄露至
任何第三方或用于其他用途。
正品保险
国家金融监督快捷投保
全方位一键对比省心服务
电子保单快捷变更安全可靠
7x24小时客服不间断品牌实力
12年 1000万用户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