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受保费负增长、投资巨额浮亏困扰的保险公司,又不得不面对持续增长的退保数字。今年前三季度,寿险公司实现保费收入7779亿元,同比下滑7%,而退保率却升至3.14%。其中,国寿、平安、太保三大寿险巨头前三季共遭遇退保379亿元,同比增幅超过六成。而收益率下滑的趸交型短期保险产品,在遭遇银行理财产品正面冲击后,也成为了退保的重灾区。陆续披露的行业数据都印证了,2011年对保险业来说真的是“异常艰难的一年”。
相关数据统计显示:2011年第三季度,中资寿险业务未现好转之态,增速再创年度新低。今年1-9 月,中国人寿、平安寿险和太保寿险累计保费增速分别为2.8%,32.0%,8.1%,保费增速较上月进一步下降,均创年内累计保费增速新低。中国人寿9月单月保费同比下降6.9%,太保寿险单月保费同比亦出现负增长,可见寿险业务增长的颓势依然尚未终结。
业内人士认为,年内寿险业务增长的僵局除与银保新政、个险渠道增员难等渠道因素有关之外,最主要在于银根紧缩宏观经济环境下,其他可替代理财渠道产品收益率的上升,而与此同时资本市场的波动使得保险股权投资成绩较差,使得投资型寿险产品难以给予客户满意的投资回报率(以万能险为例,主要寿险公司万能险结算利率近几个月来没有出现提升,能维持不变还主要是依靠历年账户投资盈余的平滑,若保险投资环境不出现改善,未来平滑的能力也将不断耗费),从而导致寿险产品收益率相较之下较低,缺乏竞争力。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我国基本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在基础医疗和养老领域,社会保险对商业寿险的替代性不断增加,也在一定程度上挤压了商业寿险的发展空间。
遭遇银行理财正面冲击
在保险产品的退保金额飙升的同时,银行理财产品发行却呈现井喷现象,其间的竞争不言而喻。“一方面是监管部门规范银保渠道,包括撤销驻点等措施对银保的销售都产生很大影响,另一方面是银行为了揽存而拼命发行银行理财产品,市民手中的资金就出现了从保险向银行理财产品转移的趋势。”广州某寿险公司银保业务经理表示。而保监会方面也表示,相对于保险产品,银行理财产品期限多数在3个月以下,年化收益率多数在3%-5%,在流动性短期收益率等方面均有明显的优势。在银行理财产品爆发式的冲击下,在银行渠道销售的保险产品的发展空间受到了一定的挤压。
2011年寿险公司排名:
您的信息仅供预约咨询所用,不泄露至
任何第三方或用于其他用途。
正品保险
国家金融监督快捷投保
全方位一键对比省心服务
电子保单快捷变更安全可靠
7x24小时客服不间断品牌实力
12年 1000万用户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