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如何统筹考虑机关、事业和企业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调整,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的大体思路是:使不同单位同类人员退休后的待遇水平保持较为合理的比例关系,逐步缩小退休人员的待遇差距,破除延续多年的养老保险“双轨制”。
根据国家行政学院所做的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调研结果,下一步事业单位分类中将会有90%的事业单位依然保留原有身份,这也意味着未来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将与近九成的事业单位人员密切相关。
由于以往养老金政策带来的欠账,虽然近年来国家连年“还账”,大幅提高了企业退休金,但与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相比差距仍然不小。
如果让财政负担的八成职工的退休金先期与企业职工公平性看齐,无疑是抓住了解决当前养老金不公问题的要害。只要在全国五个省市试点“试出”了推行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的经验,并尽快在全国推行,那么,最后的“利益冰山”便会自然坍塌,剩下的公务员养老金向企业职工看齐便成了“小冰块”,要消融这些利益问题的“冰块”就容易得多,届时,争挤“公务员考试”独木桥的局面便会得到渐次化解。
试点进展不顺
中国事业单位改革主要包括人事管理、收入分配、养老保险、财税政策和机构编制等。其中,由人社部牵头负责的是人事管理、收入分配和养老保险三方面的改革。
对于如何推进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早年人社部确定的任务目标是,人事制度改革是要在年内实现公开招聘“全覆盖”,收入分配改革是争取在年内“基本完成”绩效工资改革,而对于养老保险改革,人社部部长尹蔚民在今年两会期间的政协记者会上解释为,“会在适当的时候向全国铺开”。
相比对公开招聘和绩效工资改革的乐观预期,人社部对养老金改革明显持极为审慎的态度,业内较为一致的看法是,这与之前人社部在推进在5个试点省市实施养老保险改革进展不顺利有关,进一步分析,则涉及到解决长期以来积存的养老金“双轨制”难题。
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初始就遭遇阻力的原因在于,长期以来,中国一直实行的是养老金退休“双轨制”,企业职工实行由企业和职工本人按一定标准缴纳社保费用,机关和事业单位的退休金则由国家财政统一承担,这使得两者之间的差距可达3倍之多。如果改革仅对事业单位“开刀”,让其养老保险向企业“靠拢”,那么事业单位人员养老金势必大幅缩水。
在今年4月16日中央正式发布《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之后,中央对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的政策进一步明朗,特别是“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逐步建立“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层次”的社会保险体系,“统筹考虑企业、事业单位、机关离退休人员养老待遇水平”,给人社部制定相关政策指明了方向。
先行探路
广东作为5个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试点省市之一,拥有200多万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早在2008年底,广东省有关部门就率先起草了《广东省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但之后因来自事业单位内部的反对声音太大招致“意见”未出台。
知情人士介绍,从目前各省市对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的进展来看,广东在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乃至整个事业单位改革方面一直走在前列,今年上半年,广东深圳、佛山市市直及部分区县的事业单位分类已顺利完成,广东省属事业单位分类也已基本结束,广东省政府方面确定的目标是,争取年底前完成该省所有事业单位的分类工作。
对于改革后是否会出现很多事业单位人员担忧的养老金大幅缩水,深圳市人社局局长王敏表示,经测算,在几个参数基本确定的情况下,改革后的事业单位职员养老金和现行的退休待遇大致相当。
值得一提的是,在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制度的同时,在7月上旬深圳市政府公布的《深圳市2012年改革计划》中,明确深圳今年将研究探索公务员养老保障制度改革,建立既与企业养老保险制度相统一,又体现公务员职业特点的养老保障制度。这意味着深圳市将率先在全国实现事业单位、公务员系统、企业职工三种养老机制改革的联动、对接,真正为广东乃至全国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探索、铺路。
您的信息仅供预约咨询所用,不泄露至
任何第三方或用于其他用途。
正品保险
国家金融监督快捷投保
全方位一键对比省心服务
电子保单快捷变更安全可靠
7x24小时客服不间断品牌实力
12年 1000万用户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