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亏损加上股东内耗使得海尔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下称“海尔人寿”)再度上演股权变动,青岛海尔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将其所持有的海尔人寿股份部分转让给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重组后的海尔人寿正式更名为“北大方正人寿有限公司”。
海尔是世界白色家电第一品牌、中国最具价值品牌。
海尔人寿原名海尔纽约人寿,初始股东为中国白色家电知名品牌海尔集团旗下青岛海尔投资发展公司,和有160多年历史的美国最大相互保险公司纽约人寿。双方各占50%股权,总部设于上海,被视作“产融联姻型”合资寿险公司之样本。
然而,2010年初却传来纽约人寿全身而退的消息。由海尔投资发展公司和日本明治安田生命保险相互会社联手接下纽约人寿的股权,并于2010年底更名为海尔人寿。岂料在保险投资上始终不见回报的青岛海尔,早已有了抽离辅业专心主业之意。
此次趁势入主的北大方正,虽同样以信息产业起家,近年来却广泛涉猎金融领域,意图搭建金融架构,目前已拥有基金、证券等多个金融牌照,保险布局紧随其后。但在竞争激烈的保险市场中,方正能否将二次改嫁、业绩始终不温不火的北大方正人寿带上一个新台阶,将考验新管理层的智慧。
近两年来,金盛人寿、广电日生人寿等合资寿险公司股权变动渐成趋势,一些资本实力不足、不认同保险经营理念的股东被顺势洗牌出局。由于保险牌照相对稀缺,即使还在亏损期,被一方股东抛弃的合资险企依然不愁嫁。
但在业内人士看来,正因为前一段“婚姻”不美满,合资险企在“再婚”后更应牢记“前车之鉴,应以为训”,多管齐下搞好业绩,而不是把时间浪费在内斗内耗上。与此同时,新股东要摒弃短视的投资眼光,调整对合资险企的盈利预期,做好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合资险企也要调整相对于中资险企的高成本运营模式,寻找细分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合资险企股权的不断变更,一种“三足鼎立”的新合资模式开始出现。这是因为,新股东强势入主的同时,原有股东选择“减股不离场”,意在为今后继续投资留退路。业内人士分析称,“如果完全退出,那或许就彻底没有翻身机会了,原始股东还抱着新股东进入将合资寿险公司做大后能获利分红的想法。”
不过,这样的股权结构或许更便于日后新公司的经营决策。为业内所熟知的是,合资寿险公司的股权架构多是中、外资各占一半,“50:50”的股权架构决定了,谁说“是”都不算,谁说“不是”都算,因为每一方都可以否决对方,中外股东双方经营思路常现冲突。而三个股东的股权结构新模式或许能起到平衡之效。
5月8日,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明治安田生命保险相互会社以及青岛海尔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联合对外宣布,海尔投资发展公司将部分海尔人寿保险有限公司股份转让给方正集团,合资公司将正式更名为“北大方正人寿有限公司”,英文名为“FounderMeijiYasudaLifeInsuranceCo.,Ltd”。
据悉,本次股权转让在得到中国保监会的正式批准并成功实施后,方正集团将持有北大方正人寿51%的股份,明治安田生命持有29.24%的股份,海尔投资发展公司则依据原有的战略规划,保留19.76%的股份。此次股权转让的顺利完成,意味着北大方正人寿将依托方正集团拥有的“金融全牌照”优势资源,在相关领域向广大的金融客户提供全方位、差异化金融服务,为广大保单持有人和客户提供持续的、不断完善的财务保障和高品质的寿险服务。
据了解,海尔人寿在2011年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保险资金年化收益率高出行业74个百分点,588%的偿付能力充足率远远高于保监会规定的标准,确保了公司可以切实履行保险给付和理赔的义务,并保障客户能够得到稳定的收益。此次股转完成后,凭借方正集团与海尔集团的中国知名品牌形象、先进的管理理念及丰富的社会资源,加上明治安田在保险行业丰富的专业经验,北大方正人寿保险公司必将实现跨越式的发展,成为一家优秀的保险服务供应商。
股权重组后,方正集团将持有北大方正人寿51%的股份,成为海尔人寿新的控股股东,明治安田生命保险相互会社持有29.24%的股份,而海尔投发则依据原有的战略规划,保留19.76%的股份。此次股权转让的顺利完成,意味着北大方正人寿将依托方正集团拥有的“金融全牌照”优势资源,在相关领域向广大的金融客户提供全方位、差异化金融服务。
据悉,北大方正人寿的大股东为方正集团,旗下的五大产业板块——IT、医疗医药、金融、房地产和大宗商品交易,将通过内部协同和资源分配,全力支持北大方正人寿的战略规划和业务拓展。
据统计,2012年一季度北大方正人寿原保费收入为1.24亿元,在25家外资寿险公司中排名第16名。
您的信息仅供预约咨询所用,不泄露至
任何第三方或用于其他用途。
正品保险
国家金融监督快捷投保
全方位一键对比省心服务
电子保单快捷变更安全可靠
7x24小时客服不间断品牌实力
12年 1000万用户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