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是传销的口水战引发了人们对保险营销员管理体制的注意,10月8日,中国保监会发布的《关于坚定不移推进保险营销员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进一步强调了推进保险营销员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明确了改革的基本原则和工作目标,提出了推进改革的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并首次提出了3年、5年及长期改革目标。
营销员越来越不被信任
做了十多年的保险营销员,林女士现在卖保险的方式和以往大有不同。她说,如今做保险营销员不仅要会说,还要懂得启发客户需求。即便如此,很可能一个客户见了三五次仍不会买你的产品。“因为客户们越来越不信任营销员了,我们在外面最怕被人问‘你是干什么的?’”林女士说。
林女士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就开始做保险销售,她觉得那时候保险很好卖,只要你敢于敲门,把产品说清楚,很多人都会掏钱买。可随着市场越做越大,她觉得营销员这活儿越来越难干了。
当然,这不是个别营销员的问题,整个保险行业都感觉到了来自消费者的寒意。林女士说:“我也遇到过把我当成骗子的客户,第一年买了保险,第二年去续保的时候,对方就抓着我不放,说我是骗子。”实际上,是在销售上存在误会,公司领导解释之后,客户也认可。
林女士坦言,现在保险营销员的压力很大,因为基本上没有底薪,全都靠自己的保单佣金收入,往往有一些营销员会急于成交而疏于保单内容的提醒,有的甚至存在夸大宣传的情况。“再加上现在行业环境不佳,保险营销员没有安全感,流动性大,导致了孤儿保单增加,许多客户的服务跟不上。”
原因
销售误导毁形象
外界对保险业的不信任与此前发生的一系列保险案例不无关系。存款变保单的案例几乎是不间断地见诸报端。同时,由于销售环节的误导,不少投保人都认为保单的收益情况低于销售人员的承诺。林女士认为,保单的销售有一定的专业性,对保险营销员的要求其实很高。“现在很多刚毕业的学生来做销售,的确会存在销售上的问题。”
今年4月,12378全国统一消费者维权热线开通。从全国的数据来看,今年上半年,人身险公司销售误导投诉同比增长97.72%。此外,电话销售扰民投诉也明显增加。根据江苏保监局的消息,近3个月来,江苏共接受有效举报投诉类事项441个,咨询类事项270个,实际办结416件。
为了缓解保险公司和投保人之间的矛盾,改善行业环境。江苏保监局从今年从4月1日起,要求各人身保险公司在承保一年期以上个人人身保险时,通过手机短信或信函方式向投保人提示“请再次确认您所购买的保险是您需要的”。
同时,江苏保监局制定了《江苏人身保险业综合治理销售误导评价办法》,评价标准包括十大类、42项指标。江苏保监局的相关人士称,这些都是为了改善整个行业的形象,提升行业的美誉度所做的努力。
理赔难也是大问题
此外,理赔难成为保险业另一个难题。前不久,一个9岁女童摔倒后脑出血失语失忆,该女童投保了一家大型险企的重大疾病险,最后遭到拒赔。南京市民高先生也遇到过类似的问题,高先生的女儿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发现后进行了手术,但保险公司拒赔相应费用,高先生认为不合理。最后证实,先天性心脏病属于免责范围。
一家保险公司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理赔难这个问题非常复杂,因为保险条款相对专业,所以很多投保人并不清楚合同中的约定究竟哪些是在保险责任内,哪些是在保险责任外的。这位负责人认为,在他接触的理赔难投诉中,有不少是在销售环节上出的问题,“销售的时候没讲清楚,哪些不能赔,客户不了解,于是产生了纠纷。”还有就是理赔速度没法提高,客户认为是保险公司故意拖,这在车险理赔尤为明显。
记者昨天从保监局了解到,今年以来,监管部门已经督促各保险公司加大理赔服务资源投入,同时集中开展长期未决赔案的清理工作。
对策
六个方面推进制度改革
一系列问题的背后,是对整个销售方式和营销员体制的反思,这也坚定了监管部门针对保险营销员制度改革的决心。
在很多保险业业内人士看来,流动性高、整体素质低、粗放管理是保险行业营销体制面临的最大问题。日前,保监会发布了《关于坚定不移推进保险营销员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明确表示将强化保险公司管控责任,选择适当时机和地区先行试点,并首次提出用3年、5年和更长时间,分别实现阶段性目标和整体目标。据介绍,即将推进的改革主要包括六个方面:一是鼓励探索保险营销新模式、新渠道;二是强化保险公司对营销员的管控责任;三是提升保险营销队伍素质;四是改善保险营销员的待遇和保障;五是建立规范的保险营销激励制度;六是持续深入开展总结和研究工作。
保监会特别强调,改革主体是公司,监管部门不能越俎代庖。在探索营销新模式、新渠道方面,《意见》指出,鼓励保险公司设立保险中介公司,逐步实现保险销售专业化、职业化。
同时,鼓励各类社会资本投资设立保险中介公司,支持保险中介公司开展寿险营销业务。
难点
险企成本压力不可忽视
江苏一家大型寿险公司的负责人告诉记者,此前已经有不少公司开始了这方面的尝试。他说:“有些公司在一些地方对营销员队伍实行员工制,还有不少公司都注册了各自的保险代理公司,向更加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首都经贸大学金融学院教授庹国柱曾对媒体表示,销售误导、营销扰民的问题确实存在,但是问题的形成是多方面的。由于保险营销员普遍遭遇没有劳动合同及“五险一金”等生存环境恶劣的现状,各大保险公司近几年多少面临着“增员难”的问题。庹国柱表示,保监会明确提出要提高营销员待遇和保障,对提升保险业营销队伍整体素质,推动营销队伍职业化方向发展能起到明显作用。
可是,上述寿险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落实到保险公司,最关键问题是,这些人员都要稳定下来,对保险公司来说,成本太高了。可以想象,最后这些压力都会转嫁到消费者身上。因此,他认为,改革要循序渐进、一步步来,很难一蹴而就,保险公司需要时间来适应和调整。
保险营销员体制改革提速
为此,中国保监会8日发布了《关于坚定不移推进保险营销员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指明了改革的基本原则和工作目标,并明确要提高营销员待遇和保障。
保监会相关负责人坦言,现行保险营销员管理体制已不适应保险业转变发展方式的需要,也不适应消费者多样化的保险需求。保险业改革迫在眉睫,但仍遭遇着较大阻力,营销替代机制和承接渠道未成熟、营销人员职业教育体系欠缺等问题尚待解决。
对此,《意见》提出,将选择适当时机和地区先行试点,用3年、5年和更长时间,分别实现阶段性目标和整体目标。
据介绍,即将推进的改革主要包括六个方面:一是鼓励探索保险营销新模式、新渠道;二是强化保险公司对营销员的管控责任;三是提升保险营销队伍素质;四是改善保险营销员的待遇和保障;五是建立规范的保险营销激励制度;六是持续深入开展总结和研究工作。
力争改变三个“不适应”
沪上一位上市保险公司培训经理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现在保险代理人招聘太难了。一个是保险代理人离司率居高不下,另一个是新人招聘难。”
上述培训经理表示,面对种种压力,代理人招聘除了提高采补(保险公司的一种财务补贴,多见于同业招聘)之外,没有更好的办法。例如有保险公司招聘代理人主任,每个月的采补已高达6000元了,而其业绩要求又不高,或前期几乎没有业绩要求。
对此,中国保监会在《意见》中提出,现行保险营销员管理体制关系不顺、管理粗放、队伍不稳、素质不高等问题日益突出,不适应保险行业转变发展方式的需要,不适应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时代要求,不适应消费者多样化的保险需求。
“中国保监会三个‘不适应’的提出,集中体现了保险行业在新时代所面临的困难,也对深入推进保险营销员管理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保险行业人士表示。
据记者了解,此前保险营销员招聘,多以营销员或营销团队自行招聘。入职、管理、考核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风险,一些代理人经理甚至通过以招聘营销员的方式获取新单。
对此,《意见》明确对保险公司代理人招聘划定了几条禁区:强化保险公司招聘责任,禁止营销员或营销团队自行招募营销员;保险公司应当承担与保险营销业务直接相关的考试、培训、保险单证等费用,不得以任何名目向营销员转嫁公司正常业务活动所必需的经营成本。
此外,《意见》就改善营销员的待遇和保障问题,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表示将“引导保险公司采取多种灵活形式,为营销员提供劳动者基本的法律身份、薪酬待遇和社会保障等。”
不过,记者留意到,相对于此前呼声很高的保险营销员由代理制转“员工制”的趋势,《意见》提出的“多种灵活形式”值得关注。这也显示出未来的“员工制”,将不是未来营销员改革的唯一方向。
多元化营销
自2010年保监会 《关于改革完善保险营销员管理体制的意见》颁布以来,保监会加快了推进保险行业改革的步伐。例如保监会积极鼓励保险公司拓展专业中介、网销、社区门店,交叉销售等销售渠道,走多元化营销道路等。
保监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前一时期,保监会颁布实施了《保险中介服务集团公司监管办法 (试行)》、《保险代理、经纪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办法(试行)》等规范性文件,鼓励保险大型中介企业、集团等开展寿险营销业务。
近日,还颁布《关于支持汽车企业代理保险业务专业化经营有关事项的通知》,支持汽车企业投资设立保险代理、保险经纪公司,或与已有保险代理、保险经纪公司合作,开展汽车保险业务。
截至今年上半年,保监会已批准13家保险公司成立了保险销售公司,鼓励保险销售专业化、职业化经营。中国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目前正在积极研究和推动邮政企业代理保险业务专业化经营。
针对《意见》首次提出的3年、5年和长期目标,中国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也表示,保险营销员管理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是长期形成的,涉及面广,问题复杂,牵扯众多利益关系,阻力较大。
上述负责人还表示,改革主体是公司,监管部门不能越俎代庖,直接参与。平衡成本和收益利弊,公司是直接利益主体,最清楚其中得失。监管部门起到的主要是政策引导、鼓励和支持作用。
您的信息仅供预约咨询所用,不泄露至
任何第三方或用于其他用途。
正品保险
国家金融监督快捷投保
全方位一键对比省心服务
电子保单快捷变更安全可靠
7x24小时客服不间断品牌实力
12年 1000万用户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