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监会发布的《关于坚定不移推进保险营销员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对保险营销员来说可谓是近日最让人激动的事情,几家欢喜几家愁,监管部门频频下发的文件预示着改革势在必行,只是保险营销员的数量不是小数目,以分流、淘汰、择优、走专业化路线等进行的整编的意见很好,但是大刀阔斧对其改革绝非易事。
在开展保险营销的过程中,多家公司存在雇用不具保险从业资格人员的现象。中国人寿重庆及抚顺分公司、阳光人寿安徽和县支公司、生命人寿安徽分公司、泰康人寿安庆中心支公司等公司均因雇用不具从业资格人员展业而受到处罚。
阳光人寿安徽和县支公司甚至协助参考人员在保险代理从业人员资格考试中作弊。
雇用不具备资质人员展业的现象频发也让各保险公司和中介机构因经营不规范吃了不少罚单。
中国人寿甘肃白银分公司因“代替投保人接听电话完成新单回访”被罚;生命人寿安徽分公司违规事项中存在“部分银保业务保单超过犹豫期回访”;太平人寿北京分公司因“保单销售过程中存在欺骗投保人”被罚。
安华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分公司副总经理郭明珠对导报记者说,“保监会下发的《意见》,保险公司肯定会执行,但是有些措施如"改善保险营销员的待遇和保障"细则不够明确,执行起来会有一定难度,这无疑会提高保险公司的经营成本。”营销员不被认同段玉洁是某大型保险公司的保险营销员,她告诉导报记者,她做的保单,很多时候都能帮助投资者获得应有的保障和收益。可是这些年来,别人一知道她保险营销员的身份,就会多一分戒备,以为她要拉保险甚至是骗钱。“对于保险营销员,消费者不认同,从业人员不认同,社会不认同,这已经严重影响到保险行业的整体形象,也使得保险公司不得不进行营销员体制改革。”
王国军分析,“保险营销员的"名声"不好,与保险行业存在的销售误导和理赔难状况直接相关。”改革举措还需细化据悉,《意见》指出,推进营销员管理体制改革包括六项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一是鼓励探索保险营销新模式、新渠道;二是强化保险公司对营销员的管控责任;三是提升保险营销队伍素质;四是改善保险营销员的待遇和保障;五是建立规范的保险营销激励制度;六是持续深入开展总结和研究工作。“这些举措还需细化,这样才能落实到位。有些举措之前也曾提过,还需再具体些。”王国军建议。针对“改善保险营销员的待遇和保障”一项,郭明珠表示赞同,因为目前保险营销员能够给公司带来最直接的利润,应该提高待遇。
但他也有疑惑,“是要提高保险营销员的基本工资还是福利?若要增加,该增加多少?应有具体的细则,保险公司才能执行。”“保监会给出3年时间,改变保险营销管理粗放、队伍不稳、素质不高的现状,提高保险营销队伍素质,改善保险营销员职业形象。”王国军说。多元化渠道拓展业务据了解,《意见》要求用5年左右时间,较大幅度提升新模式、新渠道的市场比重,鼓励保险公司设立保险中介公司,支持保险中介公司开展寿险营销业务。“走多元化营销渠道是保险公司的一个发展方向。”郭明珠说。《意见》还提道,用更长一段时间,构建一个保险销售新体系。同时要求保险公司和保险中介公司制定合理的改革方案,完善相关配套措施;保险行业协会和保险学会加强协作和研究,调动各方面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山东省保险行业协会、省保险学会常务副秘书长刘铭奎对导报记者表示,具体协作细则要等省保监局出台相关方案后才能确定。
保监会将现行保险营销员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总结为:关系不顺、管理粗放、队伍不稳、素质不高,不适应保险行业转变发展方式的需要,不适应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时代要求,不适应消费者多样化的保险需求。
那么,到底怎么变?除了前述提到的引导保险公司采取多种灵活形式,为营销员提供劳动者基本的法律身份、薪酬待遇和社会保障之外,《意见》还鼓励各地区、各保险机构在营销队伍建设中大胆创新,积极探索,用健康增量逐步稀释问题存量,提升营销队伍整体素质,向营销队伍职业化方向发展。强化保险公司管控责任,选择适当时机和地区先行试点,用3年至5年和更长时间,分别实现阶段性目标和整体目标。
“从理论上讲,这些方案是可行的,但实际操作起来会比较难。目前的营销员招聘已经很困难,各地都存在这样的问题,现在要求提高招聘的门槛,那数量就会更少了。我们会去尝试,但不可能一下子打开局面。中小型保险公司基础比较薄弱,承受不了太大的波动和风险,如果政策要求我们全面改变的话压力很大。”一位不愿具名的寿险公司高管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而对于大保险公司,他认为只要不再像过去那样一味追求规模,那也是有机会的,因为大公司的风险承受能力比较高。
“监管有意向,大家肯定会努力去做,但市场还是最终的裁判,如果这个改革经不起市场的考验,保险公司纷纷打退堂鼓,那恐怕也不是保监会想看到的。”该高管告诉记者,他们可能不会100%实行员工制,会先从营销队伍中选出一些优秀的人,逐步转型。此外,也包括考虑在一两个城市或者一两个分支机构先进行试点,但目前还没有具体明确的方案,他坦言,需要考虑的问题比较复杂。
实际上,《意见》给出了改革的多条路径,其中还包括鼓励保险公司设立保险中介公司,逐步实现保险销售专业化、职业化;鼓励保险公司深化与保险中介公司的合作,建立起稳定的代理关系和销售服务外包模式;鼓励各类社会资本投资设立保险中介公司,支持保险中介公司开展寿险营销业务;鼓励保险公司拓展多元化销售渠道和方式,建立新型的保险销售体系。
这是在“产销分离”道路上的探索。不过,对于走专业中介这条路,业内还是有不同的看法。
上述寿险公司高管便指出:“我始终相信,市场是最后的裁判,不能说中介公司就比较有能力,就能管理好营销员。管理能力的高低并不是体制的问题,改成员工制就能解决问题吗?我看也未必,所以,不能简单地判断说中介模式就是对的。”
“不论是分流,还是实行员工制,这两条路都会有难度。另外还有一条路,比如改革保险营销制度本身,对佣金的发放方法重新修订等,可能更现实一些。”南开大学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教授江生忠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分析说。在他看来,《意见》更多是一个指引,保险公司具体的改革还是应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而定。
正当行业内外共忧300万保险营销员大军的未来发展时,金融专家郎咸平(微博)近日在《财经郎眼》节目中的一句“我们的保险就是搞传销!”着实让人震惊了一把。
昨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指出,郎咸平对中国保险业的理解显然有些偏颇,他在节目中所举的佣金分配的例子,即便是真实的,也是一个极端的例子。保险的业务制度跟直销的业务制度有相似之处,但也有很大不同,另外,在专业性以及培训等方面也都不一样。
“坦率地讲,保险的销售确实有一点传销的影子,但本质上与传销不一样,因为饱受争议的佣金分配只是在销售一方,而对消费者所获得的保险产品没有任何影响。外界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评价,更多是对保险的不理解,这也正是目前很多问题与矛盾的根源之一。”一位业内人士分析说。
但不管对与错,郎咸平的“惊呼”其实并不是孤声,只是很多有类似看法的人没有像他这样公开表达出来而已。因此,对于行业而言,确实需要从自身找出造成这种误解的根源,而现行营销员管理体制存在的弊端,难辞其咎。
您的信息仅供预约咨询所用,不泄露至
任何第三方或用于其他用途。
正品保险
国家金融监督快捷投保
全方位一键对比省心服务
电子保单快捷变更安全可靠
7x24小时客服不间断品牌实力
12年 1000万用户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