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正面临严峻的“老龄化”问题。2014年年初,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将突破两个亿,2025年,这个数字将会突破3亿。“如何养老”是每一个普通中国人都要思考和担心的问题。2013年9月,中国政府网全文公布近日由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
“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是国际上成熟、普遍的金融养老、以房养老方式之一,在国内却初起步。《意见》称,“鼓励老年人投保 健康保险、长期护理保险、意外伤害保险等人身保险产品,鼓励和引导商业保险公司开展相关业务”;同时,要求保监会牵头,会同民政部等部门,“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
众多险企抢推养老社区
数据显示,今年我国老年人口将突破2亿,2025年将突破3亿,2034年将突破4亿。除了推进以房养老保险产品,在养老服务、养老地产领域,险企也大有作为。
养老地产已引得无数保险公司竞相试水。日前,合众人寿在武汉推出国内第一款保险产品对接养老社区的实物养老保障计划。市民可以选择直接租用养老社区,每月交租金的方式入住,也可以购买相关保险产品获得入住资格。而泰康人寿也推出了与养老社区对接的养老保险产品,在购买指定产品达到一定金额即可获得入住养老社区的资格。
险企相关负责人表示,考虑到养老社区入住费用包括房屋租金、养老服务费、医疗费用等,由于国内没有相关社区运营经验,养老服务、医疗费用发生的数量及未来价格水平存在较大不确定性,而房屋租金市场比较成熟,建筑市场价格也比较稳定,“因此目前我们的方案是将房屋租金和保险利益结合起来,将传统寿险的未来满期给付升级为现金给付与养老社区租金兑付的双重选择权。”
观念冲突 市民不“感冒”
不过有业内人士表示,受传统观念影响,老人将房产视为重要遗产,“以房养老”观念短期难以改变,此外不少市民都认为房价仍然有上涨空间,“身边很多退休朋友都认为房价和房租都在涨,房子留在自己手里,以后留给子孙收租都好。”
此外,金融机构在测试评估“以房养老”的房屋时也有种种限制和规定,有人士指出,住宅70年使用权限制下,房屋产权到期后自动续期条件不明确,加上中国楼市难以预测,增加了“以房养老”的实施风险。
根据媒体报道,2005年南京就率先创立“以房养老南京模式”,但是最终不了了之。在2007年至2011年之间,北京、上海两地曾先后试行“以房养老”,但并未受到当地市民的欢迎。尤其值得关注的是,2007年,上海公积金管理中心试推行“以房养老”模式,但真正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很少,最终不得不停办该业务。
您的信息仅供预约咨询所用,不泄露至
任何第三方或用于其他用途。
正品保险
国家金融监督快捷投保
全方位一键对比省心服务
电子保单快捷变更安全可靠
7x24小时客服不间断品牌实力
12年 1000万用户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