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双节”遇上“高速免通行费”,这个长假自驾游市场或将现前所未有的“井喷”。与之相伴随的是,各类旅游保险产品也于节前热闹开卖。业内专家纷纷提醒自驾游车主,自驾出游千万别“裸跑”,可选择相应的保险产品,为行车外出提供保障。
短期旅行保险节前热卖
距中秋、国庆假期还有不到两周时间,不少市民已开始准备假期旅程。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免收过路费后,能省近四成的出行费,自驾游或将“井喷”。
据喜欢自驾游的旅游爱好者算过一笔账,在国内自驾游,出行成本中油费和通行费占比例最大。国务院于8月初发布《重大节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实施方案》后,旅游企业业内人士称,或将出现游客自驾游“井喷”现象,对自驾游爱好者来说,也将节省不少开支。
随着人们保险意识的增强,旅游类保险也开始热销。日前,不少保险公司针对节假日推出的旅游保险,各大保险公司基本都发布有针对自驾游保险产品。在人保、平安、太保等保险公司,基本上都有针对旅游的各种意外伤害保险。保费从十几元到几百元不等,保额也从数万元到100万元不等。
目前保险公司均推出了很多短期自驾游保险产品,不同于以往的是,该类产品将之前不在承保范围内的滑雪、攀岩、潜水、探险等都列入了承保范围,出行的市民可以根据自己的出行时间和范围来选择适合的短期保险产品。
自驾游 不妨给爱车加保
假期自驾车出游已经成为有车一族重要的休闲方式,虽然假期里不一定会走太远,但是自驾车去个有山有水的地方,感受不同的风景确实很不错。
保险公司现场勘察员蔡先生表示,市内开车与野外开车完全不同,不了解路况会使风险系数上升不少。一般情况下,车辆都有交强险和第三者责任险。在市内行车,这些保障基本上足够。但是野外行车最好增加一份车上人员责任险。
蔡先生解释说,第三者责任险跟车上人员责任险是两个险种。车主驾车造成第三方人员和物品损伤,是由第三者责任险赔付。而驾驶员本身和车上其他乘客,就需要车上人员责任险来保障了。车上人员责任险的责任限额由被保险人和保险公司协商确定。司机和乘客的投保人数一般不超过保险车辆行车证的核定座位数。车上人员责任险的费率与投保的责任限额和费率相关,投保的标准越高,保费也会相应提高。
如果是车上有人拼车,最好建议拼车者自己购买一份短期的意外险。这样不仅对自己负责,更对别人负责。
自助游 千万别忘了意外险
对于一个家庭来说,购买个人意外伤害保险是一种必要的风险转移的方法。对于假期准备出门旅行的家庭来说,意外伤害保险就更是一种必须消费品。意外伤害保险有短期和长期两种。旅游之前可以选择短期意外险产品。“别以为买保险就等于出了事情保险公司给拿医药费,实际上,一旦被保险人的工作能力被严重伤害,保险公司几乎可以成为被保险人后半生生活的保障。”保险专家介绍说,旅游时购买意外险很重要的一点是要足额,一定不要在这个短期的险种上考虑保费的多少,而忽视了保障。尤其是去西部地区,最好选择最高保额。去较成熟的景区,保额可适度降低。
出国游 境外救援很重要
这个假期选择海外游的市民有不少,记者的不少朋友就将今年的假期定在了韩国、普吉岛等地。
保险专家表示,跟国内游相比,出国游更要注重保障,而保障的内容也跟国内游有一定的差别。对于选择境外游的游客来说,境外救援保障、意外伤害保障和财物损失保障是最基本的三项保障。
一旦游客在境外发生意外事件需要得到有效的救助,能够实现这个保障的服务就是境外救援保障。而这也是出境游当中最常用到的服务。保险公司与国际救援组织合作,帮助游客脱离险境。陌生的语言环境中,拨打救援热线号码,由救援人员协助解决问题也是其中的一项服务,这个服务的使用率也很高。
出国旅游,丢失行李是一个很常见而且让人很郁闷的问题。财物损失保障在这个时刻可以体现出价值。如果旅行中行李发生延误、丢失和损坏等情况,保险公司都会给予赔偿。
国外的医疗水平高,但是如果没有保险,一旦入院则意味着面对高额的医疗费用。一旦在境外发生意外事故导致发生医疗支出,意外伤害保险就会解决很大的问题。受伤游客不仅可以得到意外伤害保险金,还可以得到医疗费赔偿。
去不同国家旅游,也要根据医疗水平的不同来调整医疗险的保额。例如到医药费比较高的美国、新加坡等国家,建议医疗险的保额不要低于20万元。在消费不算高的国家,保额在10万元左右就可以了。
您的信息仅供预约咨询所用,不泄露至
任何第三方或用于其他用途。
正品保险
国家金融监督快捷投保
全方位一键对比省心服务
电子保单快捷变更安全可靠
7x24小时客服不间断品牌实力
12年 1000万用户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