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假来袭,很多人想要彻底放松,一些平时无暇顾及的事情也统统搬到桌面上。大家不妨借此机会认真思考自己的理财需求,盘点现有的保单,查缺补漏,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让自己的“小金库”无懈可击!
依据不同人生阶段 打造你的“黄金保单”
专家认为,在个人和家庭保险规划中,一个比较合理的方法,就是依据不同的人生阶段,通过“顺位选秀”的方式,来为自己和家人打造相契合的“黄金保单”。
“新新人”首份保单买意外险
20-30岁左右的单身期,第一顺位保单应该是意外险保障,然后可以辅之以部分的定期寿险和医疗保险。因为对于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而言,买份高额的寿险几乎是不现实的,这个阶段的你,经济能力有限,正在创业或打拼阶段,还要为买房、买车做准备,意外险是这个阶段必备的第一张保单。
意外险提供生命与安全的保障,功能是身故给付、残废给付,而且费率低保障程度高。买一份意外险是对生命的保障,更体现了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报偿。
“家庭顶梁柱”乃重中之重
到了30-40岁的家庭成长期,如果自己成为了家庭的主要收入者,那么首先第一顺位是给自己安排好寿险保障。寿险保障可以根据经济能力不同选择定期寿险或终身寿险。两者保障功能完全一致,都可以在不幸发生身故(无论是意外情况导致还是生病引发的)时获得理赔,有些寿险产品也可以对伤残进行保障。第二顺位的保单应该选择意外险,补充身故或残疾的保障额度。然后,第三顺位应该是考虑自己的重大疾病保险。第四顺位是考虑普通住院医疗保险或医疗补贴保险,以弥补普通疾病带来的收入损失。
在这一个家庭成长的阶段,除了夫妻双方特别是家庭支柱一方的保障外,我们当然也不能忽视孩子的保障。对于孩子而言,我们建议将重大疾病类保险作为第一顺位选择,因为现在儿童大病的发生率也在逐年上升,其次是孩子的意外伤害类保障,第三顺位再考虑孩子的教育金保险。
人到中年注重医疗与养老
成年人到了40岁以上,健康医疗和养老保险迫不及待需要全面拉高,此时对于家庭支柱而言,第一顺位的保险安排应该是重大疾病保险,第二顺位可以考虑养老金收入类保险。
老年人防意外必不可少
50岁以后,医疗和养老成为基本的两大问题,需求度并没有降低,但已经很难购买。反倒是随着年龄增长健康状况下降,骨折等意外身故比较容易发生,因此50岁以上的老年人不妨再次将意外险(特别是含有骨折等老年人常见意外病症的)保障作为第一顺位选择的产品,如果能选择到医疗保险自然更好。
家庭财产保障不可少
当然,除了保“人”,随着现代都市家庭的房子、车子等实物资产增加,我们还应该特别重视家庭财产类保障。
比如,现在市场上的家庭财产保险不仅能承保水、火、盗抢等保险责任,还特别包括了很多别的方面,比如宠物家养责任、保姆人身意外,家庭成员的人身意外保障,以及第三方保险责任(比如房屋灾害引起的对邻居的伤害和损失等),甚至包括一些过渡费用(比如火灾后房主需要暂时租房居住,这部分租金保险按公司也可以赔偿),各个方面都有各类附加保障可供选择。
一年支出几百元,最多一两千元,就能对房屋、室内财产、家人财产安全和第三方责任等都有保障,可以有效减少在意外状况出现的时候所产生的经济损失,甚至还能保障家人的安全,性价比还是非常高的。
学会定期为保单做“体检”
另外,还需要提醒一点的是,不妨趁着长假的闲暇时光,给自家的保单做个仔细的“体检”,比如查一查自己当时填写的地址和电话是否有变更了,若有变更,要及时通知保险公司。第二,看看自己缴费扣款是否已经成功,保单的效力是否正常。第三,看看服务人员是否仍在。在保单年检中,还应仔细检查一遍家中各张保单的投保人签名栏、被保险人签名栏、受益人姓名栏、被保险人年龄栏等细小处。
很多投保者在买完保险后,常会忘记自己买了点什么,更不清楚什么时候可以到保险公司“领钱”。保单年检就是一次“查漏补缺”的好机会,看看是否有应该领却未领取的保险金。
此外,趁着保单年检的机会,看看每个家庭成员所投的各个保险,有没有保障内容重复的。其次,随着家庭情况发生变化,要看看现有的保险保障够不够,是否需要再添加点什么,或是调整点什么。比如换工作、涨工资、结婚、生儿育女或个人健康、家庭经济状况有重大变化时,必须重新检查保单,确认保险计划是否足够。
再者,在我们的家庭保障计划中,有些保单仅是一年一保的短期险,如一年期意外险或医疗险,或是需要一年一缴的附加险种,对此更要严格“体检”,及时追加投保或调整投保计划。
当然,就如我们之前提到的,完整的家庭保障规划不只包括寿险,还有常被消费者忽略的财产保险部分,比如家财险、车险、宠物责任险、保姆责任险等,也需要定期检视。如果房子、车子、宠物的情况有变化或是更换,也需要重新调整手上相应保单的内容。
鸡肋保单如何处理?
在盘点保单的过程中,难免会发现一些鸡肋保单,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对此,业内专家认为,对于那种不符合家庭实际需求,但退保又会使你损失惨重的“鸡肋”保单。如果非经济因素,建议投保人长期持有保单;但如果“非退不可”,建议投保人考虑如何减少退保成本。
投连险:不妨转换风格不同的账户
作为与资本市场关联度较高的投连险产品,投资市场不好时,投连险中投资风格比较激进的、偏股型的账户表现肯定也不会太如人意。
在这样的情况下,投保人其实可选择转换账户。大部分保险公司为投保投连险的客户提供每年数次甚至不限次数的账户转换服务。
如果看好股市走势,可选择激进型的账户;但股市走势一直低迷,也可以转成偏债型、平衡型甚至货币型的账户。当然,这需要投保人对市场具备一定的眼光。 投连险账户转换,一般可致电险企客户经理要求账户转化,部分机构也提供直接在网上操作的服务功能。
万能险:趸缴退保损失较小
万能险也分为保障部分和投资部分,险企一般收取运营成本和保障成本。比如,初始费用率为5%的万能险,以1万元保费投入后,会扣除500元后,随后9500元放入万能险的个人账户。
一般分期缴纳保费的万能险的初始费用扣除比例都会逐年下降,比如第一年为50%的手续费,第二年20%,第五年5%,第六年免除手续费,从这一角度考虑,在满五年后退出,损失相对较少。如果投保人选择趸缴,一般只需交5%左右的管理费。
分红险:解决问题方式可多样
分红险本属于收益比较稳定的产品,有2%~2.5%左右的内含预定利率。但分红险的分红不确定,分红主要分年度红利和终了红利,年度红利不确定的,终了红利则等于基本保额加上年度分红保额,最后乘以终了分红利率。
但是因为近两年资本市场不尽如人意,分红险产品在预定利率之后的浮动分红收益部分,普遍下滑较多。以前,分红险的年化收益率通常能到4%~5%,市场好时总收益甚至更高。但近两年来,大多只能达到3%~4.5%的水准,甚至不及其它储蓄替代性质的理财产品,为此,分红险的退保潮也比较严重。
由于分红险若在前五年退保,退保损失相当大,特别是前三年退保分摊的管理成本相当高,投保人实际可以拿回的现金价值甚至不及原投入保费的一半,因此建议大家若真下定决心要退保,可以考虑保单满五周年以后申请退保,此时保单的现金价值和分红收益加起来基本上与已缴保费持平。
如果分红险的投保人 只是暂时出现财务上的困难,从而无力缴纳保费,但还是想要保险的如果有信心在两年内解决自身的经济危机,那么建议可以暂时停止缴纳保费,令保单效力暂时中止,等到财务问题解决后补缴保费然后将保单复效,这样就可以恢复保单效力的有效期内重新让保单“复活”。
同样适用于长期财务困难状况的解决方式之一是办理展期定期保险。这一办法下,不再需要缴纳保费,此后死亡保险金额不会变化,但其他保险利益比如生存金的领取等会发生变化,保障期间的长短视乎当时的现金价值多少折算而成,最长可以到原保单期满。
如果你是购买了费率较高的分红型养老险、两全保险或终身寿险,那么还有一个很好的办法,就是依靠原有各类储蓄型保险内积累的现金价值,将其转换为定期型的、费率较低的险种,比如定期寿险。
通常来说,保险不是短期消耗品,保单“体检”每年进行一次就足够。利用国庆长假来为自己的保单“体检”,休闲又高效,让您更加安心。
您的信息仅供预约咨询所用,不泄露至
任何第三方或用于其他用途。
正品保险
国家金融监督快捷投保
全方位一键对比省心服务
电子保单快捷变更安全可靠
7x24小时客服不间断品牌实力
12年 1000万用户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