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的刺激在于,有些信息即使你不主动接收,也会不知不觉中钻进你的脑子里。
比如这几天,全网的男人们都在被问如何吃「瑞士卷」。
听说某姆的瑞士卷都要买断货了啊!
为什么全网都在吃瑞士卷?
故事的源头来自于八个瑞士卷。
一位全职妈妈发了个视频,她买了一盒瑞士卷共八个,两个孩子各吃了两个,老公吃了两个,还剩下两个。
她在晚上把孩子哄睡之后准备自己吃,却被老公教育了:
老公说:「你吃了这零食那孩子就没得吃了」,「作为父母不都这样吗」,「把好的省给孩子吃有错吗」……
女的说:「你让我听你话,在家做全职妈妈,你连这点蛋糕都供不起了吗?」
老公说:「你看你看你看,又想多了吧,我不是这个意思。」
这段对话,已经不用小开再吐槽了,毕竟这几天都开始有自称是视频里的老公出来道歉了。
但更好玩的是,「八个瑞士卷」已经成了全网过不去的梗,女士们纷纷问起男朋友或老公,如果有八个瑞士卷,怎么分?
得到的答案也五花八门。
大多数老公被问到都一脸懵,想吃几个就吃几个,这还需要问吗?
不过依然有网友的老公「不走寻常路」。
吓人派:
「送命」派:
「不会数数」派:
还有一个更逗:
「那得看好不好吃,好吃的话我一个也吃不上,不好吃的话我得吃七个半,你咬一口就扔给我了。」
有网友遇到一父亲带着7胞胎出游,评论区里网友纷纷调侃:「八个瑞士卷,刚好老婆孩子一人一个了,这题过了。」
(图片源自网络)
不过,可见消费降级真挺厉害,前几年大家还在讨论车子房子怎么分,怎么2024年都要结束了,现在瑞士卷都吃不起了呢
瑞士卷,不只是瑞士卷
全网狂欢的是瑞士卷吗?是,其实又不是。
瑞士卷最火的这几天,有一档综艺也火得一塌糊涂——《再见爱人4》。
在节目中,张泉灵问杨子:当黄圣依突然离开,你的生活有没有影响?
杨子干脆地回答:没有。
这个回答惊到了张泉灵,张泉灵甚至在直播中提到,自己从业几十年,遇到各种情况,能很好管理表情的人,但在那一霎那,甚至控制不住做出了少有的惊愕反应。
黄圣依不能说是普通人的天花板,应该是99.9%的人一辈子都很难有的境遇,她的付出都没有被看见,没有被尊重,普通人呢?
全网讨论的是瑞士卷,但本质上讨论的是家庭地位和价值认同。
无论是全职妈妈,还是职场妈妈(很奇怪,我们好像从来不会说职场爸爸),牺牲自己的事业和梦想,投入到家庭中,却常常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理解。
评论区就有不少全职妈妈分享,有的说想买件新衣都要绞尽脑汁找理由,有的表示想出门逛街都得提前打报告。
另外一对夫妻,李行亮和麦琳的困境,麦琳的没有安全感乃至极强的控制欲,其实也是全职妈妈的另一面格外放大:无尽的焦虑。
因为她们很难「被看见」。
小开在做保险咨询时,很多人在购买定期寿险时往往就有这个问题:
另一半是全职主妇,还用买保险吗?
毕竟在人们的印象里,定期寿险保护的是家庭主要经济支柱身故的风险,也就是避免家庭失去主要收入来源的巨大危机。
但家庭主妇一旦崩塌,就没有危机了吗?
真正经历过的人都知道,当然不是。
套用一段很熟悉的话:
洗衣机虽然是全自动的,但是衣服不会自己跑进洗衣机里,并且在洗好后挂起来晾干然后叠好放在柜子里;
大米不会自己跑进电饭煲里按下煮饭按钮;
碗也不会自己跑进洗碗机里填充洗碗块自己把自己刷干净;
再参考市场价格,
白班保姆一个月起码5000,全天保姆一个月1W,如果节假日过年都不休息,一个月1.5W,那还是不带孩子的价格。
如果再加上辅导孩子,这个价格只会更高。
(图片源自网络)
还敢说全职妈妈没有收入吗?她们所付出的机会成本,可能远远比去职场还要高。
这也就是小开总说,全职妈妈也一样需要购买定期寿险的原因。
以华贵大麦甜蜜家2024为例:
投保一张保单,保障夫妻两个人,免体检最高独立保额300万。
保障期间,一人出险后另一人保障依然有效,且不用再缴纳后续保费。
夫妻两人一旦因同一意外出险,各按2倍保额赔偿,合计4倍,最高可赔1200万,轻松覆盖全家高额的经济风险。
(点击图片了解更多)
更多关于产品详细条款责任解读、家庭保障方案选择,或者在投保过程中有任何问题,都可以私信开心保1V1顾问,获取详细解答↓↓↓
总结
问题来了,一盒八个瑞士卷,到底能吃几个?答案来了:一盒不够分,要不咱买两盒呢?
一盒瑞士卷,背后又不只是一盒瑞士卷。
只能说,先爱自己,最为重要。
您的信息仅供预约咨询所用,不泄露至
任何第三方或用于其他用途。
正品保险
国家金融监督快捷投保
全方位一键对比省心服务
电子保单快捷变更安全可靠
7x24小时客服不间断品牌实力
12年 1000万用户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