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明年起,你的个人所得税又能少交钱了!

发布者:开心保|发布时间:2022-10-19 11:14:55

总感觉上一秒还在期盼国庆长假,下一秒就已经是十月中下旬了,转眼马上年底。

一到岁末年终,除了又要紧张准备年终总结,大家也开始计算今年的总收入,毕竟,很快就又到了要计算个税专项扣除的时候。

按照往年的惯例,我们都知道,子女抚养、老人赡养、房贷房租、重疾医疗等,都能抵税。

但你知道吗,从2023年1月开始,能抵税的项目,又增加了一项,那就是「个人养老金」

9月26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决定对个人养老金实行个税优惠,按每年12000元的限额予以税前扣除。投资收益暂不征税,领取收入的实际税负由7.5%降为3%,政策实施追溯到今年1月1日。

微信截图_20221013143534(点击查看大图)

此消息一出,不少人都有些懵:

• 个人养老金是个啥?

• 个人养老金和我们的基本养老保险一样吗?

• 难道以后领退休金也要交税了?

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事。

一、个人养老金是什么?

很多人都不知道个人养老金是什么,甚至还很容易将个人养老金和我们的基本养老保险混淆。

其实,这俩完全不是一件事。

■ 基本养老保险,是国家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强制建立和实施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缴纳养老保险费,在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退出劳动岗位后,依法获得养老金等待遇。

■ 个人养老金,属于政府政策支持、个人自愿参加、市场化运营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缴费由个人承担,在缴费上限内自主选择额度,自主开立资金账户,资金完全积累,自主投资,领取方式也由自己决定。

所以,个人养老金,我们自己可以选择交或者不交,并非强制。

那么,个人养老金会影响我的养老保险吗?

当然也不会。

交不交个人养老金,与我们的基本养老保险没有关系,养老保险该交多少,将来领多少,不受影响。

至于很多人认为「领养老金还要交税」,也是片面的。

首先我们要了解我国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第一支柱即以基本养老保险和社保基金补充为主体,第二支柱以企业和职业年金、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为补充。

我国《个人所得税法》明确规定:

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干部、职工的安家费、退职费、基本养老金或者退休费、离休费、离休生活补助费,免征个人所得税。

也就是说,领取第一支柱的基本养老保险金是不需要缴税的。

而企业和职业年金、个人养老金在领取时要依法缴纳个税,而它们的税收缴纳比例也不一样,这一点,我们过会儿再详说。

二、为什么要发展个人养老金?

看到这里,很多人可能会发出和小开一样的疑问:我们都有基本养老保险了,为什么还要发展个人养老金?

小开刚才说了,基本养老保险是我国养老保险体系的第一支柱。

然而,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剧,养老的压力越来越大。

根据第7次人口普查数据,我国65岁以上人口占比为13.5%,深度老龄化比率是14%。

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快、程度深、规模大,而且是「未富先老」,可以预见,未来,我国将持续面临人口均衡发展的压力。

另一方面,养老金的情况也不容乐观。

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仅有6个地区职工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差额为正。

尽管养老金将进一步施行全国统筹,通过统收统支,改善区域不平衡的问题,但养老金的缺口依然存在。

30年来,中国老年人口抚养比已由不足9%增长至17.8%,也就是说,30年前,每100个劳动年龄人口要负担不足9名老年人,而如今,这个数字涨到了17.8名。

一些老龄化程度较深的城市,其情况只会更严重。

因此,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开始考虑起养老问题了。

而个人养老金的出现,让我们在年轻时能多攒下一份钱,以后到了退休年龄,除了社保养老金,我们还能领一份个人养老金账户里的钱。

摄图网_402191006_banner_国潮重阳节登高(企业商用)

而且,这也算是让「月光族」强制储蓄,国家管钱,起码爆雷的概率就比自己投资要小多了,而且现在还能享受税收优惠。

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是购买国家筛选出来的理财产品,也要遵循市场规律,收益率有高有低。

养老保险收益率有高有低,基金有涨有跌,银行理财有保本也有不保本。

而且,参加后封闭运行,要到法定退休年龄,或者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等特殊情况,才能领取。

三、个人养老金税收有什么优惠?

个人养老金在税收上,有两点优惠。

第一,是抵扣个人所得税。

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对缴费者按每年12000元的限额予以税前扣除,也就是说,能够抵扣个税的项目加了一个,要掏的个税又少了一些。

第二,是税收优惠。

个人养老金的投资收益暂不征税,领取收入实际税负由7.5%降为3%。

举个例子,如果小开60岁退休,每个月领取个人商业养老金1000元,按照领取收入实际税负7.5%计算,则每月应纳的税额为1000元×7.5%=75元。

而税负由7.5%降为3%后,小开每月应纳的税额为1000元×3%=30元。

相当于以每月1000元的领取额度计算,每月税负就减少45元。

税负下调后,个人养老金税负和企业、职业年金差不多处于一个水平,而个人养老金封闭期产生的投资收益也是不用缴税的。

出台这一优惠举措,是为了增加税收优惠政策的覆盖人群,鼓励大家积极建立个人养老金账户,促进养老第三支柱的发展,推动养老保障事业的发展。

说的再简单点,借着这个机会,也是让大家为养老早做打算,老了以后手里的钱更多一点,心里也更踏实一点。

四、除了个人养老金,还有哪些项目能抵税?

个人专项附加扣除,目前一共有7项,分别是: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赡养老人、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

微信图片_20221017093054(图片来源:个人所得税APP)

有子女需要抚养、教育,有房租、房贷,或父母年满60周岁等,都可以在专项扣除里申报。

每一项申报,都可以让你的个税少一点。

以租房为例,很多人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租房,每个月的租金压力很大。

如果填报了住房租金专项附加扣除,在主要工作城市没有自有住房,那就可以抵扣800-1500元/月。

下载『个人所得税』APP,填入身份信息,就可以开始填报个人专项扣除。

如今,又多了一项个人养老金可抵税,如果想为自己做一点储蓄防治月光,正好手头也没有什么别的靠谱的理财方式,那么,这项个人养老金是可以考虑的。

毕竟,既能存钱,又能抵税,还是很划算的。

五、总结

随着年龄的增加,小开总感觉时间的飞轮越转越快。

以前觉得离我们很遥远的事情,如今也已经近在咫尺。

养老,真的已经不是一件可以「以后再说」的事情了。

早做打算,才能更早受益,这个打算不仅是是指经济上的准备,更是身体健康上的准备。

希望大家都能无忧无虑地跳广场舞和钓鱼。

推荐阅读

杀疯了的甲流,给孩子买哪些保险才有用?

杀疯了的甲流,给孩子买哪些保险才有用?

【重疾险】定期vs终身,重疾险保障期限怎么选?

【重疾险】定期vs终身,重疾险保障期限怎么选?

【定期寿险】如何挑选定期寿险产品?

【定期寿险】如何挑选定期寿险产品?

【常见问题】百万医疗险保额那么高,还需要买重疾险吗?

【常见问题】百万医疗险保额那么高,还需要买重疾险吗?

预约咨询

  • 问题类型:
  • 电话号码:

您的信息仅供预约咨询所用,不泄露至
任何第三方或用于其他用途。

扫描下放二维码 关注微信公众号

保险问答

生育险报销的具体条件和流程?
一、所需材料:身份证明、婚姻证明、生育证明、医疗费用票据及清单及其他材料。 二、报销流程:1.准备材料,2.提交申请:部分地区支持通过社保网上服务平台或手机APP进行线上申请,上传相关材料即可或者也可携带准备好的材料,到当地社保经办机构或生育保险定点医院窗口进行线下申请。3.审核材料,4.费用结算:审核通过后,社保经办机构会将报销费用直接转入参保人或其指定账户。若选择定点医院直接结算,则可在出院时直接刷卡结算生育医疗费用。
生育险交满多久,生孩子的时候可以报销?
根据规定,女性职工需要连续缴纳社保满一年以上,且需要满足生育政策规定,才能报销生育医疗费用,获得生育津贴。由于生育保险在各地规定不一,因此具体条件要以当地社保局的要求为准。
既往症是不是都不能赔?
不一定,需要分情况看。 如果是健康告知时隐瞒了病情,在后续理赔过程中,保险公司一旦调查出了既往症病史,就可能会此为由拒赔; 如果健康告知时如实告知,核保后正常或加费承保,后续因为该疾病出险了,一般可以正常理赔; 健康告知时如实告知,核保后正常或加费承保,后续疾病发展为其他疾病的,发展的疾病一般可正常理赔。
第三者责任是什么?
第三者责任保险常见于车险、旅游险、意外险等,是指被保险人由于自身的过错、疏忽等给第三方对象造成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依法或依惯例须由被保险人承担的经济赔偿责任由保险人承担的保险。
老人有三高,可以买什么保险?
1.防癌险/防癌医疗险;2.惠民保(城市定制型医疗保险);3.意外险;4.特定疾病保险;5.终身寿险(储蓄型)。三高人群投保的关键是“风险转移”,优先覆盖最迫切的医疗费用风险,不必追求全面保障。同时,配合医生治疗、控制指标,能提高未来投保成功率。
查看更多>
正品保险

正品保险

国家金融监督
管理总局许可
快捷投保

快捷投保

全方位一键对比
省心服务

省心服务

电子保单快捷变更
安全可靠

安全可靠

7x24小时客服不间断
品牌实力

品牌实力

12年 1000万用户选择
支付帮助
支付方式 支付说明
保单服务
保单查询 保单验真 变更与取消 保单寄送
理赔服务
理赔指南 理赔报案 理赔案例
服务中心
发票索取 常见问题 隐私声明

首次关注立得50积分首次关注立得50积分

下载开心保APP下载开心保APP

0/4
产品对比

扫码关注微信号

扫码关注微信号

扫码下载APP

扫码下载APP

意见反馈
产品对比关闭

最多可对比 4 款产品

您还没有添加对比产品
清空产品
已选0件产品 开始对比
意见反馈关闭

选择您遇到的问题类型或建议类型

产品
投保
支付
其他
0/500
提交
产品咨询或紧急问题,可联系在线客服或拨打4009-789-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