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明年起,你的个人所得税又能少交钱了!

发布者:开心保|发布时间:2022-10-19 11:14:55

总感觉上一秒还在期盼国庆长假,下一秒就已经是十月中下旬了,转眼马上年底。

一到岁末年终,除了又要紧张准备年终总结,大家也开始计算今年的总收入,毕竟,很快就又到了要计算个税专项扣除的时候。

按照往年的惯例,我们都知道,子女抚养、老人赡养、房贷房租、重疾医疗等,都能抵税。

但你知道吗,从2023年1月开始,能抵税的项目,又增加了一项,那就是「个人养老金」

9月26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决定对个人养老金实行个税优惠,按每年12000元的限额予以税前扣除。投资收益暂不征税,领取收入的实际税负由7.5%降为3%,政策实施追溯到今年1月1日。

微信截图_20221013143534(点击查看大图)

此消息一出,不少人都有些懵:

• 个人养老金是个啥?

• 个人养老金和我们的基本养老保险一样吗?

• 难道以后领退休金也要交税了?

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事。

一、个人养老金是什么?

很多人都不知道个人养老金是什么,甚至还很容易将个人养老金和我们的基本养老保险混淆。

其实,这俩完全不是一件事。

■ 基本养老保险,是国家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强制建立和实施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缴纳养老保险费,在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退出劳动岗位后,依法获得养老金等待遇。

■ 个人养老金,属于政府政策支持、个人自愿参加、市场化运营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缴费由个人承担,在缴费上限内自主选择额度,自主开立资金账户,资金完全积累,自主投资,领取方式也由自己决定。

所以,个人养老金,我们自己可以选择交或者不交,并非强制。

那么,个人养老金会影响我的养老保险吗?

当然也不会。

交不交个人养老金,与我们的基本养老保险没有关系,养老保险该交多少,将来领多少,不受影响。

至于很多人认为「领养老金还要交税」,也是片面的。

首先我们要了解我国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第一支柱即以基本养老保险和社保基金补充为主体,第二支柱以企业和职业年金、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为补充。

我国《个人所得税法》明确规定:

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干部、职工的安家费、退职费、基本养老金或者退休费、离休费、离休生活补助费,免征个人所得税。

也就是说,领取第一支柱的基本养老保险金是不需要缴税的。

而企业和职业年金、个人养老金在领取时要依法缴纳个税,而它们的税收缴纳比例也不一样,这一点,我们过会儿再详说。

二、为什么要发展个人养老金?

看到这里,很多人可能会发出和小开一样的疑问:我们都有基本养老保险了,为什么还要发展个人养老金?

小开刚才说了,基本养老保险是我国养老保险体系的第一支柱。

然而,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剧,养老的压力越来越大。

根据第7次人口普查数据,我国65岁以上人口占比为13.5%,深度老龄化比率是14%。

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快、程度深、规模大,而且是「未富先老」,可以预见,未来,我国将持续面临人口均衡发展的压力。

另一方面,养老金的情况也不容乐观。

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仅有6个地区职工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差额为正。

尽管养老金将进一步施行全国统筹,通过统收统支,改善区域不平衡的问题,但养老金的缺口依然存在。

30年来,中国老年人口抚养比已由不足9%增长至17.8%,也就是说,30年前,每100个劳动年龄人口要负担不足9名老年人,而如今,这个数字涨到了17.8名。

一些老龄化程度较深的城市,其情况只会更严重。

因此,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开始考虑起养老问题了。

而个人养老金的出现,让我们在年轻时能多攒下一份钱,以后到了退休年龄,除了社保养老金,我们还能领一份个人养老金账户里的钱。

摄图网_402191006_banner_国潮重阳节登高(企业商用)

而且,这也算是让「月光族」强制储蓄,国家管钱,起码爆雷的概率就比自己投资要小多了,而且现在还能享受税收优惠。

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是购买国家筛选出来的理财产品,也要遵循市场规律,收益率有高有低。

养老保险收益率有高有低,基金有涨有跌,银行理财有保本也有不保本。

而且,参加后封闭运行,要到法定退休年龄,或者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等特殊情况,才能领取。

三、个人养老金税收有什么优惠?

个人养老金在税收上,有两点优惠。

第一,是抵扣个人所得税。

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对缴费者按每年12000元的限额予以税前扣除,也就是说,能够抵扣个税的项目加了一个,要掏的个税又少了一些。

第二,是税收优惠。

个人养老金的投资收益暂不征税,领取收入实际税负由7.5%降为3%。

举个例子,如果小开60岁退休,每个月领取个人商业养老金1000元,按照领取收入实际税负7.5%计算,则每月应纳的税额为1000元×7.5%=75元。

而税负由7.5%降为3%后,小开每月应纳的税额为1000元×3%=30元。

相当于以每月1000元的领取额度计算,每月税负就减少45元。

税负下调后,个人养老金税负和企业、职业年金差不多处于一个水平,而个人养老金封闭期产生的投资收益也是不用缴税的。

出台这一优惠举措,是为了增加税收优惠政策的覆盖人群,鼓励大家积极建立个人养老金账户,促进养老第三支柱的发展,推动养老保障事业的发展。

说的再简单点,借着这个机会,也是让大家为养老早做打算,老了以后手里的钱更多一点,心里也更踏实一点。

四、除了个人养老金,还有哪些项目能抵税?

个人专项附加扣除,目前一共有7项,分别是: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赡养老人、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

微信图片_20221017093054(图片来源:个人所得税APP)

有子女需要抚养、教育,有房租、房贷,或父母年满60周岁等,都可以在专项扣除里申报。

每一项申报,都可以让你的个税少一点。

以租房为例,很多人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租房,每个月的租金压力很大。

如果填报了住房租金专项附加扣除,在主要工作城市没有自有住房,那就可以抵扣800-1500元/月。

下载『个人所得税』APP,填入身份信息,就可以开始填报个人专项扣除。

如今,又多了一项个人养老金可抵税,如果想为自己做一点储蓄防治月光,正好手头也没有什么别的靠谱的理财方式,那么,这项个人养老金是可以考虑的。

毕竟,既能存钱,又能抵税,还是很划算的。

五、总结

随着年龄的增加,小开总感觉时间的飞轮越转越快。

以前觉得离我们很遥远的事情,如今也已经近在咫尺。

养老,真的已经不是一件可以「以后再说」的事情了。

早做打算,才能更早受益,这个打算不仅是是指经济上的准备,更是身体健康上的准备。

希望大家都能无忧无虑地跳广场舞和钓鱼。

推荐阅读

药健康如何问诊、买药、理赔?4个超详细步骤get起来!

药健康如何问诊、买药、理赔?4个超详细步骤get起来!

【家庭保障】年收入30-50万的家庭,如何买保险?

【家庭保障】年收入30-50万的家庭,如何买保险?

有医疗险,还用买重疾险吗?

有医疗险,还用买重疾险吗?

消费型重疾险要不要加身故责任?

消费型重疾险要不要加身故责任?

预约咨询

  • 问题类型:
  • 电话号码:

您的信息仅供预约咨询所用,不泄露至
任何第三方或用于其他用途。

扫描下放二维码 关注微信公众号

产品测评

小青龙3号少儿重疾险来了!6大升级亮点速看→
重疾险 骨髓移植/自闭症关爱
超级玛丽11号重疾险调整了哪些责任?性价比如何?
重疾险 升级价更优,癌症无限赔
金医保百万医疗险怎么样?适合谁买?
医疗险 20年保证续保,无理赔免赔递减
大黄蜂10号全能版少儿重疾险怎么样?性价比高吗?
重疾险 赔付无限次,保障不封顶
查看更多>

保险问答

健康保险中的等待期是什么意思?
所谓“等待期”,是健康保险中特有的时限规定。投保健康保险后,保险公司审核了被保险人的健康资料,同意承保,但还需要经过一个合理期限,保险公司才能受理投保人或被保险人理赔申请。所有健康保险合同,均有明确的时限规定,只是每个保险公司规定的时限不大一样。一般来说,疾病住院险是30天;女性疾病与某些特定疾病是120天;重大疾病险是90天。如果等待期内出险理赔是无法获得赔偿的,所以大家需要注意等期待的时间限制。
标体承保、除外承保是什么意思?
标体承保:也叫标准体承保,指提交的投保申请,经过审核确定符合投保要求,保险公司不会附加任何条件,按照产品的标准保费进行承保。 除外承保:经审核,被保险人在投保前已有疾病或症状,保险公司对该疾病及其并发症除外进行承保。
重疾险保额买多少合适?
首先,保额至少要能够覆盖重疾医疗费。其次,后续面临的康复费用、收入中断等,这些也要算进去。因此,重疾险的保额买多少,可以套用一个比较简单的公式:重疾险的保额=治疗费用+康复费用+收入补偿。最后,根据预算确定保额。建议保费不高于年收入的10%,保额为年收入的3-5倍为佳。
甲状腺结节可以投保重疾险吗?
有结节一般是可以投保重疾险的,但具体情况取决于结节的性质、位置、分级以及保险公司的核保政策。在购买重疾险时,保险公司会要求进行健康告知,这意味着客户需要如实提供包括结节在内的所有健康相关信息,审核结果一般分为:除外承保、要求等待期或加费承保、正常承保。建议客户在投保前咨询一下保险顾问,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核保。
出门旅游需要买意外险吗?
购买意外险是出门旅游时的一个明智选择,它能为您提供额外的保障。出国旅游时,建议购买境外旅行保险,它能为您的旅行提供全方位的保障。在购买保险时,您需要注意保险责任范围、免赔额、理赔流程等重要细节,并选择信誉度高、理赔服务好的保险公司。希望这些建议能帮助您购买到合适的保险,让您的旅行更加安心。
查看更多>
正品保险

正品保险

国家金融监督
管理总局许可
快捷投保

快捷投保

全方位一键对比
省心服务

省心服务

电子保单快捷变更
安全可靠

安全可靠

7x24小时客服不间断
品牌实力

品牌实力

12年 1000万用户选择
支付帮助
支付方式 支付说明
保单服务
保单查询 保单验真 变更与取消 保单寄送
理赔服务
理赔指南 理赔报案 理赔案例
服务中心
发票索取 常见问题 隐私声明

首次关注立得50积分首次关注立得50积分

下载开心保APP下载开心保APP

0/4
产品对比

扫码关注微信号

扫码关注微信号

扫码下载APP

扫码下载APP

意见反馈
产品对比关闭

最多可对比 4 款产品

您还没有添加对比产品
清空产品
已选0件产品 开始对比
意见反馈关闭

选择您遇到的问题类型或建议类型

产品
投保
支付
其他
0/500
提交
产品咨询或紧急问题,可联系在线客服或拨打4009-789-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