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网友奉为“草根理财神器”的余额宝,自推出以来就伴随着诸多争议。2014年春节前后,央视财经评论员钮文新撰文建议取缔余额宝,由此引起社会的广泛热议,后经央行表态不取缔余额宝,才使风波得以平息。那么,为什么不能取缔余额宝呢?
央视评论员建议取缔余额宝
央视评论员钮文新称,余额宝是趴在银行身上的“吸血鬼”,损害实体经济的健康,应加以取缔。钮文新在博文里写道:“我不是危言从听,更非号召谁退出余额宝,而只想告诉人们一个重要的经济事实:余额宝哪里只是冲击银行?它所冲击的是中国全社会的融资成本,冲击的是整个中国的经济安全。”钮文新的言论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并引起很多80后90后的反对。
反对取缔余额宝的声音
大部分市民都认为余额宝理财很方便,为什么要取缔?一位周小姐的比喻让人忍俊不禁,她说:“我选择余额宝理财主要是因为它方便,电脑操作就能轻松转账,而且收益简单明了,一看就懂,不过银行理财产品就麻烦太多了。这就好比一个男孩追女孩,余额宝说:我爱你,做我女朋友吧!我会对你好!女孩点头了,两人在一起,男孩确实对女孩很不错……而银行理财产品说:你好漂亮,我觉得你像我高中校花,你住哪儿?你手机壳好别致……说半天说不到重点上,最后两人好不容易在一起了,男孩一天到晚还神神秘秘的,女孩都不知道他在想什么。”不过,也有少数人担心余额宝不安全而没有办理。市民陈小姐表示,她存在支付宝里的钱被盗过一次,在境外被刷卡消费了,但最后支付宝赔偿了她的损失。
单纯取缔余额宝是一个错误的角度
央视财经评论员钮文新曾撰文建议取缔余额宝,然而这并没有带来客户撤资,反而之后一周新增600万用户。银行与余额宝的竞争其实是利率市场化的必经之路,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必然会拉平目前银行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的利差。目前来看就算取缔余额宝,资金也不会再流回银行的存款系统。因为投资者已经有了比较,在高收益的驱使下,即便没有余额宝这类产品,更多的资金也会流入民间借贷、P2P网贷这类金融系统中。
所以,余额宝作用在于打破银行的垄断,而这种打破垄断的产品是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必然出现的产物。如果不从银行靠垄断获得大量利润的角度来思考这问题,而只单纯地考虑取缔余额宝,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央行为何不取缔余额宝
央行监管层不仅没打算限制其发展,反而希望类似产品能够推动利率市场化。
一方面,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在银行存款利率上限尚未放开的情况下,互联网金融产品在收益率方面显现出了自己的优势,直接导致大量居民存款开始逐渐向互联网金融产品转移。余额宝类产品从银行获得明显高于存款利率的协议存款利率,普通投资者借此得到了以往只有金融机构才能享受的利率。
另一方面,在余额宝类产品的“野蛮式”增长之下,中国的银行业迎来了转型升级的最佳时机。目前,虽然揽储成本要高于以往,但可以促使银行放低姿态,迅速转型,未来揽储成本的提高,破使银行需要关注期限错配的风险,有助于金融体系降低杠杆。
取缔余额宝风波后 加强监管的呼声渐强
取缔余额宝风波后,加强监管的呼声渐强。对于要求加强监管的呼声,日前,支付宝公关总监陈亮在微博回应称,“余额宝从诞生第一天就得到了监管部门的大力指导和有效监管:诞生至今的264天里,共计得到各种监管43次,平均每6天一次。”
什么是基金老鼠仓?中小基民该如何索赔?
正品保险
国家金融监督快捷投保
全方位一键对比省心服务
电子保单快捷变更安全可靠
7x24小时客服不间断品牌实力
12年 1000万用户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