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行业的“捕鼠”行动继续升级。本周,某基金公司80后女基金经理因“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被上海证监局取消基金从业资格,并罚款20万元。这是今年以来公布处罚结果的第3起老鼠仓案,也是基金行业的第15起老鼠仓案件。除此之外,近期传出因涉嫌老鼠仓而被立案调查的基金经理还有不下10起之多。
在最近的老鼠仓案件中,有13起公布了非法获利金额,获利最高的为1883万元。而亏损也有两位。本周公布的这位女基金经理就以8.45万元的亏损额排名垫底,成为“最悲催”的老鼠仓。不过,从已公布的相关信息来看,这位女基金经理一定觉得自己的老鼠仓很是冤枉。因为,这位美女只是一名固定收益类产品的基金经理,凭借其掌握的公司旗下基金投资品种的查询权,而同步或略晚于公司旗下基金买入了同一公司股票。这其实跟一般散户的跟风炒作没有太大的区别。
最近,基金行业又掀起一波打鼠潮,而且力度空前绝后。沪上一家大型基金公司副总坦言,虽然老鼠仓一直不断,但连续打击如此之多,面如此之广,实属首次。“证监会这次绝不只是抓一两个就罢休的,接下来有的好看了。”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5月9日下午,证监会通报三起资产管理行业相关人员涉嫌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股票的案件。这三起案件分别为曾就职于嘉实、上投摩根、光大保德信和平安资管的基金经理、投资经理。打鼠风波愈演愈烈,牟旭东是第一个,但绝不会是最后一个。
就在多家专业媒体和业内人士痛陈老鼠仓之时,原汇丰晋信的基金经理钟小婧两年多“老鼠仓”竟亏损8.45万元的话题也成为业界的饭后谈资。各路媒体人马更是不遗余力、争相报道,一时间,“最悲催老鼠仓”、“最二老鼠仓”、“有内幕消息还能亏损”等内容四散。有网友调侃说“大公无私,高风亮节,为基民抬轿子啊!”“内幕交易不算太丢人,内幕交易被抓挺丢人,但内幕交易又赔钱然后还被公诸于众,这就太丢人了,简直没法在投资圈继续混下去了”。据“新财富舆情中心”监测显示,7日的《东方早报》题为“原汇丰晋信基金经理涉嫌老鼠仓被罚20万 取消从业资格”的报道被转载74次,新闻热度94.20。在众多讥讽嘲笑之中,5月9日的《京华时报》发出理性声音,认为“在‘老鼠仓’亏损的背后,折射的是市场投资环境不佳和基金行业投资水平的低下”。文章指出,基金老鼠仓的亏损佐证了近年来A股投资环境的恶劣,不仅投资者难以赚钱,就算把钱交给基金经理也要被“老鼠仓”蚕食的同时还面临着基金经理投资水平低下的问题。据“新财富舆情中心”监测显示,9日《京华时报》这篇题为“老鼠仓亏损折射市况之劣”被转载22次,新闻热度46.85。
深度分析 带你了解“老鼠仓”的款款内幕
正品保险
国家金融监督快捷投保
全方位一键对比省心服务
电子保单快捷变更安全可靠
7x24小时客服不间断品牌实力
12年 1000万用户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