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伤害险作为一种商业保险项目,在现实之中并不鲜见,主要有个人意外伤害保险、团体意外伤害保险、航空意外伤害保险、旅游意外伤害保险、住宿旅客意外伤害保险、出国人员意外伤害保险等险种。意外伤害保险也可以作为附加险附加于各种人身保险合同。近日,北京市针对老年人群体推出意外伤害险,填补了商业类保险对于高龄老人保险的空白,也为符合保险条件的老人提供意外伤害保障。那么,老年人意外伤害险怎么样?老年人意外伤害险的推行效果怎么样呢?本文将予以介绍。
北京针对300余万在京生活或工作的老年人首推意外伤害险项目,参保的老年人在乘坐市域内交通工具、进入公共服务场所等发生意外伤害时,将获得最高20万元的赔付。该保险不限户籍,非京籍老人可自主参保。
老人作为弱势群体,其“老人所养”的范畴里,理应有“老人所保”的权利,使之获得更广泛更可靠的保障。更重要的是,作为由政府主导和推动的一项保障措施,具有惠民的善意,加上公共财政为弱势群体的兜底,北京首推老年人意外伤害险的做法,值得肯定和推广。同时,在特殊群体获得更大利益保障的情况下,对于社会道德也将起着引导和保护的作用。
老年人的自我救济能力非常弱。在这种现实情境下,一些老年人一旦发生意外,很可能会出于不拖累家庭考量,而选择去讹人。讹人固然是不道德的行为,甚至可能会触犯法律,风险不可谓不大。可相比于发生意外后的巨大经济风险,讹人就可能变成一种自保的选择。在这种情况下,与其进行道德说教,不如去反思如何改良滋生人性之恶的社会土壤。从这个意义上说,北京市为老人定制意外伤害保险,就是一个很好的尝试。倘若每一个老人都能拥有这样一份意外伤害保障,免去他们的后顾之忧,不道德的讹人现象可能就要少很多。如果仅仅从道德层面去剖析老人摔倒我们扶不扶,这肯定是个无解之题。因此,不妨转变思路,把它当成一个社会问题,从制度层面求解。为老人购买意外伤害保险仅是第一步,从长远来看,还应该完善我们的社会保障体系。
老人在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发生意外伤害怎么办?记者昨从武汉市民政局获悉,为降低社区养老机构的运营风险,从8月1日起,该市191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或农村老年人互助照料中心均购买了场地意外伤害保险。若老人在这些场所活动发生意外伤害,最高可获得保险公司2万元的赔偿金。
随着武汉市社区养老活动场所的迅速增加,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喜欢来到这些地方活动。“虽然这些场所每年发生的意外伤害事故并不多,但安全隐患还是普遍存在。”武汉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说。该负责人介绍,该保险项目针对武汉市年满60周岁的老人,适用于在全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或农村老年人互助照料中心正常活动时发生的意外,每个场地年度累计赔偿限额为50万元。其中,每人赔偿的限额为2万元,因意外伤害产生的医疗费用最高赔偿3000元。全市享受此保险服务的老年人将达百万。
您的信息仅供预约咨询所用,不泄露至
任何第三方或用于其他用途。
正品保险
国家金融监督快捷投保
全方位一键对比省心服务
电子保单快捷变更安全可靠
7x24小时客服不间断品牌实力
12年 1000万用户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