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一个绝大部分国人还很陌生的名词,一个在发达国家已实施多年的税收优惠计划,很快就要在上海试点实施了。它能给我们带来哪些好处呢,下面就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给出一些资料。夹杂在退休年龄是否该推迟的纠结之中,徘徊于各方面利益的博弈之中,最近上海市金融办主任方星海表示,多年来一直犹抱琵琶半遮面的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终于在上海突破重围,千呼万唤始出来!用他的话说:“现在推出的条件已经基本具备了,我相信年底以前(上海)应该可以推出。”
在6月30日举行的2012陆家嘴[11.58 -0.69% 股吧 研报]论坛的一个专题论坛上,中国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强调,应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障体系,加大对第二、第三支柱养老保险政策支持。通过包括税收在内的政策引导,提高市场、企业和个人的积极性,包括现在一直在呼吁的试点个人税延型保险养老产品。
正是在陈主席的这番表态之后,上海市金融办主任方星海作出了上述回应。他还解释称:“现在据我了解,大概1个月可以买1000块钱的税延养老保险金额的保险。”有知情人士表示,5月份保监会到上海开会之际,上海层面最新提出了新的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方案,即企业年金和个人养老保险账户共享税前列支额度,其中个人养老保险账户税前列支700元,企业年金账户可税前列支300元。今年6月,上海市政府已将这份方案递交至财政部,等待获批。这无疑是一件值得欢迎的好事。
上述知情人士称:“最终税收优惠方案未定,到底是个人商业养老税收优惠先行一步,企业年金税收优惠之后推出,还是两个账户同时共享税收优惠,这两种可能性目前看来都存在。”
上海金融学院保险学院教授査建华同样对延税养老保险的试点表示肯定。他说“上海是我国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城市,将来也要建成国际金融中心城市,所以在上海先行试点,有很强的针对性,一方面有利于缓解高度老龄化给上海带来的养老金危机,另一方面也可以推动保险行业的改革和创新。因为上海有60多家保险公司,保险业在上海金融中心建设过程中最重要的两个保险品种就是航运保险和养老保险。而且上海的年金保险发展也走在全国最前列,所以这项政策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也有重大意义。”
近一段时间,在养老金的讨论持续升温的背景下,有关推进“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的话题在沉寂了几年之后再次成为关注的焦点。“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是指允许投保人在个人所得税前列支保费,等到将来领取保险金时再缴纳个人所得税。这一制度可以降低投保人当期税务负担,在许多国家已发展得相当普遍。业内人士分析指出,“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是利用税收政策的杠杆效应调动企业和个人参保积极性,也就是“减税养老”。
如果把养老金体系比作一个金字塔,塔底是公共养老保险,中部是补充养老保险,塔尖是个人商业保险。公共养老基金由政府设立并强制实施,目标是提供基本养老保障,政府有责任在养老基金出现收支缺口时给予财政支持。
从补充养老保险来看,通常由行业或者公司与职工协商后设立,目的是弥补公共养老金待遇不足,政府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商业保险由家庭个人自愿设立,目的是提高老年生活质量,有些国家也会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
我国目前的养老金体系中,公共养老保险发挥主要作用,补充养老保险、个人商业保险还十分欠缺,不能承担起不断增加的退休人员养老需求。随着老龄化高峰到来,我国需通过构建多层次养老体系,满足更高层次养老需求。广东金融学院陆磊表示,解决养老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这一政策通过税收小杠杆撬动养老金的大池子,可以减轻政府养老压力,补充养老金,使个人商业保险在养老体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不过对于延税试点的效果,査建华表示对国企和外企的吸引力比较大,因为这些企业本身效益较好,员工福利较高。“过去一直有效益好的国企给员工交补充养老保险和补充公积金,今后为了吸引人才,很可能会积极为员工缴纳年金保险。”但査建华同时也担心,新政对于经营压力较大的中小企业和中低收入阶层的吸引力恐怕十分有限,因为很多中小企业在勉强给员工缴纳社保后已经无力再缴纳年金。但中小企业吸纳了大量就业人口,决不能隔绝于“三条腿走路”的养老体系之外。因此査建华呼吁在税收优惠之外,地方社保部门能够制定一定的标准,在政策和资金上,对经营困难的中小企业缴纳年金保险给予一定的扶植和帮助。
您的信息仅供预约咨询所用,不泄露至
任何第三方或用于其他用途。
正品保险
国家金融监督快捷投保
全方位一键对比省心服务
电子保单快捷变更安全可靠
7x24小时客服不间断品牌实力
12年 1000万用户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