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月7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关于2013年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和全国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汇报,决定合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那么,统一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意味着什么呢?对此,很多专家学者都积极进行解读。
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决定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合并,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金筹集采取个人缴、集体助、政府补的方式,中央财政按基础养老金标准,对中西部地区给予全额补助,对东部地区给予50%的补助。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小鲁对此表示,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是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要一步,意义重大,而且是迟早必须做的,但是改革可能还需要克服很多困难。
王小鲁博士表示,目前我国面临的收入差距过大等问题并不是我国独有的,现在的发到国家在早期发展阶段都遇到类似问题。随着8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改革的进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急剧扩大,而社会保障还没有实现全面覆盖,比如2亿在城市里打工的农民工。这些问题需要通过一系列制度变化来进行约束,比如建立全民的社会保障制度、转移支付制度以及政府公共服务制度等。
中国社科院助理研究员,北京大学、斯坦福大学博士后陈秋霖认为,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决策,作为城乡一体化和社会养老保险整合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方面之一,新农保和城居保的合并,并不意外。但这只是迈出了第一步,离社会养老保险真正城乡一体、整合统一,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新农保和城居保的合并,只是实现了最容易整合的两项制度的合并,因为这两项制度在合并之前,制度框架基本一致,都是覆盖非正规就业居民,都是采用个人缴、集体助、政府补的筹资方式,而且已经有很多地区试行并轨,积累了经验。
经济学博士、北京大学教授郑伟表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合并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但要注意不要误读该政策。我国目前社会养老保险主要分为四种:事业单位、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特别提醒,此次合并的是后两种养老保险,不要误读为前述四种养老保险合为一种。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并轨涉及的不仅仅是养老保险制度本身,还牵扯到事业单位的定位等等其他行政改革。
首先是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向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转型,这涉及事业单位的改革,涉及公务员体制的改革,也涉及财政预算的调整。事业单位改革已经多年,部分事业单位已经加入社会养老保险体系,但事业单位改革总体上挑战很大。公务员养老金转型,涉及公务员整体薪酬体系的调整。
其次是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并轨,这涉及在纵向上筹资、待遇水平的并轨和制度模式的并轨。不同人群之间收入水平的差异是长期存在的客观事实,实现筹资水平并轨,通过个人支付难度大,通过财政补贴压力大。这也是为何国务院会议仍然要求新农保和城居保合并后在制度模式、筹资方式、待遇支付等方面与合并前保持基本一致,也就是说城乡人群之间仍然可能存在一定差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是以雇员身份为基础的社会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是以公民身份为基础的社会保险,性质不同,筹资方式不同,两者的并轨将是最大的制度挑战。
您的信息仅供预约咨询所用,不泄露至
任何第三方或用于其他用途。
正品保险
国家金融监督快捷投保
全方位一键对比省心服务
电子保单快捷变更安全可靠
7x24小时客服不间断品牌实力
12年 1000万用户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