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31岁的赵先生着实有些心力交瘁,刚满60岁的父亲被确诊为肺癌已住院20多天,作为家中的独子,整日奔波在医院、家和工作单位之间。在父亲住院的这20多天里,赵先生的生活彻底改变了,他不仅要照顾父亲支付昂贵的医药费,还要继续上班维持生计,虽然父母都有退休工资但只能满足两位老人的平时的日常开销,如今父亲这一病,高昂的医疗费让家里很快变得拮据起来,对全家人来说身、心都受到了重重的打击,而这份对父亲应尽的养老责任越来越让赵先生喘不过气来,但却无法回避。
面对这个许多人都可能遇到的现实问题,网金保险的寿险分析师向记者介绍,我国目前的养老体系由三大支柱构成: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和商业养老保险。社保虽然覆盖广,但保障水平有限。企业年金,由企业和员工共同缴纳,对企业而言负担沉重,截止2011年底全国只有4.49万户企业建立了企业年金,参加职工人数仅为1577万人。所以,要想未来养老有保障,商业养老保险是最好的补充手段。可以让更多老年人安享晚年,但是投保养老险需趁早规划,同时还要兼顾养老、重疾、意外等多种保障需求的理性搭配。
保险专家认为,养老是个很宽泛的问题,它包含了老年将面临的各种意外风险、医药费用、必要生活开支等。因此大家在做养老规划时,应同时要兼顾意外、重疾、养老的理性搭配,退休时才会底气十足,不惧风险。而保险产品最基本功能在于保障,能为客户提供诸如医疗、意外、养老这样的风险保障,其次它还具备资产保值、投资增值的理财功能,也是一种简便快捷和自由灵活的理财手段,客户完全可通过购买保险产品进行退休理财。
如何养老,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
1998年,我市便跨入人口老龄化城市。到2011年,全市拥有60岁以上老年人达17余万人,占总人口比重的14%。如今,这个数据仍在加速增长。据预测,到2020年,全市老年人口将达到25万人,将超过总人口比重1/5,达20.3%。
可见,未来将有更多人迈入老年人行列。本次问卷调查对象为尚未步入老龄的市民,调查其未来养老选择,以社区、企业、学校等为单位,对市民作抽样调查,共发放问卷调查100份,涵盖多种职业、不同的年龄段,既有高中学生,也有即将步入老龄的50多岁市民。
“等我老了,我就想与朋友们住在一起,过着互助式养老模式。”一位57岁的阿婆一拿到问卷调查,便跟记者聊起她的未来养老规划。
调查中,不少市民早早就想过自己或父母的养老问题。100份调查结果显示:84%的市民曾考虑过该问题,16%的市民表示“暂时没有考虑过”。
面对未来养老资金的来源,大家纷纷预计养老保险、退休金、年轻时的积蓄将是3大主要资金来源,占比84%;而子女的供给仅占8%。
去哪里养老,选择怎样的方式养老,已经成为摆在越来越多人面前的一道选择题。世界上多数国家统一的观点是,以居家养老为主,机构养老为辅,而在我国,居家养老的观念似乎更根深蒂固。
“十二五”期间,我市将建立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布局合理、规模适度、功能完善、覆盖城乡的“9643”养老服务新格局,即96%的老年人实现居家养老(包括家庭养老及社区居家养老),4%的老年人实现机构养老,3%的老年人享受政府购买服务.
这在问卷调查中也明显体现。在“您期待以下哪种养老方式”选项中,66%的人选择家庭养老、社区居家养老以及机构养老,其中31%的人选择了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20%的人选择社区居家养老,15%的人选择机构养老。另有14%的人选择了乡村田园养老,向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希望晚年能过上田园生活。他们认为乡村空气新鲜、生态环境优越、生活成本低廉。
“人老了,图什么?还不是儿孙满堂,享受天伦之乐,当然选择家庭养老了。”在社区调查中,一名大妈坦言。这也成为许多人选择家庭养老的主要原因。在“家庭养老的最大优点”这一选题中,59%的人选择了“享受天伦之乐”,还有16%的人选择“饭菜合乎口味”。
网金保险网做了针对80后的“中国式养老”网络调查。“您认为以您目前的收入,可以为父母的养老做到何种程度?”有937名受访者(占45.42%)表示暂时没有能力给予父母养老费,25.91%的选择只够父母简单的日常生活支出。
现在你每个月给父母多少赡养费?1264名(占61.27%)受访者表示没有给父母养老费,33.96%选择1000元以内。
赡养父母存在哪些困难?42.99%的受访者表示,生活工作压力大,照顾父母力不从心。
84. 92%的受访者表示,现在没有为自己制订养老计划,其中因为是“车奴+房奴+孩奴”没资本考虑养老的占41.78%,还有三成受访者觉得“对未知充满恐惧感,计划赶不上变化”。
当步入老年,说明人生已走过一大半,已实现了包括社会价值在内的大部分人生价值。这时,相比年轻人,老年人会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去经营老年生活、安享晚年。那么,对于未来的老年人来说,其心中的幸福标准是怎样的呢?
在“老年人的幸福是怎样的”选项中,“身体健康”和“儿女孝顺”被认为是老年人最大的幸福,占比分别达31%和22%,另外有16%的人选择有稳定的经济来源,13%的人选择受到社会和家庭的尊重,而丰富的文化娱乐活动占比10%。
“虽然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我想,等我老了,拥有健康的身体是我步入老年时最大的幸福。”在调查中,一名17岁的高中生这样说道。市民普遍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可以预计未来的老人对生活品质的要求将越来越高,但是传统的社会价值观仍不会立刻改变。
在“老年人需要的居住条件”选项中,也体现了市民眼中未来老年人的幸福生活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安静、整洁的环境成为老年人的首选,占比达23%;医疗设施齐备、与人沟通方便分列二、三,分别占19%、18%;而对于装修高档几乎无人考虑,仅占2%。
当前,我国实行的是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即企业年金)与商业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保障制度,但面对社会保险“广覆盖,低保障”现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商业养老保险。那么,投保人该如何选择一份适合自己的商业养老保险呢?对此,有关保险专家建议,投保商业养老保险要从定额、定型、定式三个方面去规划。
一要“定额”,即确定自己需要购买多少商业养老保险。按照国际惯例,商业养老保险提供的养老金额度应占到全部养老保障需求的25%-40%。在有了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考虑到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和物价等因素,投保人购买20万元左右的商业养老保险比较合适。
二要“定型”,即选择适合自己的养老保险产品。传统型和两全型保险回报额度明确,且投入较少,比较适合工薪阶层的养老需求;而投连型和万能型保险由于投入较高、风险较大,比较适合风险承受能力较强的高收入人群。
三是“定式”,即确定养老金的领取年龄、领取方式以及领取年限。领取年龄在投保时可与保险公司约定,一般限定50岁、55岁、60岁、65岁等几个年龄段;领取方式则分一次性领、年领和月领等三种;总体而言,保险公司一般都会保证投保人领满10年或20年。
您的信息仅供预约咨询所用,不泄露至
任何第三方或用于其他用途。
正品保险
国家金融监督快捷投保
全方位一键对比省心服务
电子保单快捷变更安全可靠
7x24小时客服不间断品牌实力
12年 1000万用户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