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问题一直是备受人们关注的社会问题,而近日网络热传的“中国养老金占工资比重连降9年 跌破国际警戒线”的新闻,也再次掀起了人们对于养老金的热烈探讨。养老缴费年年上涨,养老金却逐年下降,这与我国的养老制度不完善有很大关系。短期之内,这种不完善依然会存在, 依靠商业养老保险来补充社保养老不足成为不少人的选择。
根据世界组织公布的建议,退休之后的养老金替代率不低于为工资的70%才能够维持生活水平不变,最低不能超过55%。但按照我国的退休养老金测算,2011年的养老金替代率仅为42.9%,远远低于国际最低标准线。而十年前的2001年,我国的养老金替代率还为72.9%,养老金替代率持续下滑,让人对于未来养老更加担忧。
目前,我国的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采用了不同的制度。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养老金平均约为企业人员的2倍左右。而差距最大的应该是公务员与农民的养老金。公务员退休养老金平均为4000元,地区新农保60周岁以上的老人退休金仅为60多元,差距巨大。而造成这种不公平情况的根本原因,就是我国实行的养老金双轨制。
从建国开始沿袭的养老金双轨制,弊端日益凸显,而取消双轨制的呼声也越来越强烈。尽管人社部明确表示,养老金双轨制取消的方向是明确的,但是经过了五年的推动,养老金并轨依然进展缓慢,除了广东开始试推行养老金并轨制度之外,其他地方依然是“只闻雷声不见雨”。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养老金双轨制改革推进缓慢呢?
一方面,是由于我国不同单位的养老制度差别大,机关事业单位使用的是退休制度,不是养老制度。退休之后按照工作年限发放退休金,占到原工资比重的70%-80%,并且退休金跟随工资涨幅上涨。而企业、农村则采用了养老金制度,缴费年限偏低,缴费基低,也导致了企业养老金低。另一方面,我国的养老制度存在一定的历史原因,目前依然存在不少国企单位和事业单位,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改革并且一朝一夕之事。
在社会养老退休金无法满足生活需求的情况下,不少人开始将目光投向商业养老保险。随着我国人民养老问题日趋严峻,商业养老保险受到了更多重视。不少读者都表示,从中年开始就会为自己投保一份商业养老保险,趁着自己还有一定经济能力的时候,提前规划养老问题,到了退休年龄,除了按月领取的企业养老金之外,还能够拿到一部分的商业养老金。
根据专业保险理财师的建议,完善的养老保障规划应该由30%的社会养老保险、30%的企业年金和40%的商业养老保险组成。
目前,我国的社会养老保障严重不足,仅仅依靠国家的宏观调控,短时间内很难看到大的成效。而企业年金大多是机关、事业单位才能够享受到,普通的城镇职工和农民很难拿到,因此为了保障退休后的生活,必须投保商业养老保险。开心保保险专家提示,商业养老保险投保年龄越大,保费也越高,享受到的保障也有限。因此建议从中年阶段开始投保,经济压力也不大,而年纪过大可以考虑一次性缴清保费。在商业养老保险的选择上,分红险和年金保险都比较适合,最好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和期待生活品质,选择最合适的保险产品。
您的信息仅供预约咨询所用,不泄露至
任何第三方或用于其他用途。
正品保险
国家金融监督快捷投保
全方位一键对比省心服务
电子保单快捷变更安全可靠
7x24小时客服不间断品牌实力
12年 1000万用户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