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小开就和大家聊过关于医保DRG改革的事情。
如今,靴子也算是差不多正式落地了。
1月27日,国家医保局发布《按病种付费医疗保障经办管理规程(2025版)》文件。
这就意味着2025年底前,医保DRG/DIP将实现全国覆盖。
政策一出,有人支持,也有人担忧。
“医保DRG能做到有效控费,医保兜底钱避免浪费!”
“医保DRG改革,以后看病报销是不是就少了?”
“原研药、进口药,买不着也不能报销了?”
带着大家的疑问,今天我们再来一起聊一聊。
关于医保DRG改革
医保结算的三方:医保基金、医院、患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医-保-患”。
在没有改革之前,医保报销是按照项目收费的。
看病花了多少钱,医保基金就按比例报销多少,医院花越多,医保基金能报销的就越多。
也就是俗称的按照项目付费。
现在,按照DRG,“同病同治,同治同价,一口价打包支付”
治疗费用>打包价,超出部分医院自行承担。
治疗费用<打包价,结余部分医院盈利。
说白了,就是医院基金向医院支付的方式改变了!
医保DRG改革的利与弊
凡事都有两面性,改革更是一把双刃剑。
随着医保DRG改革的推进,很多人在想会对自己有什么影响?
简单来说:看病会更透明、不必要的检查会减少。
看病更透明:
打包一口价,每个病种多少钱,都已经明确规定好了。
不必要的检查会减少:
过去,为了“薅医保的羊毛”,医院可能会存在多开检查、药品的现象。
如今,一口价摆在面前,医院在治疗之前首先要想的就是费用问题。
改革既有效地缓解了医保基金的压力,也可以让我们老百姓减少过度治疗等。
当然,对于医院来说,可以做到推动医院控制成本,优化收入结构。
既然说是把双刃剑,那弊端也一定是存在。
医院过度控制成本
国家医保局发布的《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激推进 DRG 付费改革的实践与思考》提到:
很多医院为了控费,放弃了一些先进的治疗手段。
甚至有网友、医生等表示,对看病的医生而言,从根源上也不得以要控制成本,否则就可能会面临自掏腰包。
想要的药品开不出来
这个应该是讨论声最激烈的。
不少网友表示“原研药、进口药,之前能开出来的这些药现在都没有货了”。
在国家医疗保障局发布的第十批医保集采公开声明中,原研药竟是一个也没中标。
所以患者想用原研药、进口药,可能面临的就是需要自己去外面的药房采购。
同时,随着医保DRG的改革,复杂病情看病可能变难,住院天数可能会受限等这些问题也有可能会遇到。
看到以上关于医保DRG改革的“利与弊”,或许有人会拍手叫好,有人会抱怨。
毕竟任何的改革,初期一定是会阵痛的。
我们要做的就是如何去见招拆招,解决这些问题,或者说把问题所带来的影响降到最小化。
医保DRG改革后,普通人看病怎样做更好?
医保继续参保,
这是国家给我们的兜底的福利,小病小痛,日常就医,医保的用处还是非常大的。
百万医疗险重视外购药责任,
在过去外购癌症特药的基础上尽可能扩大外购责任,把医保改革后的外购需求最大化覆盖。
中高端医疗险有条件就上,
毕竟可以报销公立医院的特需部、国际部、指定的私立医院等。
而且以无社保身份投保,还可以绕开医保DRG的限制。
重疾险更不能忽视,
前面说的大多是关于医疗险的配置问题,重疾险和医疗险不同,确诊即赔,不受医保报销的限制。
一旦确诊重大疾病,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治疗方式,理赔款都不会受到影响,能有效地弥补工作损失、后期康复等费用支出。
最后想说:
任何的医疗险、重疾险都会受到健康告知的影响,
所以一定能尽量提前配置此类保障产品,把风险更早的转嫁出去!
(点击图片链接,官方入口投保)
(点击图片链接,官方入口投保)
(点击图片链接,官方入口投保)
(点击图片链接,官方入口投保)
如果想根据自己的预算和实际情况选择更适合自己投保方案搭配,可以直接点此咨询开心保1V1顾问↓↓↓
(扫一扫识别二维码)
您的信息仅供预约咨询所用,不泄露至
任何第三方或用于其他用途。
正品保险
国家金融监督快捷投保
全方位一键对比省心服务
电子保单快捷变更安全可靠
7x24小时客服不间断品牌实力
12年 1000万用户选择